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共政策的學界中,自從民國68年台灣大學政治系朱志宏教授出版第一本國人所寫的公共政策專書-《公共政策概論》以來,在這十多年來不斷地有公共政策方面學術性著作問世,無論在研究主題或是研究方法都有顯著的進展,本節以下擬就這十多年來所出版的公共政策方面專書特質做一內容的分析,這些著作包括從民國68年至85年國內出版所有公共政策專書(參見表1-1),但並不包括純粹的翻譯的作品,以及行政院研考會所出版的政府出版品在其中,本節以下分別就學者對公共政策所下的定義、研究的理論架構、以及個案議題等方面加以探討:
表1-1國內學者所著之公共政策專書
一、公共政策之定義
一門學科剛建立時,最重要是對於學科的研究焦點(focus)和定向(locus)能夠獲得共識,因為這會影響一門學科日後研究和發展的方向,所以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發現早期國內公共政策的著作當中對於公共政策的定義和界說多有很大篇輻的討論,所引用國外學者的界定也相當多,因而我們希望對於不同學者的定義被引用的次數做統計,以瞭解我國學者們所認為的公共政策形象為何?據統計的結果(表2-2),從這些的公共政策著作來看,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是Lasswell對公共政策的界說,這顯然與Lasswell在公共政策研究史上的先軀性地位有直接的關係,另外,幾位被引用次數較多的學者,如Dye , Easton, Friedrick,及Ranney等人,這些較常被引用的學者的共同特點,是他們都是政治學者,而我國早期公共政策學術社群中,也幾乎都是以政治學者為主,所以美國政治學對公共政策的界定可能比較能夠被我國的學者所青睞,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與Dye的”Understanding PublicPolicy “這本著作有關,這本書對於公共政策的定義有詳盡的討論,特別是這些被引用次數較多的定義都在書中討論到,也可以發現這本書對我國公共政策學術的啟蒙有很大的影響。
另外,從這些學術著作的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早期的著作對於公共政策的定義有比較多的討論,到了最近的著作似乎學者們對於公共政策的定義都假定已經得到共識,這這方面的討論就比較少,這也說明國內公共政策的研究漸漸走向較為成熟的階段。
二、研究的分析架構
另一方面對於這些專書的分析可以很楚地發現早期國內公共政策的著作當中,主要是以Charles O. Jones所著之"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Public Policy " ,Thomas Dye所著之"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以及 James Anderson所著之"Public Policy-making"為研究的架構。其中Jones與Anderson兩位學者所著之書,可說是公共政策過程論(process model)或階段論(phase model)的代表。因此,大致在民國80年代以前的著作如朱志宏(民68)、 林水波與張世賢(民72)、曹俊漢(民79)及吳定(民80),這些著作大致上都是依照階段論所採用的問題形成→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政策評估等有順序的過程,做為分析的架構。
而從民國80年之後,許多學者對過去公共政策的分析架構不斷地進行檢。而在這段時期國內的公共政策的研究方式也有一些較大的轉變,例如,對實証論的典範提出挑戰,並引進詮釋論和批判論不同典範的觀點(林鍾沂,民80a; 民83;丘昌泰,民84),對知識應用與公共政策制訂的關係進行研究(翁興利,民85),或對單一的政策議題進行探討(詹中原,民82)。這也顯示出我國的公共政策研究從早期以階段論為主的分析架構,到了80年代之後有漸漸走向多元研究典範,百家爭鳴的一種趨勢。
貳、期刊論文之分析
期刊雜誌的專文論述常是檢視一門學科是否篷勃發展的一項重要指標﹐國外凡是重要的學術期刊每年年終皆必會作一項統計﹐包括論文討論的主要主題﹑內容﹔使用的方法技術﹔乃至於作者的相關背景皆在統計之列。學者們從事學科的後設分析﹐也常從此著手出發﹐所看中的無非是期刊論文具有下列的優點:
