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的一年即將結束,新的一年隨即展開。在此歲末時刻,我們應該回顧過去一年台灣經濟的整體表現,並檢討其中的優缺點,做為未來經濟施政的參考依據;同時我們要展望二○○五年台灣的經濟前景,預測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經濟情勢,預作各種準備措施,以使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更為平順。
二○○四年台灣經濟在國際經濟景氣恢復的有利情勢下,表現相當亮麗,根據經濟部的初步估算,經濟成長率約為5.93%,是近幾年最佳的表現。而根據凱因斯(Keynes)國民所得方程式,國內生產毛額(GDP)是由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國外淨需求(出口減進口)四大部分組成。首先,就消費而言,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預估,二○○四年的成長率為2.95%,比起去年的實際值0.84%高出許多,顯示台灣人民今年度的消費水準已經開始逐漸恢復,消費佔GDP的比例相當高,以二○○三年為例,消費佔62.82%,民眾消費水準的恢復當然有助於提振經濟成長。
其次,就民間投資而言,根據經濟部估算約為一兆四千億新台幣,實質成長率達24.90%,增幅相當大,這個數字在去年僅為負1.62%。民間投資的成長代表廠商對台灣投資獲利前景看好,同時也代表台灣經濟未來成長的動能,民間投資的大幅成長可以厚植台灣經濟實力,對經濟未來的發展絕對是個利多的因素。
第三,就政府消費而言,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估算,為負0.98%,比起前一年的0.71%些許下降,雖然這對經濟成長是個不利的因素,但這應該是與政府努力節省支出以削減政府負債有關。
最後,就國外淨需求而言,根據經濟部的估算,二○○四年台灣對外貿易總額估計將近三千四百億美元,較民國九十年擴張近50%。台灣是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體,持續對外貿易的擴張,是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支柱,這除了靠台灣產品本身具有高度的國際競爭力之外,國際經濟景氣的復甦亦給了相當大的助力。
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經濟社會中,台灣經濟有如此亮麗的表現,值得讚賞,但我們千萬不可驕傲自滿,因為未來的一年誰也不敢保證世界會有像東南亞大地震的突發事件發生,台灣要想持續保持成長的局面,或進一步提升經濟成長率,唯有靠自己不斷的努力才行。
展望二○○五年,台灣經濟可能受到幾項國際因素的影響,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審慎因應。第一是國際原油價格的高低震盪及原物料價格上升,導致生產成本的上升,這對資源缺乏、不產石油的台灣絕對會有負面的影響;其次是美元對其他主要國家貨幣匯率走貶,台幣勢將會受到美國的壓力而走升,這將不利於台灣對美國的出口;第三是中國大陸經濟的宏觀調控,這將會影響在大陸經營的台商,也間接會影響台灣對大陸出口;第四是各國為防範通貨膨脹問題惡化而陸續調升利率,這將會影響國際資金的流動及跨國企業的投資行為,這對經濟已經國際化的台灣當然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未來在這樣的國際經濟情勢之下,台灣必須要調整經濟結構,朝更自由化、國際化的方向前進,以因應未來的挑戰,我們有以下的具體建議:
第一、轉型經濟結構,競爭國際市場
台灣應該轉型經濟結構,朝向產業價值鏈附加價值最高的前端與後端努力。前端即研發設計與創新,後端就是行銷與通路的發展,至於價值鏈中段的製造生產,附加價值較低,可以由大陸或東南亞具工資低廉優勢的工廠來承擔,形成兩頭高、中間低的「微笑曲線」。我們認為這個「微笑曲線」及兩岸分工模式,可以讓企業深耕台灣,充分發揮它在設計創新、行銷通路與建立品牌的優勢,繼續在台灣創造更大的財富。
第二、改善投資環境,廠商根留台灣
以台灣現在的「自然條件」而言,並不是每項產業的每個「生產過程」都適合在台灣生存,所以,政府所能做的是改善投資環境,以「吸引」企業根留台灣。具體而言,政府要提供國內外廠商:一、「安全」投資環境:如舒適的居住環境、良好的治安狀況。二、「便捷的」投資環境:如改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提供廠商優良的設廠條件、並提供廠商快速有效率的行政服務。三、「價廉物美」的投資環境:如廣設科學園區、辦公園區,提供廠商價廉物美的設廠用地、訓練高品質的人力、提供充足的水電,供應廠商正常生產運作。
其他如健全經貿法規、符合國際規範;利用世界貿易組織(WTO)為平台,積極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組織;與大陸維持和平和諧的關係等都是政府必須積極努力要做的事。總之,要維持台灣持續的經濟成長,必須政府與人民共同合作努力,因為唯有團結的台灣才有光明的前景。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93.12.31青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