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將於本月七日在新加坡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
習近平會面,這是
兩岸分治六十六年以來雙方領導人的首次會面,將為
兩岸關係發展寫下歷史性的新頁。
兩岸領導人會面不是一個新的議題。在
台灣方面,早在李登輝總統和
陳水扁總統執政時,即曾表達過類似的意願,各自也都存有和對岸高層聯繫的秘密管道;但因為雙方缺乏足夠的互信基礎,故一直未能讓這個構想成局。「馬習會」這次能夠順利舉行,是因為兩岸在馬政府執政七年來,在「
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下,累積了足夠的互信,才取得了這項「和平紅利」的成果。
很明顯的,兩岸領導人決定在這個時刻進行會面,主要因為擔心未來整個兩岸內外環境可能出現巨大的變化,使得雙方多年來努力維持的現狀受到破壞,讓兩岸和平發展關係出現倒退,甚至逆轉的不利情勢。尤其是,台灣明年將舉行總統與國會選舉,朝野政黨對於「九二共識」存有不同的看法,選後的政策走向,讓現行兩岸執政當局都感到憂心。
我們必須強調,「馬習會」的舉行,並不是一個單純涉及兩岸領導人個人歷史定位的問題,而是攸關到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的歷史定位問題。事實顯示,過去七年多以來的兩岸高層互動,已從兩岸兩會的領導人會晤,進展到兩岸主管相關事務部門首長的會晤,目前更升高到兩岸領導人的會晤。兩岸高層溝通管道至此上升了兩個台階,代表兩岸和解已朝制度化的方向發展。兩岸的政治互信也會因此水漲船高,對於處理目前存在兩岸之間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包括兩岸協商進入「深水區」可能面臨的障礙,應該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應。
這次「馬習會」涉及的身分、稱呼、地點等敏感問題,都是根據對等和尊嚴的原則,經過一番精心設計的安排。馬總統特別強調透明化,因此沒有所謂「黑箱作業」的問題。我們確信雙方領導人在會晤時討論的議題,也會考慮到互利雙贏的原則。馬總統一再強調處理兩岸問題,必須從「以台灣為主體,對人民有利」的原則出發。因此,在野黨不必對「馬習會」的目的妄加揣測,也不必把這個涉及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事件和選舉掛勾。換言之,只要選後台灣的新領導人,願意維持和平穩定的兩岸現狀,願意持續兩岸的良性互動,都可以善於運用「馬習會」所建立的高層對話平台。我們期待朝野政黨都能從兩岸和平發展的高度看待「馬習會」,而不是從一黨一己之私來評價它的重大意義。
最後,國際社會,尤其是
美國對於「馬習會」的看法,也是我們關注的一個焦點。不可否認,中共與美國在建構新型大國關係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結構性的矛盾和利益衝突;但從「歐習會」的召開,我們發現中共與美國之間仍脫離不了「既合作又衝突」的關係特質,雙方顯然不願為「台灣問題」處於針鋒相對甚至劍拔弩張的狀態。因此,美國應該樂於見到兩岸維持高層對話的管道。換言之,台海和平穩定應該符合美國和中共的共同利益。如此,雙方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用來處理國際社會其他屬於當務之急的課題。
(本文刊載於104.11.0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