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震災發生即將屆滿週年,我們十分樂見在硬體重建工作上,有了一些具體的成果。因地震所傾圮的屋舍、橋梁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修建完工,然而,受創心靈的重建卻非一蹴可幾。心靈重建包括了生活、行為和心理重建等三方面,就重建區的居民來說,目前生活重建的速度最快,行為重建則有部分在進行中,至於心理重建的成果則不得而知。中國人原本就不擅處理悲傷、失落等負向情緒,因此,成年人面對沉甸的房貸、居住及生計壓力時,往往無暇或無力注意心靈重建的需求。我們不禁憂心:大人們忙著重建家園的同時,會不會忘了拉孩子一把,幫他們除去烙在幼小心靈中的震災陰影?
許多孩子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父母、手足、親友,或鄰居、同學。一般說來,兒童面臨重要他人的驟逝,會經歷「早期悲傷期」、「劇烈悲痛期」和「消退期」等三個階段。在早期悲傷階段,孩子可能的情緒有震驚、否認、憤怒和譴責等,常見的反應則有行為退縮、精神渙散、過動、暴躁、無來由的驚慌、特別需要呵護等。處於劇烈悲痛期的孩子,則會有強烈的悲傷和沮喪,並伴隨焦慮、內疚、羞愧、思念,出現行為失序、不易專心、愛責怪別人、尋找替代的人或玩具、迴避與逝者有關的類似情境、缺乏安全感等。到了消退期,孩子對於地震造成的傷害較能體諒和接受,也開始統整自己的各種情緒;若孩子出現不願與人說話、易激動生氣、與大人或同儕的關係變差、攻擊性行為、拒絕談論震災相關的人、事或談論時的語氣單調、顯示焦慮的動作(如咬指甲、嘴角)、常生病、自我傷害…等徵兆,即表示孩子亟需大人的幫忙與關心。
兒福聯盟在提供震災失依兒童訪視服務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孩子雖然目前在扶養家庭的適應情況良好,一旦想起過世的父母而難過、哭泣時,卻偷偷瞞著扶養人,轉向社工員傾訴;主要是因為孩子覺得扶養人對他們很好,怕說出來會傷了代父(母)的心。這除了顯示孩子們很貼心、懂事之外,同時也顯示他們有宣洩情緒的需要。孩子的家人或師長不該要求孩子壓抑悲傷,但也不需強逼孩子哭訴,而是適時地安慰、引導孩子,容許孩子有情緒宣洩的空間,教導孩子認識情緒,讓孩子瞭解情緒發生的原因,並試著與孩子共同訂出情緒表達的家庭規則(例如生氣的人可以躲在浴室打沙包出氣但不能打人),必要時更可尋求專業的諮商協助。在此特別要強調,失依孩子的心靈重建工作需要長期而穩定的投入,信任關係的建立尤為前提,而外界過多的打擾或媒體的不當曝光,對孩子的心理復原都有不利的影響。
至於其他重建區的孩子,對地震釀成的災害普遍會有害怕、失落、混亂的感覺,尤其面對家中經濟壓力增加、學校的學習環境更動、組合屋的生活水準不若災前原居處…等生活環境的丕變,更可能出現疑惑、憤世嫉俗或適應不佳的反應。每一個人的情緒模式和整理所需時間不同,但若能得到適當的協助,而非揠苗助長式的期待或壓抑,肯定有益復健。一般而言,孩子顯得混亂而不能專心是常見的現象,請不要太快生氣,給孩子的指示盡量簡單明確,例如一次只叫他拿一樣東西或做一件事,可能會有改善。為了協助孩子心靈重建,建議父母和老師可由以下兩點著手。一、建立秩序:讓孩子知道生活中有什麼事一定會發生,與孩子一同尋找生活事件的意義和規則,例如與孩子一同來制定家規,建立新的生活秩序。二、情緒轉化:除了與孩子討論、澄清害怕、憤怒、悲傷、孤獨、懷疑等情緒之外,由於孩子的自我概念可能會因學業表現、人際關係或專注力下降而受到影響,因此父母或師長要溫和的讓孩子知道大人們已注意到他的退步和沮喪不安,並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多予包容、肯定與鼓勵,少批評或指責。
災後重建路迢迢,心靈重建何時竣工仍是未知數,但我們確信,孩子從重要他人身上獲得的資訊、支持與協助將是最關鍵的復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