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再次推出量化寬鬆政策QE3,將超低利率維持期限延長到2015年中,並且從本月15日開始,每月購入400億美元的債券,現有扭曲操作(OT)等則維持不變。
QE3與前兩輪量化寬鬆政策相同的就是以貨幣政策救市。但有別於以往的措施,美國聯準會這次的買債行動,是針對特定目標,也就是抵押貸款支持債券。購買的債券,會直接影響房地產,希望加快房市的復甦,而已沒有訂出總額和期限,換句話說將持續對市場注資,直到景氣確定復甦。
就政策措施而論,這次推出的量寬策略確實超出市場預期,由於措施不限期不限量,有專家形容是變相的終極量寬。政策的副作用,有可能嚴重刺激資產市場泡沫和催生超級通膨,因此有人質疑似乎有為歐巴馬助選之嫌。但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澄清強調,單靠貨幣政策並無法解決目前全球經濟下降的趨勢。例如他在上個月發表的重要演說中就指出:「貨幣政策無法消除美國面對的財政與金融風險」。
聯準會祭出QE3並壓低利率,理論上能促進消費增加,刺激企業投資、帶動經濟成長,對股市而言是利多,因此華爾街股市立刻應聲上漲,但許多人對於整體力道能影響多久則抱持懷疑。這已是第三次量化寬鬆,部分經濟學家擔心美國將走上日本後塵。日本從1989年泡沫崩潰後,就一直是寬鬆貨幣政策,二十年來,日本的經濟不但沒有大幅改善,更造就所謂失落的二十年。
美國大印鈔票,但美金依舊是國際間最穩當的通用貨幣,因此印鈔票的通膨風險,就變成得由其他國家來承擔。預計QE3後仍將造成原物料價格上漲,包括農產品、原油、黃金、基本金屬等,全因美元貶值而相對上漲。因此新興國家都必須嚴陣以待,面對輸入性通膨的衝擊。
對臺灣而言,最近景氣燈號已經連續九個藍燈,出口連續六個月衰退。新臺幣近日更出現明顯升值走勢,短期內對我國出口產業相當不利。寄望中長期,歐債危機減緩下,世界經濟逐漸復甦,臺灣的出口將可以改善。但在此當下,我們應勇敢、靈活面對QE3後國際經濟新變局。
政府或許可以加速公共投資,彌補市場缺口,並尋找新的市場與機會。行政院已經公布「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內容涵蓋產業多元創新、促進輸出、強化人才、促進投資及加強政府效能等五大面向,希望由GDP元素的五個構面切入,振興經濟。這些策略可望產生點火的效果,幫助國內經濟景氣。對於延宕多時的桃園航空城計畫,行政院也已經拍板啟動,同樣會有正面助益。相信只要以穩健步伐,更積極因應多變的國際金融情勢,定能創造臺灣的新價值。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於2012年9月25日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