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技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所占比例過高及大學人口在學比率太低,「廣設高中、大學」就成為為四一零教改聯盟的四大教改主張之一。自毛高文部長起即開始實施大學擴張政策,增建了許多國立的大學,同時,為鼓勵私人捐資興學,在郭為藩部長時期也提出租用國營事業土地設置私校的構想,在公私立大學同時增設的情況下,大學招生名額急遽增加,去年末代大學聯考錄取率已超過六成,18-21歲學齡人口淨在學率也提昇至35.4﹪,預估於民國一百年時將高達51.2﹪,屆時高等教育學生將占總人口比率的4.3﹪,與世界教育先進國家相較毫不遜色。
依美國教育學者特羅(Trow)的發展理論,高等教育就學率占同年齡層人口的15﹪以下為菁英型,50﹪以上為普及型,否則為大眾型,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大眾型階段,預計十年內將達普及型的目標。教育既是個人生涯發展的基石,也是國家競爭力的命脈,世界各國莫不重視教育的投資,但在高等教育擴張之際,各類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國民教育、技職教育、社會教育、弱勢族群教育也都全面推展,我國的教育經費一向不充裕,捉襟見肘是必然的。近年來每個大學生的單位成本逐漸下降,生師比日漸提昇即是高教資源短絀的明證。
除了資源不足外,正當我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之際,卻遭逢兩項前所未有的衝擊,一是出生率的下降,過去每年國中畢業生最多時可高達三十八萬人,如今已降至三十萬以下,學生的來源自然跟著下降;另外一個衝擊則是今年我國終於如願進入WTO,隨之而來的是境外的學校,包括外國大學、大陸大學以及遠距網路大學,都將登台招生,如果國內的大學吸引力不足,優秀學生流失、招生不足,在所難免。
此外學生素質下降亦是國內高等教育由菁英教育逐漸轉型為普及教育中無法避免的現象,過去入學機會不多,僅有菁英的學生方有入學大學之機會,如今錄取率高達六成以上,想就讀大學的學生大多能如願,如果大學的教育型態與過去相同,教育方式並無改變,則學生素質的低落是必然的。
然而大學的擴充,最令人憂心的是所培育的人才能否與社會需求相互配合?學生畢業能否充分就業?根據許多調查及統計資料顯示,大學人才的培育與職場人才的需求間,存有相當的差距,在高科技人才方面,如光電、電機、電子、生物科技,就業市場有極大的需求,但人才難覓;而在人文、法商方面,卻呈現人才過剩,畢業生工作難求的問題,尤其近一年多來經濟低迷,失業率攀升,對於社會新鮮人的衝擊最大,由於人力資源的供需失調,已經使得大學生陷入「畢業就是失業」的窘境,學生在選擇科系時不能不慎重。
教育既為投資事業,近年來教育的經費雖屢有增長,但成長的幅度卻不敷教育擴張所需,因此,每位大學生可享用之教育資源,無論是公立或私立學校,均有逐年下降之勢,致使學生素質日漸低落。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不能再漠視高等教育資源短缺之嚴重性,是以如何籌措更多的財源並合理的分配,如何鼓勵民間捐款、如何鬆綁會計法規使經費更有效的使用,在在都是當務之急。
當大學不再是菁英式教育,且境外大學加入招生競爭之際,各大學不僅需要建立各自之特色,在功能上亦必須明確區隔。國內大學向有「重學術輕專業、重研究輕教學」之觀念,菁英學生或許適合從事學術研究工作,但一般學生若能具有專業智能更有助於就業,因此並非每所大學均以研究型大學為目標,能配合就業市場需求,設置適當系所,教導專業智能,培育職場所需專業人才,或許更能滿足學生之需求,吸引更多學生就讀,提昇大學之競爭力。
配合大學功能區隔以及特色之建立,社會應儘速建立多元價值觀,用人宜重「學力」而非「學歷」,能夠從事學術研究、追求高深學問固然可喜,但學得專業的智能並在職場得以發揮也應予肯定,唯有如此,大學「重學術輕專業、重研究輕教學」的觀念方可消除,學校的特色方能建立。
廣設大學為國人多年來之夢想,如今理想即將付諸實現,卻又面臨招生不足、學生素質低落、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新問題;欣喜之餘,對於大學之發展策略,有必要更深入的探討,諸多不合時宜的措施,亦必須有徹底改革的決心,否則將會使問題更為擴大,不僅無法美夢成真,反而嚐到過度擴張的惡果。
(本文刊載於91.3.3中央日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