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超過300萬,各國政府均不敢輕忽,即便是採取佛系抗疫者,也施行邊境封鎖、居家令以防病毒擴散,不過大家很快的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疫情導致消費大減,迫使企業縮工時、減薪,甚至裁員因應。單
美國在過去一個月就新增2,200萬人,申請
失業救濟;而
台灣的無薪假人數亦下創近11年來的新高紀錄,截至4月23日已逾1.8萬人。面對金融風暴後最險峻的情勢,不知就業市場能否無恙?
疫情升溫重創百業,為免
失業率飆高衝擊民生,蔡政府加碼紓困,由1.0至2.0規模達到史上最高的1.05兆,其中對
勞工的協助更是琳瑯滿目,既有放無薪假者及艱困企業員工的薪資補貼,也有自營作業者補助,打工族兼差方案,針對應屆畢業生的12K安穩就業計畫,以及紓困貸款等。花費超過千億,蘇揆說可協助約300萬人,看似普施甘霖,但受惠者不到就業總數的三成,顯然力有未逮。
「千億挺勞工」之舉的兩大問題,一是紓困對象有黑數;另一是「安穩青年就業計畫」其實並不安穩。
有關紓困對象有黑數這事,根據蘇揆的講法,救急以弱勢為主,可拿到現金補助者,包含放無薪假者、觀光四產業之艱困企業員工,以及勞保投保薪資在24,000元這級,同時未達課稅標準的自營作業者等三類。請問被公司減薪的勞工,日子同樣艱困,有在紓困之列嗎?再者同為自營作業者,一樣未達課稅標準,只因投保薪資高一級就領嘸補助,叫人情何以堪。又如演藝人員,受限於海外拍戲,未有勞保,如今停工回台,也不符請領資格,該如何度小月呢?
「安穩青年就業計畫」為何不安穩,今年有逾28萬的應屆畢業生,當局推出的方案預計補助6萬人,每月12K,為期一年。儘管立意良善,不過補助金僅12K,遠不及馬政府時期的22K,是否會影響企業提供就業之意願?再說培育新人並非零成本,雇主若為降低負擔,一旦以
基本工資聘僱,須知本案協助對象占了職場新鮮人總數的五分之一,恐有就業市場
低薪化之疑慮。
研究指出失業率提高1%,自殺率亦將隨之增加1%,因為景氣趨緩影響就業,生活壓力加大下,容易滋生社會事件。所以當局既然規劃撥千億救急,為免紓困對象有黑數,不如採納在野黨的排富發現金主張,受益者可由3百萬增加至1千7百萬,而且預算並未增加,成效更佳。
至於該如何安穩青年就業,建議政策重心擺在,怎樣幫年輕人的資歷加分,否則疫情過後只是多個打工記錄的話,豈不可惜。因此宜針對社會上最迫切需要的或是具利基之明日產業,如防疫科技與線上產業,集中資源讓年輕人去接觸就業新藍海,不論是學習新技術或運用,還是行銷策略,以利其職涯發展。此外應在不破壞市場行情下,強化方案獎勵措施,並規範參與企業的僱用起薪,以免勞動市場受到不當干預。
過去我們以為病毒只會傷人健康,今日為了圍堵病毒而暫停商業活動,方知病毒也能重創經濟,特別是歷經新冠肺炎引發之產業斷鏈危機後,世界各主要領導人都在思索新的產業佈局,以維持自身的基本戰備供給。吾人當掌握此脈動,跳出舊框架,從強化台灣軟實力的角度,調整產業與人力培植政策,為下一波的就業挑戰做準備。
(本文刊載於2020年4月27日之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