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全球暖化的問題持續浮現,各地紛紛出現氣候異常現象,故減少溫室氣體的議題也隨之熱絡,未來企業活動及其產品製程的碳排放量,若超過額定的數量,將會被課徵碳稅,而影響獲利。因此不論是溫室氣體減排、碳權、碳交易、碳捕捉與封存、碳足跡等議題,都成為近期各界所關心的重點項目。
京都議定書已將先進國家於2008~2012年間的減排目標予以明定,惟2012年之後將採取何種對應目標,將會牽涉到巨大的產業更迭與利益分配,而哥本哈根會議即將對此展開討論,全世界都極為注視本次會議的決定。
過去20年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之下,企業本身在運作上及其產品(或服務)的推出過程中,已形成各地分工合作的基本態勢,尤其在製造業的發展軌跡中觀察到,透過現代化的供應鏈物流配送,可以讓企業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以低廉的成本匯集各地的資源,經過組裝、加工或加值之後,再透過配送物流的體系,運銷往各個市場。然而,此一分工及運輸模式在經歷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與油價飛漲之後,似乎開始產生調整,再加上近期的減碳訴求與低碳經濟的興起,各地分工製造的模式似乎面臨了新的挑戰。
基於上述現象,各企業在評估未來物流活動的立足點上,似乎也必須有相對應的調整,以下係針對企業物流在未來可能發生的變革趨勢進行論述。
一、群聚效應擴大,以減少在製品物流配送成本
在全球化的效應之中,各產業龍頭廠商在各地所設置的據點,將會吸引上下游相關產業進駐,形成新的產業聚落,也稱之為磁吸效應。在低碳經濟的影響下,供應鏈的各分工環節必須思考如何透過減少配送距離、增加運送批量(用較大的運具一次載送較多的貨品,進一步取代頻繁、少量而不定期的配送)。也因此,上下游的產業在同一區域內形成更完整的聚落,將可以有效降低零件運輸過程產生的能源消耗及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同一區域內的產業亦可發展共用的配送模式,將能近一步將低營運成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跨區域的運輸代價可能日益昂貴,因此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的趨勢將重新抬頭,此一趨勢同樣有助於減少物流配送的成本。
二、製造業的各級倉庫將整併集中;通路產業則略呈相反趨勢
針對製造業而言,過多分散的存貨據點(包含在製品的庫存),將代表該企業有相對較高比例的成本是由裝配過程中生的零件配送所產生,而過多存貨據點往往也造成積壓在各倉庫的安全存貨量總額較多,以上不利因素將可能使企業在低碳經濟中的生存率降低。畢竟,較高的運輸成本可能也代表其擁有較高的碳排放量,而過多的存貨數量也代表著在生產過程中所累積的碳量較多。
另針對通路產業而言,在各地設置分散的存貨據點(或於銷售點累積更多的存貨),雖然會造成整體安全存貨額的增加,但此舉有助於讓存貨的位置與市場更為接近,除了可以降低缺貨(銷售機會的喪失)的風險、達到快速運補的功效之外,亦可減少商品配銷至消費者的階段所產生運輸成本。
三、貨物運輸的形式將受到進一步的限制與檢討
傳統的陸上運輸模式在未來可能會遭遇更多的阻礙,尤其陸運業者將被迫花費更多的成本來改善燃油效率與達成減排的目標;甚至於無法提供低碳運輸方案的物流業者,可能提早面臨被淘汰的趨勢。而以往被忽略的鐵路運輸、水上運輸,可能都將成為未來跨區域物流配送的優勢選項。
針對台灣而言,透過海運網絡的完善配置及資訊流的暢通,台灣將有機會成為供應大陸沿海各城市的主要發貨據點(由台灣港口運送至大陸沿海各省的配送成本與碳排放量,有可能低於大陸內部跨省運輸所產生的數量)。惟兩岸未來的局勢演進及關稅稅務的流程改善,將是上述發展能否成形的重要因素。
四、企業的供應商數量將明顯減少,以利發展長期合作
未來企業生產每項商品,將被迫標上「碳足跡」,亦即標示該商品從原料的採擷、生產、運送到廢棄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數量。甚至全球零售業的龍頭-沃爾瑪超市,已訂出一定的期限,在期限之前,所有上架的商品必須完成碳足跡的標示。當然,在環保風潮的催促下,必然會有更多的企業開始注意其產品的碳足跡,這也代表著企業的上下游,必須更加的緊密合作,分享資訊,才能使商品的碳足跡維持在預定的標準之下。
若要進一步做到減少碳足跡,則上下游產業將發展出長遠而深入的合作夥伴關係(CPFR),共同進行規劃、預測及補貨的協同關係。這代表從產品概念的形成、設計、製造、配送、銷售、客服、保固、回收、廢棄等各環節,上下游廠商必須共同參與開發及討論。而這樣的發展態勢,其實也代表著各產業的採購大廠,將捨棄唯低價是圖的作風,而傾向於和少數體質健全、通過製程認證(技術認證、環保認證)的合格供應商發展長期關係、分享營運資訊,如此方能確保在低碳時代的長遠利益。
結語
環境保護意識的抬頭,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企業若能越早進行相應的調整,則未來能夠存活並獲利的機會也就越高。低碳時代的來臨,象徵著人類必須犧牲短期的經濟利益,去確保未來長遠的生存條件。尤其台灣在面對大陸市場與產業聚落的磁吸作用下,本土企業未來可能面臨的營收衝擊將更形巨大。
但從另一個面向而言,低碳經濟將對於過去全球分工的態勢造成影響,使得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的布局更加落實,亦將使物流運輸成本的計算條件有所轉變,這些皆有助於使台灣的產業選擇留在本地深耕,並且透過貿易壁壘的突破,以及海、空運網絡的暢通,進而能對於大陸沿海市場進行布局,爭取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