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前總統李登輝訪問桃園弘化育幼院。)
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及
國民黨主席長達12年的李登輝日昨辭世,想耆壽98歲。目前檯面上的藍綠白政治人物,幾乎都直接或間接受到他的提攜及影響,無論是政治密友或敵人,都難擺脫李前總統的巨大身影,許多政策及言行在
台灣也仍舊隨處可見,其功過只能留待歷史評價了。
蔡英文總統發表聲明,「感謝李前總統帶領台灣走過寧靜革命,走出威權、開創民主時代」。前總統
馬英九也表示,感念李前總統對國家的付出與貢獻,相信歷史會給予公正客觀評價。各政黨發表悼念之意,許多政要也紛紛表達不捨之情。此外,
美國及日本相繼發表談話,敬佩李前總統帶領台灣走向民主政治。蔡總統下令政府機關降半旗3日,美國在台協會也跟進,向李前總統致上最高敬意。
李登輝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繼承蔣總統經國先生之總統大位,也接任國民黨主席,在冷戰結束之初帶領中華民國前進,確實有其重大貢獻與影響。尤其他提出的「台灣主體性」,更催生民主運動的突飛猛進。然而,由於根深蒂固的日本殖民統治背景,李登輝的言行、特別是關於「台灣人的悲哀」談話及對釣魚台列嶼主權歸屬的立場,都引發台灣內部及
兩岸的強烈反彈。
茲從三方面評論李登輝在總統任內的功與過。
首先就是民主政黨政治。不可否認,李登輝對中華民國的民主進程有莫大貢獻,讓台灣得以不流血方式,慢慢推進民主改革,讓民主政治朝向兩黨政治的雛形邁進,因此他也被外國媒體稱之為「台灣的民主先生」。
然而,當他大力引進本土派以對抗過去的外省黨國體制時,也同時讓蔣經國時代最痛恨的黑金勢力悄悄地侵蝕民主政治根基,這是他無法推卸的責任。這樣的發展不僅是國民黨後來首度失去政權的主因之一,更快速地蔓延到
民進黨。
雖然卸任後,李前總統聲稱是藉由國民黨內鬥,讓俞國華、李煥及郝柏村陸續退位,才得以有掌握國民黨及政府的機會。他說,利用行政院長一職解除郝柏村兵權是最重要的一步,彷彿重演「杯酒釋兵權」的歷史。只不過,這樣的評論恐怕言過其實了。
在這裡要幫郝伯伯說句公道話。要知道,雖然當時的郝柏村位居國防部長,加上他曾任參謀總長達8年,因此三軍幾乎都是他的子弟兵。這種情況讓民進黨有炒作空間。但是,當年的台灣已經沒有兵變的條件,因為縱使李郝兩人從肝膽相照到肝膽俱裂,但郝柏村始終將李登輝視為長官,更何況當時的參謀總長及國防部長根本是李登輝親點,怎可能容許軍隊不受國家指揮?倒不如說,李任命郝柏村為行政院長,恰好給了民進黨一個反對外省勢力的絕佳藉口,也順帶協助李登輝自此完全掌控國民黨。
其次就是備受肯定的外交突破,這是李登輝留給中華民國的最大資產。猶記得當李登輝首次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訪問新加坡的時候,由於兩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加上星國政府不願得罪中共,因此當地媒體以「來自台灣的總統」稱之。當被問到時,李登輝說出「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名句,從此成了台灣突破國際封鎖的敲磚石。
當年兩岸依舊在國際場合明爭暗鬥、互挖邦交國牆角,中華民國正面臨大幅流失邦交國的危機。李登輝倡導務實靈活的外交策略,不拘泥於「漢賊不兩立」的傳統外交思維,有段時間確實讓中共疲於奔命。只不過,國際社會實在難以突破中共劃下的「一中原則」框架,或許也是李登輝自始至終的痛吧!
然而,李登輝始終無法擺脫他對日本的被殖民情懷,使得他卸任後的諸多言論遭致非議、甚至出現前後矛盾情況,尤其他說「感謝日本的統治」一番話,更讓傳統國民黨無法原諒他的背叛。
最後就是正反兩面評價、爭議最多的
兩岸關係,也是讓藍綠政黨對李登輝愛恨交織的轉捩點,後續影響到今天依然清晰可見。
李前總統成立了國家統一委員會並通過國家統一綱領,也在國統綱領的基礎上,通過關於「一個中國」意涵的官方立場。在兩岸並未建立官方管道之前,他利用兩岸密使與中共維持溝通長達10年。雖然他的康乃爾之行觸發95-96年台海飛彈危機,兩岸依舊維持低度接觸,直到他於1999年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提出「兩岸是非國與國之間的特殊關係」、亦即「兩國論」之後,兩岸才徹底決裂。
由於民主運動對兩岸關係的衝擊與挑戰,讓台灣人民逐漸有了共同體的社會覺醒,兩岸統一不再是台灣的唯一選項,進而對兩岸互動帶來未知變數。不過,李登輝先高喊「兩岸必然統一」,後來卻又說「台灣必須改名」,其忽統忽獨的善變皆讓藍綠吃過苦頭
他的「兩國論」不僅衝擊當時脆弱的兩岸互信,更為往後的台灣帶來深遠影響。藍綠當然都認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只是對於兩岸關係定位有天壤之別的歧見,至今仍難弭平。李登輝並未利用他的影響力繼續推進兩岸互信,反而讓自己對中共的仇恨主導最後的大陸政策,導致兩岸化解政治歧見之功敗於最後一哩路,實屬可惜。
從各方追悼李前總統的聲量來看,就可知道他對台灣所有階層的影響力有多大,也足證一個事實,李登輝就是中華民國的最後一位政治強人,沒有人可複製、甚至超越。無論喜歡或厭惡,逝者為大,其他就留給歷史評價吧!
(本文刊載於109.08.01 大華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