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團法人國家基金會利用抽樣電話訪問的方式,針對台灣地區民眾進行全民健康保險民意調查。
過去健保的民調內容,多只著重在民眾滿意度調查的部分,對於瞭解民眾對健保本質的看法卻盡付闕如。也因此,本次民調對於:健康為民眾責任或社會責任的比重,民眾期望政府在健保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民眾願意繳納保費以互相幫助的程度以及健保應提供的醫療給付範圍等做了更深一層的討論。
在健康責任方面,大部分的民眾認為個人與社會環境所佔的比重差異不大(47.4%)。但是民眾的教育程度、收入水準愈高,愈認為個人在健康議題上的責任愈大、政府在健保中所應扮演的角色愈低,而且保費負擔的接受度也愈高。
除此之外,就算醫療費用高、治癒機會低,民眾仍認為健保應予給付,除了呈現出台灣民眾具備相當之互助精神外,也顯示全民健保在目前國人的心目中已被定位為「社會福利」事業。在健保體系下,大部分民眾認為仍應具備公平性,因此較不贊成「在看病時多繳額外費用就可要求較好的服務」(60.4%)的看法;但在健保之外,另外開設部門專門治療自掏腰包的患者則無所謂(72.3%)。
對於繳納健保費的方式,雖然「不論收入多少,每人負擔相同金額」的比例最高,但是其與「收入較多負擔較多,收入較少負擔較少」選項間的的差異不大,顯見大部分的民眾對於「負擔」的想法並沒有一致性。為符合健保公平性原則,健保體檢小組曾建議未來被保險人以「全薪」投保,就民調結果觀之,應有很大的推動空間。
在政府扮演的角色部分,大多數的民眾仍認為健保是政府的責任,應由政府來經營(69.0%),滿意度也有七成多(74.3%),且親友中有因健保照顧而沒有發生生活困難的民眾滿意度很高(85.1%)。但是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年齡層較低(20-29歲),或者是學歷較高、收入較高者,雖然也是贊成由政府經營佔大多數,但其支持度就沒有其他族群那麼高,反而是「由各界代表組成的委員會」方式所獲得的支持度相對上增加許多。
最特別的是,學生族群在「政府」(49.1%)以及「委員會」(43.7%)的支持度方面相差不大,顯示新世代族群較不認為所有的事物皆需由政府來辦理。
另外,健保若發生虧損,大部分的民眾仍不贊成停辦(76.1%)。且若發生虧損時,大多數民眾認為應由政府負擔。但是民眾並沒有意識到,其實政府的錢是從納稅而來,所以民眾事實上並不會因此而獲得任何好處。
總體來說,此次的調查顯示出,在民眾的意識型態上認為全民健保是一種「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的政策,這與健保為社會保險之一環在精神上不盡相符,如:量能負擔、在健保體系內,應力求財務平衡(政府依法只負擔其應負的保險費,不彌補虧損),以及由付費者代表自主管理、自主經營(如健保創始國德國或日本的制度)。目前的社會主流意識上,民眾仍較信任政府,希望健保能由政府永續經營。顯然這樣的結果與體檢小組所提的建議有相當的落差。政府若要從事改革,有必要利用宣導、教育等方式來進行引導,才不至於引起民眾過大的反彈。另一方面,由於民眾認為健保需給付高醫療風險等弱勢族群的費用,亦會對社會造成高度的負擔。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89.12.29中央日報「是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