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員工組裝、測試光纖系統。)
台灣外銷訂單及出口金額接連幾個月衰退;其中,5月的外銷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22.2億美元;究其因,主要是接自大陸及香港的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11.8億美元所致,這也突顯「紅色供應鏈」效應已漸漸發威。不可諱言,紅色供應鏈是近來
兩岸相當火紅的經貿領域熱門名詞。簡單來說,就是中國大陸已建立自我供應的生產體系。且這體系刻正排擠大陸向外採購原物料的需求。據悉,大陸國務院所公布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是政府首次將科技業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壯大,列為白紙黑字的國策,也是其邁向製造業強國的重要方針。
台灣於50至60年代實施進口替代,並發展輕紡工業品加工出口。而在70至80年代進入繁榮期,即由輕工業轉向重工業;此階段有很多重要的產業發展,包括石化、鋼鐵、機械、資訊及電子業;也由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產業。在建立科學園區後積極發展半導體及電腦及週邊等高科技產業;之後便面臨轉型升級的難題。如今,大陸不僅投入大量資金、人才,並將許多產業列為國家重點扶持要項,製造業也將全面轉型升級。具體來說,大陸早將工具機視為民族工業;半導體則從IC設計、晶圓代工到封裝測試,都將要高度國產化,還要掌握半導體生產設備的製造能力,建立全套的IC產業鏈。坦然言,紅色供應鏈已讓台灣與大陸的產業關係,從垂直供應轉變成為水平競爭的不可逆趨勢。
據瞭解,大陸的IC設計公司「海思」,其市值也已經超越台灣的二哥「聯詠」;京東方市值已經超過友達、群創、韓國LG三家總和;三安公司市值比晶電、億光,再加上
美國科銳(Cree)總和還大;歐非光市值也大於TPK宸鴻及GIS業成兩者相加。除此之外,台灣製造業附加價值僅20.3%,遠不及德國、日本的32%,由此看來,台灣製造業真的面臨相當大的挑戰。無怪乎有業者認為,台灣應戒慎恐懼、步步為營。
如何降低紅色供應鏈衝擊?除了要產業轉型外,還需要技術人才及政府政策的支持。過去政府曾提出「黃金十年」作為國家發展總體戰略規劃基礎,其中的產業發展策略包括: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產業」及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築和發明專利產業化等「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近期則提出「生產力4.0」規劃構想,希望結合我國在科技產業上的優勢,加速臺灣產業創新腳步,並強化「產業供應鏈國產化」。目前初步挑選的七大應用領域包括:工具機、金屬加工、3C、食品、醫療、物流及農業。
廣義上來看,美國及德國和中國大陸均已將「工業4.0」訂為國家政策並積極推動。筆者認為,台灣的「生產力4.0」計劃應及早落實,若能藉此讓企業專注於投入研發、提升技術能力、持續升級轉型,必能創造產品之高附加價值,提高競爭門檻。另一方面,我們應以合作代替抗拒;換言之,兩岸產業應尋求可分工合作的機會,並期創造雙嬴。
(本文刊登於104年6月29日中央網路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