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十年內,我國均配合市場體系設置教育、住宅、醫療、保險…等各種重要制度。然而,即使在市場運作最樂觀的時代,弱勢者仍難以在此體系中取得足夠福祉,甚至有時被嚴重地排擠及遺棄。近來,美、歐、日等三大市場經濟體,不僅經濟大幅衰退,而且國債高築,體系運作及存續堪憂,並且更多個人及家庭尊嚴及生存難以維持。
政府過去一貫使用重分配貨幣方式,在市場體系內做邊際性的矯正,此類措施雖有負作用,但若尚能穩定運作,也值得持續施行。然而,如果在某些狀況,建立在「重分配貨幣」思維下的矯正措施已經無法運作,還有什麼補救措施可以使用?用另一種方式來問:如果政府已經沒有錢,購買市場上的商品及勞務,支持社會上最需要照顧的人:老人、病人、身心障礙者、失業者、失去支持之幼童和少年-- 政府還能做什麼,讓他們不致被遺棄在自生自滅的悲慘情境之中。本文建議,當政府真的無法提供(足夠的)貨幣資源,應該思考提供組織、法令,和領導等資源, 建立一個不同於市場運作邏輯的體系,在不排擠及破壞市場體系的前提下,維護弱勢者基本的生活品質以及生命尊嚴。
本文乃是一篇雛議,探討建立「人力資源儲備及培育體系」,以對應未來政府政府財政無法支應民間服務與照顧需求的窘境。本雛議可能仍顯粗糙,相關的研究和案例考查也尚未完整進行;唯期待開始擬定一個方案,漸進修正及補強,並拋磚引玉邀請建議及批評,以作為政府在既有機制確實不堪運作時,補充現制的備案參考。
設置原因:
- 大量失業以及大量低效益人力使用:目前我國處在經濟危機之中,失業率已經近逼6%,而且還可能上升。日本及歐洲許多國家失業率長期維持在10%左右;美國稍低,但也高於我國。高失業率,似是已開發國家難以避免的特徵,在這波經濟蕭條中,失業率還可能更高。即使經濟危機過去之後,台灣是否會回到低失業率的年代,情況也並不樂觀。並且,在台灣的就業人口之中,也有大量工作者,從事低效率的工作:賣玉蘭花、發廣告傳單等;甚至從事負效益的工作:如組織幫派、走私販毒等。對失業者的生計及社會尊嚴缺乏安排,將導致謀職者的能力閒置及鈍化,甚至 成為社會危險和傷害的來源[1]。
- 大量缺乏照顧的老年人口以及身心障礙者:我國身心障礙者、長期重病患者、老年人口的照顧體系並不健全。若是家庭富裕,也語可由家人或是機構提供不錯的照顧。但若家庭沒有足夠的財務資源,則需照顧的人口生活品質十分堪慮,甚至可能讓家人的生活也陷入困境。身心障礙人數佔人全部人口的比例應相對恆定,然而,老年人口的比例,未來將會逐年攀升。未來每一個年輕人奉養的年長親屬將增加,而年輕人的收入是否增加則未能確定。我國需要一個更有效率及效能的高齡照護體系,可謂十分殷切。
- 政府財政赤字太高,而且持續上升:由政府提撥預算,付給民眾現金,再由民眾在市場上購買照顧服務,目前實行狀況並不理想。無論是老年人口,或是身心殘障者拿到的年金,補貼飲食也許足夠,但並不足以提供無法行動、自理者合適的照顧。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支出已經太高,而且赤字年年上升,對國家的財政穩定極為不利。
- 無國的企業及無祖國的企業家:當資訊、貨物、財產、人力的流通成本愈來愈低,企業要避稅以及壓低薪資以求成本最低,有時已非道德問題,而是生存問題。「避稅天堂」、「血汗工廠」的存在,正滿足許多企業的策略需求。當同業在避稅天堂,利用血汗工廠創造成本極低的服務與商品,在稅收和工資較高的國家生產,在競爭中勢必吃虧。企業在競爭中,向低稅及低工資的國家出走,帶走資金、技術,及專業人力,也將弱化國家稅基。此趨勢,也將減少政府財源,讓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及補助弱勢更加困難。
設置目標:
- 人力資源面:運用失業人力,盡量讓每個人發揮其能力得到肯定與成就感,並藉由任事及訓練進一步增進人力素質。
- 社會福利面:確保台灣身心障礙者,或受僱條件不利者,以及其家人,不致於生活陷入絕境。
- 社會保險面:避免國民年老後生活瀕於匱乏,並避免身心障礙者缺乏照護或是壓垮家庭。
- 政府財政面:節約政府財政資源,避免政府破產,或是在賦稅過重情況下使市場經濟無法運作。
基於上述原因以及設置目標,本文接下來將進一步探討人力資源儲備及培育體系成設置原則以及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