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看似略為趨緩的現狀下,總統
蔡英文與行政院長
蘇貞昌溝通協調後,決定發放「五倍券」來振興疫後經濟,原本要民眾自提一千元的提案,也因輿論激盪,經府院溝通後也決議民眾不需自提一千,而採直接發放的型態,將以「紙本」與「數位」兩種方式同步發行。然而,五倍券看似振興經濟有望,但卻可能藏著危險的本質。
首先,政府認為實體店家受創嚴重,因此鼓勵民眾至實體店家消費。但是,電商平台業績爆量是因民眾大量採購防疫物資,並且降低外出採買需求,是基於防疫優先的前提之下所致。若政府「過度」鼓勵民眾至實體店家消費,將實體消費的優惠高於電商平台,期望藉此讓實體商機回溫,卻可能創造「增加群聚」的機會。稍有不慎,刺激消費需求反而成了疫情期間的雙面刃。
受疫情衝擊的第一線是餐飲業者跟觀光旅遊業,在疫苗覆蓋率尚未提升之前,短期復甦帶來的副作用可能是更長時間的疫情持久戰,距離真正解封之日就會更遠。因此,要讓民眾能「放心的振興經濟」,提高疫苗覆蓋率還是唯一解,五倍券只不過是政府透過全民轉發補貼預算而已,到頭來還是花自己的納稅錢。
五倍券的用意除了振興經濟以外,也希望讓民眾度過生活難關,因此政府也同意將五倍券用來繳學費跟補習費等部分家庭生活支出。這也意即,如果五倍券用來消費就能等值更多現金,但如果只繳學費補習費等家庭支出,五倍券就只是五倍券。對於經濟面游刃有餘的家庭或個人來說,選擇有加碼的消費型態當然合理,但對於只能選補貼生活支出或小孩費用的家庭來說,五倍券彷彿再次見證
台灣的懸殊的
貧富差距。
最令人擔心的是,這次的五倍券力拼「數位化」,政府擬開發五倍券專屬APP,號稱將可「減少紙本印製」、「設計加碼優惠」。但是,一旦數位化就成為可輕易追蹤的數位資料,就像實聯制。就算行政院跟NCC都聲稱實聯制能完全保障個人隱私,但終究是有相關侵害個資的案例傳出。
更何況,數位五倍券勢必得經過身分認證後方能領取,只要個人資料與數位行動裝置進行綁定之後,數位資料就成為具有可追蹤性的數據,無論政府如何聲稱將資料「去識別化」,民眾的數位消費資料庫就能透過數位五倍券APP建構而成。對於一般電商業者來說,這樣的消費數據資料庫是非常重要且具高度參考性的,能夠完全掌握民眾的消費喜好與型態。但是,五倍券能有這個權利嗎?政府在設計數位五倍券的時候,是否應該「主動積極」的考慮抹去相關資料建置的功能?
總的來說,五倍券雖然立意良好,但如果因此增加群聚風險,反倒是得不償失。而那些不必要、過度積極甚至可能侵害個資隱私的設計選項,政府應該主動避開,免得節外生枝,徒增非議。
(本文曾刊登於聯合新聞網【專家之眼】11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