(一)即時性:學術期刊所登錄的文章常是許多學者目前正在研究思索的課題﹐他們有的是將研究初步成果提出﹐藉此探測此一課題的迴響程度或藉由批評幫助其減少思考的盲點﹐因此﹐在顯現目前學科研究取向上﹐期刊理所當然地
(二)專精性:期刊論文的學術優勢在於它讓研究者能專精於較小範圍的研究課題﹐並且可達到分工合作的效果﹐逐步累積相關知識﹐以求學術進步的更大能量。同時﹐它亦可減輕研究者的負擔﹐不必一次就要處理太多超乎能力之外的課題。
(三)專業性:專業的學術協會必然會有一本專業刊物﹐以刊載報導他們的活動及成果﹐有的研究者並常會藉專文的發表鼓吹其政策建議﹐甚致是政府官員亦會透過此一媒介向大眾宣揚其施政理念﹐例如著名的美國Foreign Affairs就常有美國官員藉此揭櫫其外交政策﹐行政院長連戰亦曾在此撰文說明我國的基本國策。
(四)廣博性:些許期刊創立的主要目的是知識傳播及鼓吹﹐因此其內容專文必定是傾向於宣傳性及倡導性的文章﹐使閱讀者更能從中學習到專業知識。
一、確認變項
從檢閱五十種期刊,以及博碩士論文共1214的問卷中﹐吾人可以發現有關公共政策研究之文章發表數量最多的前五種期刊(參見表4-1)﹐依序是「社區發展季刊」佔全部7.9%﹐96篇文章居冠﹔其次為「中國論壇」佔全部5.8%﹐71篇文章居次﹔再次為「國家政策雙週刊」佔5.4%﹐65篇文章﹔發表文章數量第四名者為「理論與政策」﹐佔有5.2%﹐63篇文章﹔第五名則為「公共政策學報」﹐佔5.1%及62篇文章。
從表2-2可以看出﹐在所有登錄表格中﹐以期刊的次數954次居多﹐佔全部的78.6%﹔博碩士論文224次﹐佔18.5%其次﹐此除為本研究文獻選擇所造成的結果外﹐此二者平日即為政策研究的主流。至於學術研討會則因資料蒐集上的困難﹐相對地﹐在數據顯示上就較少。
從表2-3可以看出﹐自民國七十八年起次數呈現上昇的趨勢﹐次數為74次﹐佔全部的6.1%﹔其後逐年上昇﹐到民國八十三年仍呈現尚在上昇的一個整體趨勢。自民國八十年以後所發表的文章即佔了近35%的比重﹐可見此一學科研究的蓬勃發展。
從表2-4中可以發現﹐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的學者專家之主要學科背景,以「公共行政與政策」相關領域的學者有469位,佔38.7%。同樣地﹐來自「其他」背景的專家學者也不在少數﹐僅次於「公共行政與政策」背景﹐共有109位,佔了9.0%。以「政治學」與「經濟學」為主要學科背景的學者﹐則分別有104位與92位,分別佔了8.6%及7.6%﹐分居第三名與第四名。此外,以「社會學」為主要學科背景的研究者也有75位之多,佔了6.9﹪。其可能的原因有二;一為本研究上的限制:在本研究文獻的許多文章中﹐常未註明作者所屬的學科背景﹐致使吾人無法判別。其二則為公共政策研究﹐的確如許多學者所言﹐為一多科際的學科﹐能吸引許多不同學科的學者的參與。除了以上兩種學科背景之外﹐由此足見公共政策學門在理論上與政治學﹑經濟學有很大的關聯。
表2-4作者主要學科背景之次數分配
從表2-5可以發現﹐我國政策研究成果發表人的主要身份以碩士生最多﹐共有358位,佔了29.6%(此乃因本研究之文獻來源包括各研究所的畢業碩士論文)。其次則為以教授及副教授身份所寫的文章,分別有260篇與169篇,共計佔了31%(分別是17.0%﹑14.0%)。此外﹐政府官員所寫的文章次數共143篇﹐佔了11.8%﹐居第四順位。
從表2-6可以看出﹐作者所屬機構以中興大學最多,在有效問卷中﹐共有241篇﹐佔了25%﹔其次則為政大公行系所,計有137篇,佔14.2%;再次則為台大政治系所,計有61篇,佔了6.3%。居作者所屬機構第四位者則是以民間智庫自許的「國家政策研究中心」,計有50篇,佔了5.2﹪。
表2-6作者所屬機構之次數分配
從表2-7可以看出,我國政策研究議題呈現多樣化及分岐性﹐研究議題排序第一名者為其他﹐共有318篇,佔了26.5%。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後﹐吾人可發現政策研究的議題依序為「社會福利」,計有211篇,佔17.5%;「財經」144篇,佔了11.9%;「環保」101篇,佔8.4%;「政府再造」則有69篇,佔5.7%;「大陸政策」也有59篇,佔4.9%。
表2-7本篇文獻的研究議題之次數分配
二、研究趨勢
