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學生素質朝向異質化方向發展之際,大學卻在評鑑機制啟動下,不得不然鼓動一股學術研究、以及投稿國際學術期刊的風潮,而此卻與大學供需失調之質變呈逆向發展,乃使得大學之發展定位更加的模糊化。
大學指考錄取率今年再創新高、錄取分數又創新低,如果任由這樣的趨勢再發展下去,而教育當局卻提不出有效的辦法,大學的門戶總有一天會完全開放,而且整體學生的平均素質必然是每下愈況。如此一來,台灣的大學還不思考轉型嗎?
對於學術聲譽較佳的學校,或許打著歷史的金字招牌,仍然可以坐擁優良的明星排名,招收較為優秀的學生。但很現實的問題是,大學面臨全球化布局、區域結盟整合,與中國大陸、印度崛起等外在環境衝擊,以及少子化,教育經費減少,職場不景氣等內在環境的影響,明星大學在發展上已難有過去的優勢條件。
至於排名落後的學校,更值得憂心的是,要慎防學生素質不佳,又在無適當的課程和教學指導下,並無法在職場上享有口碑,反而可能成為學校的負擔。因此招生雖然是大學必須務實面對的問題,但如果不能有適當的方式「有教無類」,激發學生的潛能,創造出他的競爭力,大學將面臨惡性循環的後果。
現代大學經歷過古希臘、英、法、德、美等國發展的遞嬗,逐漸由以往的神學教育轉向功能多元,由博雅教育轉型為實用導向,由菁英教育邁向大眾化教育。在進入後現代主義下,因為科學與技術之工具性理性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割裂性、不可呈現性、不可表象性的作用下,大學教育已走向一種反思傳統、學術主義的新實踐主義思潮。是以大學教育不能僅有博雅價值,和知識探索的理想堅持。為了生存發展,大學必須認真的思考在經濟理性與教育感性之間,找出一條可以繼承以往光榮之發展路徑。
在大學自主的解放浪潮下,成為政府鬆脫資源補助卸責的藉口,為了回應市場化之經濟理性,導入有效率的管理機制,才是未來高等教育發展之主流。一等的大學,應是能將教育機構的知識和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力,並且隨時不斷創新的大學;二流的大學,至少應是能發揮辦學功效、有一定規模經濟的大學;最差的大學就是既不能達成教育使命,亦是經營虧損的學校。因此,經濟理性、績效管理已是大學生存的叢林法則,大學必須真正的走出學術象牙塔(本評論代表作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