(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Raimond Spekking。)
日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造成轟動,AI也在
台灣大紅特紅,成為當紅炸子雞,與AI沾上邊的股票價格不斷上漲,也帶動台股往上衝,看起來國內經濟情勢一片大好。我們想問的是,台灣經濟真的這麼好嗎?別忘了,製造業裡不是只有電子相關產業,還有很多傳統產業,包括石化、紡織、鋼鐵和機械等,現在這些傳產的情況如何?當台灣電子股股價飆高時,傳產股的股價又如何?
2020年,當
新冠疫情爆發的第1年,全球經濟陷入一片愁雲慘霧,只有電子相關產業受惠於遠距經濟的需求而一枝獨秀。當年台灣總出口中,電子相關產業的出口比重由前一年的50.4%快速上升到56.7%,其後逐年增加,去年已達到66.2%!也就是說,現在台灣的出口產品中電子相關產品已達到2/3,而且此一趨勢在短期內還會持續下去。
當電子產業表現火紅的時候,其他非電子的傳產出口則是相當辛苦,近年來其出口占比由原本將近5成下滑到去年只剩33.8%。傳產表現不佳直接反映在其股價上,現在台股加權指數已衝到2萬多點,但大部分的傳產個股股價卻沒有多大變化。再提醒大家一下,台灣製造業有將近290萬就業人口,其中電子相關產業的就業人數約81萬,只占27.9%。如果再加上服務業和其他產業,總就業人口約1150萬,其中電子相關產業就業人數更只占7%。
台灣電子產業一枝獨秀,固然與台灣科技進步和產業鏈完整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也受惠於《資訊科技協定》(ITA)的零關稅,使得台灣電子相關產品出口到全球不必受到關稅的影響。現在再加上AI的加持,台灣受惠於堅強的電子製造基礎和完整的產業鏈,未來必會得到更多利益。
但另一方面,傳產中的石化、紡織、機械與汽車零組件等產業的出口都要支付關稅。再加上過去幾年,CP
TPP與
RCEP分別生效,這些會員國彼此的商品貿易可享免關稅優惠,相對而言,台灣的傳產出口到這些國家就要面對關稅的壓力,對台灣傳統產業自然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當國人一窩蜂地追逐投資AI相關個股時,有人注意到傳產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嗎?尤其是
賴清德總統就任後,大陸立即宣布中止
ECFA的134項早收清單項目銷往大陸的免稅措施,未來台灣傳產出口到大陸必會受到更多的挫折。其實過去幾年受到
兩岸關係不佳的影響,台灣對大陸市場出口占台灣總出口的比例已由2021年最高的43%,快速下降到去年的35.2%,今年前4個月更下降到只剩30.7%,其中傳產受到的影響最大。
過去當大陸市場占台灣總出口4成時,有些人就一直呼籲不可以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以免風險太大。但從產品種類來看,現在台灣超過2/3的產品出口集中在電子相關產業,這個集中度是否太高?經濟學上所謂「「荷蘭病」(Dutch disease)的風險正在台灣光明正大的上演,卻沒看到政府有任何作為去防止這種風險。
更大的問題是,台灣可以完全依賴電子產業,而不需要其他產業嗎?因電子產業的就業人數並不高,所以很難完全取代其他產業。有人說,台灣電子出口很好,所以不用擔心傳產出口不佳,所謂「但見AI新人笑,那聞傳產舊人哭」就是現今台灣最好的寫照!
最後,要強調的是,政府的產業政策不能過於集中發展某一個單項產業,應該要同時兼顧其他產業。對於許多傳產而言,一方面他們需要更多科技的應用,包括AI,以提升產業
競爭力;另一方面,傳產也需要政府協助爭取更大的市場,包括國際與
兩岸的市場。因此,爭取加入CPTPP和RCEP及大陸市場,都是賴政府應該努力的目標。
(本文刊於2024年06月11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