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躲貓貓。)
驪歌響起,意味著畢業求職季的展開。然而進入五月後的
台灣,新冠確診人數持續攀升,在民眾的自主防疫下,餐飲、旅遊、零售消費等內需市場隨即緊縮;但外銷則受惠於零接觸產業的興起,科技業徵才頻頻,整個就業市場重現去年內冷外熱情勢。事實上在人口紅利褪去後,我國已有
少子化缺工危機,目前是否會因兩種不同型態的缺工與
失業問題,而強化就業灰犀牛的量能,值得我人關注。
灰犀牛與黑天鵝不同,兩者雖同樣擁有極大的破壞力,但相較之下灰犀牛卻是比黑天鵝容易預測,只是難以化解,所以通常會眼睜睜的看著犀牛撞上來。
一如少子化,大家都知道這是國安危機,但為什麼年輕人不想生?
低薪、長工時、欠缺托育設施,甚至高
房價都是原因,且彼此交相影響。但當局未慮及背後盤根錯節的結構性問題,以為靠著提高
基本工資、減稅及增加公托就能翻轉,儘管年年加碼,偏偏生育率就是無法止跌。以致勞動力不足隱憂浮現,連飯店、客運駕駛都提出開放移工需求。
面對缺工這隻灰犀牛,行政院於4月30日推出「中階技術移工久留方案」,此舉比起鼓勵生育,雖能在短時間內補足人力,不過就勞動市場來說,除了打臉鼓勵失業者轉行的「缺工就業獎勵」外,由於這類移工都有工作經驗,加以產業類的月薪僅須高於三萬元,試問難道不會對新鮮人謀職造成衝擊嗎?
疫情席捲台灣兩年多來,對經濟的衝擊,不像景氣循環,以外貿為主的我國,甚至得利於各國封城,對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升溫,反而在2021年繳出一張近十一年來最好的成績單。但該注意的是GDP成長率破六,在內需產業以放無薪假取代解雇的情況下,
失業率為何無法降到3%以下?
原因就在內需服務業的就業人口占了全體的六成,雖說製造業頻喊缺工,不過受限於技能轉換,加上生產線的作業環境不同於服務業,要從服務業跳到製造業工作談何容易。這就是疫情中特有的缺工與失業並存現象,同時也是「缺工就業獎勵」為何失靈的根本要素。
問題是執政當局把疫情當成短期影響,僅以紓困救急止血,未在人力資本投資上進行結構性調整。配合產業發展趨勢,進行教育體制的變革,諸如成立學士後資訊系,而且自恃防疫有成,遂未能對疫情反覆超前部署,才會再度碰上這頭灰犀牛。
灰犀牛並非不可測,癥結在要改變現行的人力資本投資架構,工程太大;正如明知要降低氣候變遷危害,豈是喊個2050淨零排放的口號就能解決。
當局能否擋下這頭灰犀牛,端視其智慧與魄力了!
(本文刊載於2022年5月31日之聯合報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