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翻拍自KTV국민방송 youtube頻道。)
對南北韓及
兩岸來說,4月27日將成為特殊的歷史時刻。在這天,南韓總統文在寅在朝鮮半島停戰區板門店迎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隨後兩人在「和平之家」舉行兩韓的第三次高峰會。
前兩次的峰會是南韓總統金大中及盧武鉉訪問平壤,此次是北韓領導人首度踏上南韓土地,因此備受國際關注。雖說很多觀察家仍對金正恩放棄核武、全力拼經濟的意圖持保留態度,至少兩韓能坐上談判桌就是邁向和平的一小步。
在文在寅的陪同下,金正恩在和平之家留下簽名紀念。據媒體報導,他寫著:「新的歷史從此開始,和平時代歷史的出發點」。雖然此次峰會不可能立刻為朝鮮半島帶來永久穩定局面,但和平曙光已經從板門店慢慢升起。
當全球焦點都放在朝鮮半島的同時,國人或許已忘記4月27日對
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性。基於前一年底獲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默契,
台灣與中國大陸於新加坡舉行兩岸第一次「辜汪會談」,這是在台海分裂40餘年後,首度由政府授權的白手套機構進行直接對話,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因這是走向兩岸和解的一大步。
試想,倘若兩岸能拋開舊有成見,以當時好不容易達成的兩岸共識當作恢復協商的基礎,要達成兩岸領導人會晤不僅不是問題,且台海和平更可能比朝鮮半島提前到來。可惜的是,在台獨人士的操弄下,刻意利用本土意識的悲情,人為塑造不同的國家認同,不但加深兩岸敵意,也錯失互釋善意的機會。
回顧1993年「辜汪會談」至今的短短25年,除了
馬英九主政的8年堪稱是兩岸關係最平和的期間外,其餘階段不是處於險惡的嚴重對峙,不然就是淪為僵局,至今仍無解。
雖說台灣的安全尚未因台海現狀而陷入立即危險,但我們所面臨的外交孤立處境卻是不爭的事實。
蔡英文政府若不能及時找到恢復兩岸協商的鑰匙,恐怕更多的阻礙將排山倒海而來,屆時再多的「維持兩岸現狀」承諾都無用。
根據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近七成受訪者對台灣目前的國際地位和外交處境感到不滿意,其比例遠高於滿意的兩成民眾,且不滿意度比兩年前的相同調查下降了8.5個百分點,顯見國人已經對蔡政府的消極不作為感到不耐。
兩岸關係成敗與台灣的國際處境息息相關,早已是眾人皆知的事。然而,蔡政府不思促進兩岸互信、化解彼此敵意的作法,卻執意逃避此一關鍵,不但徒勞無功,反增添更多困擾、甚至加深敵意。到頭來,蔡政府非但無法繞開「一個中國」的緊箍咒,反而讓自身掉入前倨後恭、言行不一的窘境。在野時常常批評馬政府兩岸政策的各項言論,爾今都一一報復在自己身上,豈不諷刺!
蔡政府這兩年來的兩岸表現,只能以「不及格」來評分,連原先許多瞭解台灣處境、被視為鴿派的大陸學者都被迫改採強硬立場,國人哪有樂觀期待的空間呢?兩岸關係走到如此難解困境,自詡為台海賽局「棋手」之一的蔡英文總統,其真面目只不過是個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而已。
誠如我國前駐美大使沈呂巡對南韓總統文在寅外交手腕的評價,認為文在寅「的手腕很周延,他沒有跟著
美國走,反而是讓美國跟著他走,是經過很多努力才到今天這步,盛讚文在寅比推動
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前美國外交官季辛吉還厲害。」
事實上,
民進黨心知肚明,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陳水扁早就點出其致命弱點,只是因台獨作為選舉動員及洗腦工具實在太好用了,才讓民進黨食髓知味地重複此把戲。然而,只怕最後結果是玩火上身而不自知。
台灣雖沒有具備與中國大陸相抗衡的軍事力量,但我們在其他軟實力卻有對岸無法相比之處。倘若蔡政府能善用這些優勢,擷取兩韓務實解決爭議的思維及作法,不畏懼中共統戰伎倆,才能在兩岸僵局中找到破口,真正為台灣找出路,否則再多的口頭表示都只是空話。
(本文刊載於107.04.28 中央日報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