從表2-8發現,就我國公共政策研究之取向而言,本研究樣本所呈現的政策形象以「研究政府或權威機關之作為或不作為」,共計有522篇,佔了43.6﹪:其次則為「協助決策者作決策」,共有348篇,佔了29﹪;這兩項即佔本研究所採用文獻之全部樣本的七成。再次則為「研究政策的倫理、價值議題」,共有203篇,佔16.9﹪。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公共政策研究所認為之政策形象仍是以協助有關當局作決策為主,若依據本研究第二章有關政策形象之分期,則我國應該是屬於傳統時期的政策形象。
依據表2-9,本研究小組分析認定研究樣本所屬的研究典範時期以「傳統時期」計有744篇,佔有六成(61.9﹪)為最多數;其次則為「後實證論時期」,計有329篇,佔27.4﹪,將近有三成;再次則為「其他」,佔了5.8﹪;至於屬「濫觴時期」之文獻則有56篇,佔4.7﹪。
(一)研究方法
依據表2-10,我國公共政策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若就質與量的研究方法面向而言,主要以「未涉及質量典範為大宗」,計有603篇,佔全部樣本的五成;其次則為「質化研究方法」,計有321篇,佔26.8﹪;再次則為「量化研究方法」,計有152篇,佔有12.7﹪;至於屬「質量整合研究方法」者則有120篇,佔有近一成的比率。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的公共政策研究可能有大部份是以描述性為主,因此大多落在「未涉及質量典範」此一項目。
表2-10 我國公共政策研究所使用方法之次數分配
從表2-11可以看出,我國公共政策研究所使用的研究途徑大致上是以「描述性研究」為主,計有746篇;其次則為「文獻探討」,計有482篇;再次則為「歷史研究」與「邏輯經驗分析」,分別有265篇與216篇。這樣的結果顯示,我國公共政策研究之研究途徑就多樣性而言,似乎稍嫌不夠。
表2-11我國公共政策研究所使用之研究途徑次數分配
依據表
表2-12以邏輯經驗分析為主的文獻所採用的研究技術之次數分配
從表2-13發現,本研究所用之研究文獻中,對價值議題的處理態度以「價值倡導」佔最多數,共計有416篇,佔34.8﹪;其次則為「價值中立」,共計有710篇,佔了59.3﹪;「無法判斷」則佔了5.9﹪。此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政策研究文獻大多數仍對價值議題有所處理。
表2-13:對價值議題處理態度之次數分配
依據表2-14可以發現,本研究樣本中之文獻若屬於濫觴時期的公共政策,則其研究焦點大致上是以「趨勢描述」為最多數,計有19篇,佔了35.2﹪;其次則為「目標澄清」,計有16篇,佔29.6﹪;「未來發展的預測與選擇」與「條件分析」則分居第三與第四位,計有13篇與11篇,分佔24.5﹪與20.8﹪;至於「方案創新」與「方案評估與選擇」則均佔0.2﹪。
表2-14濫觴時期之公共政策研究焦點之次數分配
從表2-15可以發現,本研究樣本若屬於傳統時期,則研究焦點以「政策規劃」為最多數,共計有317篇,佔了41.1﹪;其次為「政策評估」,共有250篇,佔32.5﹪;再次為「政策執行」與「問題認定」,計有212篇與138篇,分佔27.5﹪與18﹪;此顯示我國公共政策研究的大致取向若以「階段論」來看,其焦點大致集中於政策規畫、評估、執行、問題認定等項。「至於方法與技術的改進」與「政策合法化」則較不多見,僅分佔11.5﹪與9.9﹪。
表2-15傳統時期研究焦點之次數分配
從表2-16發現,我國公共政策研究之相關文獻若是屬於後實證論時期,則研究焦點大致集中於「政策之價值與倫理議題」,共計有182篇,佔了58.3﹪;其次則為「政策論證」,計有78篇,佔25.1﹪;再次則為「公民參與」,計有41篇,佔了13.2﹪。
1、分析活動
從表2-17可以發現,在公共政策的分析活動當中,在有效的1195篇研究文獻當中,以「政策內容研究」所佔的份量最多,共有303篇,所佔比例25.4%;其次「評估研究」共有218篇,所佔比例達18.2%;再其次則是「政策過程研究」共有206篇,所佔的比例是17%。而所有文獻當中以過程倡導的篇數最少,只有62篇,僅佔有5.2%。
評估研究
從表2-18可以發現,在國內的公共政策文獻當中屬於「政策分析」性質的共有445篇占總數的37%,而屬於「政策研究」性質的共有719篇占總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