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總統連任滿周年,有國內媒體民調發現七成的民眾不滿意總統施政表現、近五成民眾不滿意內閣成員表現,台灣更因為菲律賓海巡船射殺台灣漁民事件,全國呈現「悶」的狀態之際,幸而有莊智淵、陳建安男雙稱霸桌球世錦賽;女子射箭隊在射箭世界大獎賽上海站射下金牌;謝淑薇和大陸選手彭帥搭檔羅馬網賽女雙封后,中華健兒一日三金,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暫時打破了悶局。
在國人共同為選手賀采之餘,卻有項隱憂殊值政府重視。觀察前述奪金的選手中,莊智淵、謝淑薇兩位在體壇上長征且領銜賽事的選手,年齡已屆或逾30歲,已過了一般運動選手體態、體能最佳的巔峰年齡,因此,他們能克服年齡上的障礙,表現卓越,格外讓人佩服,台灣之光能否會再現也難免令人憂心。僉以全國體育事務主管機關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已被裁撤,則首當其衝的體育署,不能不正視台灣體壇正面臨了多項運動競技優秀人才青黃不接的危機。
根據教育部民國100年的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中所列之「擴大培育運動人才,強化國際競技」專節,曾提出健全體育法制、建置運動人才一貫培育體制、配合造運動競技之完善支援體系、發展我國重點競賽運動項目及成功申辦國際運賽會與體育活動四大策略,雖看似四平八穩,惟其策略仍係以學校體育角度切入,不免令人擔憂對於部分競技選手的培訓機制是否完備,況台灣校園運動風氣受升學主義壓抑,學校教育仍以智育掛帥,而民間企業培養運動人才則因缺乏誘因故普遍意願不高,如前述創造「金」奇的桌球、網球、射箭等需長期「出征」藉多元賽事與不同類型「對手」切磋歷練才能有所成就之運動項目,其選手培訓幾乎都是依靠家長熱心或基層教練個人熱心投入,苦口婆心遊說廠商贊助以「度小月」方式,「自學」成功者。
質言之,組織再造後體育事務回歸教育部,是以,教育部應扛起競技運動選手選、訓、留、用的責任,必須以「固本培元」的觀念,選擇特定具全球化優勢項目並為之量身打造不同的選、訓、留、用體系,同時善用運動產業發展條例,誘發企業主動贊助運動選手;善用運動發展基金,發掘、長期培訓及照顧體育運動人才;重視運動科學研究,協助各級教練升級,讓運動培訓工作能與國際接軌;結合體育專業校院的教學與訓練資源,提供系統式的培育;放寬國際優秀人才延攬限制,延攬優秀國際體育人才等,以期源源不絕,創造更多「金」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