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引起媒體高度關注的報導,關於統一、味全等鮮乳業者壓低生乳價格的緊急質詢,立委潘孟安認為業者低價收購國產生乳的同時,卻又拉高上架的鮮乳售價。而此一欺罔行為,已經取得公平會主委吳秀明的同意,再次立案調查。
氣候穀物影響成本
就在這2年多以來,西方酪農所抗爭的是過低的收購價格;而東亞國家卻又被奶粉價格高漲所困擾。乳酪業在西方國家的原料收購價格,下跌後似乎難以快速回升;但末端的亞洲消費價格,卻又居高不下。表面上看起來,東、西方牛奶的價格之戰,真是大異其趣;究其實,看似矛盾的怪異現象卻是一體的兩面,更是經濟課堂上難得的好教材。
其原因何在呢?首先,氣候因素和穀物價格,是影響飼養成本以及牛隻泌乳量的主因。在金融危機發生前,全球穀物價格巨幅上揚,當時在菲律賓和泰國還發生民眾爭搶白米的動亂,對酪農的經營成本影響很大;而像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歐、
美國家經歷了數次大冰封,相較於去年的三、四月間,乳價也上漲將近3成。
其次,一如對多數農作物的需求般,消費端對乳製品的價格彈性是偏低的,因此在價格下跌時,乳品的消費量並不會激增;而在價格上升時,則又因為難以找尋到替代品,因而容易引發民眾怨憎。然而,在農作物的生產端卻很容易有類似於蛛網理論所描繪的行為發生,因而更容易造成價格的波動。
再則,根據國際乳品交易協會所發行的半年報,與編纂的乳製品交易指數來看,大約每隔3年就會完成一個周期性的價格起落。從起漲點到最高峰,經常可以增長到1倍;但隨之的供應增加,或是遇到生產環境的重大條件改變時,則會引發價格超跌的下修循環。
大致上來看,在2006年到2009年的周期之間,藉由當時全球乳價的快速上揚,西方酪農業逐步將穀物成本的影響前轉完成。由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衝擊,自然也帶動乳價的暴跌;在G20國家聯手進行財政擴張之後,乳價也逐步回升到高點。
到了2012年夏天,則又因為全球綠能補貼政策的結束,而讓太陽光電、生質柴油等新經濟崩盤;當時煉製生質柴油的玉米被大量釋出,在轉為增加提煉人造奶油之下,而造成鮮奶油價格暴跌4成多。
最後,由英國BBC所報導的酪農抗爭,正是在鮮奶油價格暴跌的這個階段出現。包括起司和優酪乳在內,鮮奶油就是必要的用料;乳製品業者為了減少業務損失,一方面,再次壓低鮮乳的收購價格;二方面,則在其他產品項上試圖加價,前轉損失和增加回收。
兼顧生產消費平衡
讀者應當記得去年才在香港發生嬰兒奶粉的搶購風暴,主因就是源自於業者在作減少損害的成本攤提;而嬰兒奶粉,正是相對沒有需求彈性的乳製品,所以也最容易調漲。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減少,鮮奶油價格又逐漸回升到高點,在業者的獲利明顯改善之下,即使乳品的現貨價格比去年高出3成,但嬰兒奶粉的調幅卻緩和很多。
至於
台灣國產生乳的夏季價格,每公斤29.28元,這已經是英國酪農價格的2倍高。在國際進口的生乳相對低廉之下,業者如何作成本攤提與訂價策略,能同時兼顧酪農業的生態觀光,消費者的權益和優良品質;又能有合理的利潤與企業形象,這個部分就等待公平會的調查來還原了。
(本文轉載於103年5月31日蘋果日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