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於十二月起上路,無論民眾是首次購屋或名下沒有自用住宅,不管所得高低,都可向
台灣銀行等八大公股銀行申請,前兩年優惠利率百分之一點五,最高可貸五百萬元。該政策雖然對年輕的無殼蝸牛很有幫助,但在五都大選前釋放利多,有點政策性買票的嫌疑,而對於可能造成
房價上漲,也遭致不少的批評。
金融海嘯後,印鈔票救經濟的效果漸漸浮現,錢的價值變薄了,這時大家都認為買房子最能夠保值,跟銀行借錢來投資買房子,借低利來換取未來的高報酬,這個算盤打的不錯,也就因為這種想法讓投資者堅持不獲利決不賣出,支撐了房價的抗跌空間,在現在經濟又這麼好的情況下,除非再來一次金融海嘯,否則房價很難掉下來。
「高房價」是以相對購買力而言,都市精華區的房子當然是賣給購買力高的人,也就是有錢人,以地租理論來看房價,房子的地點、區位決定了房子的價值,意思是說房價是由市中心往郊區遞減。其實郊區還是有很多便宜的房子,但是大家還是努力的想買更好的房子,這就形成房價太高的民怨壓力。有人說買房子就跟娶老婆一樣「寧缺勿濫」,寧願多存一點錢、多貸一點錢買更好的房子,於是投資客看到了這一點,先搶先贏,炒熱了房價;建商也發現了這一點,先從比較不好賣的房子先賣,最後的一間房子是價格最高的,充分剝奪了消費者的剩餘價值,這就是市場運作的結果。
再來我們看政府政策下的效果,對抗高房價其實就是「課稅」跟「補貼」。台北市最早提出實行「豪宅稅」,無非是「以價制量」的課稅政策,如果照正常的經濟學上的供需原則,價格提高了需求就減少,但這是僅止於同質性的商品而言,房子是異質的商品,效果將完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尤其是高價的房子,因為它是一種「奢侈品」,代表了身分地位的象徵,價錢越高反而越多人競爭,因此政策效果恐大打折扣。
接著看補貼政策,「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就是一例,主要是為沒有房子的年青人著想,讓他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來買房。但是這項政策有一個盲點,就是補貼對象的篩選,很多人擔心假的需求者(投資客)會趁低利的機會來套利,反而更近一步的推升房價。在此不是說政策不好,而是政府應於擬定政策時更加嚴謹一點,多加一些條件限制,例如說用青年貸款買的房子,要加上禁止於五年內轉售,或是限制說該貸款所買的房子須限制在總價一千萬以內等的條件,這樣應該可以讓想用來作投資的人稍微打了退堂鼓,也才能對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帶來幫助。
「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本來就應該屬於社會福利的一環,不應該跟抑制房價劃上等號,對於各界所批評的「無助於高房價」其實是兩回事,打房另外有打房的方法,在這裡應該強調找出真正的需求者,避免社會資源被濫用。政府的政策對首次購屋的青年是一大幫助,但也希望當局能妥善規劃好,不要只是為選票及民怨的考量而趕鴨子上架。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2010.12.03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