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國媒體引述經濟學家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統計發現,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與市場之擴大開放,目前全球包括已開發、開發中國家,共計40個國家對大陸出口佔其出口比重超過15%,其中許多國家對大陸貿易之依賴有逐年提高的趨勢。
雖此次未將
台灣列入統計,但由於
兩岸地理接近、語言共通、文化相似,加上生產要素低廉優勢,自1980年代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起,兩岸產業透過大陸經濟的吸力與台灣經濟之推力共同作用之下進行生產要素流動,使得大陸已成為台灣產業對外投資最大與出口最多的區域,其比重分別接近70%與40%左右,兩岸可以說是建立一個頗特殊的「區域」經濟整合芻型。
在理論上,兩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體系,若無其他政治、軍事或種族等因素干擾,其產業發展過程之中,無論藉由市場分工佈局,或者透過技術協議合作,理應是自然的投資或貿易夥伴。
然而,由於對大陸單向投資的不斷成長,逐漸增加來自台灣進口原材料、零組件,儘管台灣在兩岸貿易享受巨額順差的同時,卻又導致對大陸經濟之依賴不斷攀升。另一方面,隨著大陸經濟崛起茁壯,使得兩岸產業結構已經從過去的「產業內分工」互補轉型為未來之「產業內產品分工」競爭,特別其往往以促進「社會經濟」成長,以及推動「民族產業」發展為旗幟,透過國家力量與資源針對特定產業進行補貼或扶植,頗讓台灣產業在發展上受到衝擊。
由於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系,對外貿易拓展是促進經濟持續成長的引擎及推動產業加速轉型之動力,面對國內市場需求狹小難以達到規模經濟,以及兩岸區域經濟傾斜整合之下,台灣產業若要建立自主,則需從「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之角度切入,發揮台灣在市場規模、成長潛能兼具的中國大陸周邊旁之優勢條件。至於在升級轉型策略上必須朝向:
其一,發揮「自主創意」。亦即台灣產業必須從之前採取模仿大量少樣生產做法,轉型為發揮自主創意,融入既有文化、風格,加上以往所累積的製造經驗與服務智慧,形塑台灣特色,藉以擺脫傳經營模式。
其二,投入「自主品牌」。亦即台灣產業必須從過去長期依賴低價代工服務做法,轉型為投入自主品牌,深耕延伸市場思維,提高價格競爭優勢,藉以擺脫低價微利時代。
其三,重視「自主創新」。亦即台灣產業必須從以往透過授權快速進入市場做法,轉型為重視自主創新,累積基礎技術思維,突破關鍵技術瓶頸,藉以擺脫技術淺碟型態。
坦然言之,對外貿易拓展是台灣長期以來促進經濟持續成長的引擎,以及推動產業加速轉型之動力,面對已日益嚴峻的兩岸經濟整合趨勢之下,我們必須以「2,300萬加上13億人口」的前瞻思維切入,以及從全球佈局之宏觀角度定位,除加速與中國大陸進行
ECFA後續協議完成簽署生效實施外,也要積極透過雙、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拓展市場,從中取得機會與利益,藉以擺脫對陸區域經濟傾斜整合困境。
亦即如何在妥善利用大陸經濟積極升級轉型,以及內需市場快速成長機會的同時,加速台灣經濟結構改革,以及採取更前瞻的思維形塑優勢產業不斷創新價值,例如:提高產品價值
競爭力、推動市場布局多元性、發展服務貿易國際化等方向,始能讓台灣產業在迎接兩岸經濟傾斜整合的挑戰中,找出主體性與價值性優勢地位,以厚植不被對手打敗的競爭實力,進而建立自主。
(本文刊載於2014年12月23日旺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