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政治力退出媒體,讓相關業界能有自由競爭的環境,乃是媒體從業人員長期致力推動的成果,更是民進黨在野期間的主要政策主張。過去,在產、官、學、及朝野的奮進努力之下,好不容易地推動將台視民營化,華視公共化,客家、原住民及僑委會下轄之宏觀衛視合併成立公廣集團,交由共電視基金會負責經營,政府逐年編列預算捐贈,落實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全民期待。不料,新聞局於總統大選前突發奇想,又想動用公帑成立新的電視頻道,雖然未涉入通路經營,但用人民的納稅錢做節目,以助選舉的意圖明顯,違反了政黨公平使用媒體的原則,相當值得全民共同關切。若依民進黨政府的思考模式,似乎有必要辦場「設立國際頻道公投」,由全民來公決可行與否!
其次,95年度新聞局總預算共編列38億元,其中含括各項人事費用、通訊傳播產業之發展補助經費,及電影輔導金等。但倘若新聞局成立「台灣國際頻道」,則勢必影響到前述產業輔導補助經費,包括數位電視發展、公廣集團的整合與運作、5年200億的「電影產業培育計畫」等。尤其,這些計畫對國家形象及產業發展實扮演著極其重要的關鍵角色,如果政府無法儘速輔導各項通訊傳播產業的發展,將導致台灣影音產業數位化的腳步受到延誤,也難逃被邊緣化的命運。
再者,細觀新聞局每年的預算分配,「國際新聞業務」一項早佔有一定的比例,如在95年度即編列了近3億元的預算。如果新聞局認為現有的國際宣傳不足,缺乏國際奧援,而須成立國際電視台,是否可從執行效益部分加以檢討,而不是持續加碼,卻疊床架屋,重複做著同樣無效之事。
此外,儘管新聞局長指稱此國際頻道「不是政府的聲音」,但筆者認為,此話不僅矛盾,缺乏邏輯,更是強詞奪理。政府即代表國家,因此政府的聲音當然就是國家的聲音。現有之宏觀電視台原本即負有國際宣傳之工作,何需再新設頻道?更何況,我國諸多駐外單位,在提升我國際形象上早已有所部署,何需再增通路?
政府出資成立國際頻道,以「向國際發聲」做為主要訴求,希望該台成為台灣的「半島電視台」。但民進黨政府可能不知道,半島電視台能夠受到國際矚目,並能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是由於該台一直致力於打破西方世界的圍堵,爭取阿拉伯世界的新聞自由,且新聞報導長期堅持由許多不同的視角來看世界,故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絕非僅因獲得政府的資助就可達成。
如果新聞局能認清半島電視台廣受支持的原因,猶執意成立國際頻道,結果可能只落得「東施效顰」的下場,白白浪費預算而毫無成效,也卻再次凸顯出執政黨欲將政治力深入媒體的企圖。其實,國家領導人若能真以台灣前途為念,減少恣意妄言,迷航外交,貽笑國際,就能減少負面的國際宣傳。
筆者也認為,若能將此數十億的預算,有效地分配在通訊傳播產業的數位化發展,或給予台灣本土及優質的小眾媒體更多支持,相信能讓台灣既有之媒體產業,擺脫市場惡性競爭的壓力,提供更多的優質內容,以全球化的視野,代替台灣向國際發聲,才是真正有助提升台灣之國際地位,確實且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