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昨網路媒體報導說,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指派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私下拜會郭台銘,傳達盼郭能當國民黨的「備胎人選」,同時擔任吳的「密使」赴大陸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表達「韓會選不下去」的訊息。翌日媒體訪問王金平時,他也表示曾經聽說過。這些報導使「換瑜」之說更加甚囂塵上,國民黨處理方式不當,可能引發更大的危機。
如果從公關專業檢視,當危機事件發生時,必須要有五個動作:(1)行動與溝通並行、(2)立即回應、(3)判斷關係人、(4)控制發展、(5)承擔責任。筆者認為國民黨面對此一危機,並未做好以下四件事情。
首先,事件發生當下,國民黨就應理解這個危機必須採取立即行動,以快速有效地回應:網路媒體報導出來當天就要邀請
韓國瑜或韓辦人員共同舉行記者會,立即回應質疑,不能只是用一篇新聞稿草草交代,唯有與韓陣營共同召開記者會,才能展現共同處理危機的決心。
其次,在判斷關係人部分,國民黨要溝通的主要對象是韓國瑜而非媒體。國民黨以發新聞稿方式處理,就是認為主要溝通對象是媒體,但最重要關係人是韓國瑜,第一時間應該和韓國瑜與韓辦密切溝通,讓韓國瑜與韓辦清楚知道國民黨支持決心不變,可讓韓國瑜安心,且不致產生對國民黨的不滿。可惜,國民黨的誤判,後果就是韓國瑜在直播中說出「如果黨中央要換就是腦袋進水」的話,也讓外界加深國民黨不夠團結的負面印象。
再者,要有效控制未來發展狀況。國民黨與韓陣營在第一時間就必須針對這個危機提出更嚴厲的警告,例如針對類似的謠言提告,唯有以訟止謗才能展現決心,同時控制負面狀況不斷蔓延。
最後,當事人要擔起責任。例如在記者會中邀請當事人張顯耀出面,還原訪問北京時遇到劉結一的現場,同時強調如有不實報導提告。張顯耀回答不能模稜兩可,否則就是提供媒體更多解讀的模糊空間。
媒體爆料「換瑜」事件,對國民黨的凝聚力與選情,無疑是一個重大危機,而國民黨的一連串危機處理顯然不及格,亟需盡快修正,並做為之後類似事件參考。否則,國民黨繼續陷於「換瑜」之說的泥淖中,不用等
民進黨出手,就先自毀、自爆和自溺了。
(本文已刊登於108.9.3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