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李遠哲、林懷民於選前登報呼籲,大選惡鬥錯用民主,強列要求朝野候選人回歸政策辯論,並儘速建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這些沉重的表白,對國人來說,是一個遲來的正義之言。內文提到,未來的領導人應將「如何在國庫收入銳減的情況下計議弭平國家財政赤字」,列為第一項最該關注的焦點。並要所有的參選人,以最負責任的態度提出政見,供民眾檢驗。他們真心的表白,揭穿執政黨所言之國債仍低的謊言,國家財政危機之沉重,已成為全民的共識。
政黨輪替後,打著改革口號的新政府,在財政改革方面,毫無成效,不僅沒有減少政府的赤字,反而帶給國家更多的負債。雖然,財政改革委員會作出「五到十年財政平衡目標」的結論,但卻從未見到執政黨有朝此方面努力過。選戰開打至今,除了漫罵的口水及政治人物的醜陋外,執政者甚至連議題都沒有。相反的,國親聯盟早以提出「六年財政平衡」的政策承諾,切合王、李、林深切的盼望。
我國賦稅負擔率(賦稅收入占GNP比率)因各項租稅減免,逐年降低,到九十一年度甚至降至12.3﹪,創歷史新低紀錄,較七十九年高峰之19.0﹪減少6.7個百分點,今年也僅維持12.5%的低水準。財政部目前公布九十二年的全國稅收實徵數為1 兆2,456億元,和預算數相比,短徵達1,275億元,創歷史新高,且連續第五年的短徵。政府無力增加收入,執政者為了討好選民,除宣布任內不加稅,更提出更多的減稅措施、亂開福利支票、造成租稅負擔率驟降,年度財政赤字增加,國家債務隨之高漲。
在1990年度至2000年度間,中央政府長期債務餘額由1,562億元增至1兆5,436億元(不含省府負債),平均債務餘額年增1,261億元。政黨輪替後,截至2004年度止中央政府長其債務餘額將達3兆4,290億元,較2000年度擴增1兆715億元,執政四年來,平均每年增加26,78億元,比過去的舉更多的債,這樣的財政改革成績,令人失望。
預算制度的改革,仍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亟待修正。包括歲出結構僵化:依法律義務須編列之重大支出往往高達七成,如人事費、債務付息、社會保險補助、社會福利津貼及補助、對各級公私立學校教育補助、對地方政府補助、民營化員工權益補償及釋股費用等:浮濫支出仍多:政府支出浮濫,尤以人事、公關、差旅、出國、租金、油料等移轉性支出為最,不但浪費納稅人的錢,也無助於經濟的成長等。這些都須要執政者大力的改革。
政府財政失衡問題,有學者提出應由政黨、政客、企業與民眾來幫政府紓困。首先,由政黨的輪替來紓困,藉由政黨輪替來解決財政的問題,不行者,再輪替;其次,以政客的約制來紓困,制定減免稅措施的通過須高門檻表決人數的會議規則,政客間私利交換的成本必將提高;其三,用企業的回報來紓困,政府往昔對企業財務危困時的大力協助,可適當的對償「運用」,激發出企業主動的良知行為;其四,從民眾的覺醒來紓困,政府從事租稅改革,確實面對財政危機,需要的是以民眾的覺醒為動力。 惟有全民負責任的正視財政問題,方能解決國債的危機。
未來的政府,面對的是知識經濟時代,政府的預算應高度彈性,來因應經濟的變化。但目前政府的預算僵硬,且未尊重財政紀律,若未加速推動全面的預算制度改革,政府的財政將是國家最大的危機。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93年2月份卓越雜誌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