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2009年在路邊自找工作的墨西哥失業者。)
這個周末起,許多大學陸續舉行畢業典禮。年輕學子告別校園,能綻放自己的前程嗎?20幾萬戴著方帽子的年輕人投身就業市場,但政府能否幫助畢業生盡速找到合適的工作,又幫助雇主聘僱到合適的員工?或者,政府壓根忘記這極為重要的任務!
在民國55年,政府設立了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致力於青年就業及創業。民國102年改制為教育部的附屬機關,稱為青年發展署,設有綜合規畫及生涯輔導組、公共參與組、國際及體驗學習組等業務單位,沒有一個專門主管就業的。
在有青輔會的年代,大專畢業生的就業是該會的權責,高中以下則由勞政體系負責。或許年輕人學歷普遍提高,沒必要如此區分。但是勞政體系主管就業的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也不怎麼在乎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該署兼辦職業訓練、技能檢定、跨國勞動力等。就業只是任務的一小環,對大專畢業生的就業,沒有專責組室。
以往經建會看重
高等教育人力的供需,由人力發展處針對各學門提供分析,也是教育部核准新科系的依據。如今經建會也走入歷史,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取代,還是有人力發展處,下設人力規畫、供需、培訓、運用等科,看不出與大專畢業生的謀職有任何直接關係。
「畢業即
失業,畢業要待業」都是國家、個人及其家庭的危機,也是產業界的危機。以今年3月底的統計來看,20至24歲卻高達12.37%,比整體的3.78%高出3倍多,是所有年齡組中,唯一超過10%者。以各種教育程度比較,大學畢業生
失業率5.23%,也是最高者。
專科畢業生失業率是大學生的一半,僅2.79%,高職畢業生是3.74%,國中以下是2.94%。充分說明接受高等教育未必有助於就業。另一項數據是大學畢業生勞動參與率是62.48%,專科畢業生高達74.02%,相差超過10個百分點。換言之,大學畢業生太多,專科畢業生出路反而好。但政府認真面對這些數據嗎?
楚材晉用也日益明顯,主計處3月底公布
台灣人在海外就業的達到72.4萬,比起7年前增加1成。高學歷者達到72.5%,比起7年前增加5.6%。每10位大學畢業生就有1位在海外工作。如此的結果是:牛津經濟研究機構警告台灣4年後將成為全球人才缺口最大的國家。
看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是國家安全層級的,新上任的國安會祕書長嚴德發應該邀集教育部、勞動部、國家發展委員會等單位,商討研判吧!
(本文曾刊載於106.05.23中國時報我見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