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法國議會。)
內閣總辭在任何民主國家均被視為重大事件,如果不是因為國家政策將作重大調整,或政經環境變遷須借重新團隊因應,內閣實不應過於頻繁的改組。憲政設計上,立法院代表民意監督內閣運作,如果立法院未明確表達對內閣的不信任,總統進行內閣改組便必須提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因為半總統制的構想,本來就希望透過內閣與立院牽制民選總統,避免大權過度集中於一人之手,導致民主制衡受到破壞。
根據各方訊息,此次內閣總辭乃因當初林全被俾以重任時,曾約定只幹1年,今天下台等於還白幹了3個月。照理,行政院長既有挾立院制衡總統的功能,豈能私底下答應總統只幹1年?過去1年立法院一路相挺,院長說走就走,難道沒有臨陣落跑的虧欠?再者,國家政策既然關係萬民生計,如果沒有恢宏氣度與抱負,又如何能承擔得起這重責大任?既然承受,便應勇往直前,豈能接手時就約好只幹1年?
民進黨全面執政氣勢如虹,難道竟找不到一個願意為國家赴湯蹈火的志士,而必須屈就以1年為條件?
如果總統與院長在重大政策產生歧異,顧及府院和諧與國家安定,院長就算未任滿1年而求去,法理與民意也應可接受。但根據林全下台時的講話,或蔡總統對新內閣的期許都強調:「內閣就像是接力賽,一棒接一棒。」有人聽過民主國家的內閣是為「交棒」而下台的嗎?儘管無法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強求現代官員,但五日京兆的輪替風氣又豈是國家之福?如果官員自己都把入閣當跑馬燈,總統拿國家名器犒賞功臣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任何人都看得出,
台灣目前的挑戰,主要來自
兩岸關係與經濟發展。如果林全總辭正因為這方面的困境難以突破,則總辭便等於犧牲林全讓蔡政府有重新布局調整政策的機會。但林全下台走人後,新內閣並沒有因應時局而進行調整。過去1年,由於陸方對蔡政府的台獨傾向感到疑慮,
兩岸關係陷入急凍,林全走人正好給了蔡政府一個調整的機會,但這次改組卻換上了台獨色彩更明顯的
賴清德。且蔡交付賴7項任務,其中也無改善兩岸關係,蔡若不是認為總統可以單獨處理兩岸議題,便等於認為此一議題對台灣的未來不重要。
賴清德在民進黨內享有高支持度,但畢竟專長在內政。自古以來,台灣作為一個經濟體,繁榮與發展均維繫於國際情勢的變遷。擺在眼前的現實是,朝核危機可能一觸即發,中共19大後也必將重新評估對台政策,缺乏外交歷練的閣揆能否帶領政府應付未來的情勢,確實讓人擔心。在幕僚的協助下,不熟稔業務的首長當然也不必然就會犯錯,但民眾倚重政務官的,是他們對情勢變遷的先見之明,如果政務官只是等因奉此,對缺乏戰略縱深的台灣而言將十分危險。
過去媒體常以閣揆的特殊背景定位內閣的走向,如「財經內閣」、「治安內閣」等,顯見閣揆個人的風格確實會影響政府的施政重心。在國際風雲詭譎的今天,為了挽救民調低迷而將重心放在內政,怎能不讓人擔心這個新閣藥方將難以緩解台灣的沉痾之病!
(本文刊登於106年9月8日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