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通過緊急命令,將大陸電訊及手機大廠華為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其圍堵華為,打壓大陸科技發展意圖明顯;而Google 母公司Alphabet 及英國安謀(ARM)等也跟進此一禁令,終止了部分商業認證及授權;可能讓華為手機無法在大陸以外的國際市場銷售。尤有進者,「SD協會」及「WiFi聯盟」,還有
台灣在內的不少國家亦跟著川普起舞,讓華為身陷四面楚歌。然而,大陸在
美國科技霸凌下,是否倒逼紅色供應鏈發展及「中國標準2035」的進程?屆時是否成為「一個世界,二套標準」?而台灣夾處在美中二強之間,又該如何選擇?
中國標準2035
去年貿易戰爆發不久,
習近平即於10月初到東北三省考察,並強調:「國際上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中國必須堅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時也勉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練好內功」;並提出「糧食要靠自己,實體經濟要靠自己,製造業要靠自己」。近日到江西考察稀土產業時又宣示,「大陸正展開一場新長征」,足見其「抗戰」的決心。
在歷經中興事件後,中興通訊即宣示持續加大中高頻晶片領域及5G研發投入,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根本,持續提高客戶滿意度和提升市場占有率。除此,大陸當局更投入大筆資金於半導體的研發,提升半導體晶片電路設計,增強國際
競爭力。目前除華為技術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外,北京清華大學旗下的企業等也逐漸成長茁壯。另外,華為在去年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機構提交了5405份專利申請,在全球所有企業中穩居第一;其中3成與5G相關,5G技術已領先全球。
但大陸要擠進全球半導體前幾強,非一朝一夕可成。如大陸砸重金扶植的本土晶圓代工廠中芯,技術仍遙遙落後台積電,仍要靠進口。單是去年自海外進口半導體金額高達3000億美元。準此,要於2020年前達到40%自主生產,2025年達到70%的目標,恐難如願。但在貿易戰進逼下,大陸深知唯有加速紅色供應鏈,才能降低對美國的高端科技依賴及威脅。若然,以其長征精神及雄心壯志,應是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有感於技術標準是發明創新和商業化之間的紐帶,大陸除了加強高科技自主研發外,也早於去年3月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和「工程院等國家高級智庫」正式啟動標準化戰略的行動綱領「中國標準2035」。該計畫擬由IC設計、虛擬實境、智慧健康養老、5G關鍵零組件等領域的國家標準制定做起。未來,要推動物聯網(IoT)、資訊科技設備互聯與太陽能領域的國家標準;進而讓大陸有機會擺脫依賴國外技術的現狀,掌握關鍵產業技術標準的話語權。
美中2套技術標準
持平而論,華為當前處境可謂:「突圍難,突圍難;多歧路,可安在」;但千磨萬擊更堅勁,假以時日,必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屆時,全世界可能會出現美中2套技術標準;而台灣參與全球價值鏈高達5成7,倘還是「親美排中」,那廣大的科技業該何去何從?
(本文刊於2019年5月31日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