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在經歷了三個多月的籌備、預備會議、分組討論、正式會議,終於落幕。經發會的召開是史無前例的由總統親自主持。由於無先例可尋,因此當初陳水扁總統於民國九十年五月十八日宣佈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時,全國民從並不瞭解究竟經發會是會議形式或是委員會形式。
由於委員會形式成立之經發會頗似美國白宮總統之經濟顧問委員會,與現行憲政體制不合,因而在朝野政黨於六月間不斷交換意見後,終於達成經發會定位為臨時性、專業性、諮詢性之會議。
二、 長期與短期政策目標並重
回顧陳總統在五月十八日電視談話中可知,經發會召開的主要目的係為國家經濟長期發展貢獻智慧。然而於七月二十一日會議召開前夕,也許由於失業問題十分嚴重,而經濟景氣惡化至極,也許是工商企業團體的呼籲,臨時將經發會之目的更改為以解決短期經濟景氣不振問題為主。換言之,經發會由當初陳總統希冀解決長期經濟結構性調整問題,改為搶救短期經濟循環問題。
由於籌備期間之議題選擇及訂定原係著眼於長期性經濟體質調整,然而囿於現實失業及經濟不景氣問題之嚴重,不得不更改劇本。這正反映現實與理性、短期失衡與長期均衡之衝突。也因為與會者出發點歧異甚深,因而政策主張出現南轅北轍乃自然之理。例如:工商團體之企業代表較偏重短期政策目的。為追求短期利益,企業主張採取擴張性減稅、擴大公共投資之赤字財政政策,並且要求政府介入銀行資產融通決策,容許政策干預股匯市以維護股匯市安定。這些主張與傳統凱因斯學派主張政府應採行赤字預算積極干預經濟活動,介入金融外匯市場運作相同。
具體而言,企業界主張調降土地增值稅、停徵證券交易稅、調降貨物稅、提供投資各項優惠減免稅賦等措施﹔放寬工業區商業用途、調降工業區地價及租金﹔提供企業營運資金、提高各級政府舉債上限、擴大公共支出等財金措施。
相對而言,學者主張採取結構性調整改革,避免於財政不健全、國家信用主權評等遭降級、金融機構逾放款不斷攀升、勞動市場僵化、結構性失業嚴重時,還要求政府採取赤字預算之財政金融政策。一九九0年代泡沫破滅之日本經濟無法起死回升,事實證明短期性、缺乏整體性及配套措施的預算赤字政策,徒然使財政更惡化、金融體質更脆弱、企業國際競爭力下滑,而無助於景氣復甦及失業改善。
就經發會結論而言,無論在擴大舉債、減稅、降低銀行融資審查標準、或容許政府支出擴大方面、都未達成共識。突顯經發會一百二十位與會代表意見分歧情形。
三、 多數意見僅代表企業界心聲
工商企業代表對於諸多財稅金融改革主張頻頻遭遇學者專家,甚至政府官員的阻擋,最後列入多數意見,因此退而求其次主張政府應尊重多數意見,儘量排除萬難推動。
然而由於工商企業代表原本就佔過半席次,因此若民眾採納企業團體代表主張時,不免會受到誤導,這是民眾在解讀經發會結論時不可不察者。
四、 經發會成果豐碩主因
經發會由原先籌備召開時普遍不被看好,至最後達成三百二十二項共同意見及三十六項多數意見,甚至由原先朝野政黨互信基礎脆弱而至最終互助合作,主要原因仍然繫於朝野政黨及各界代表均能共體時艱,同舟共濟,互相包容異見。
尤其是行政院主計處於經發換召開前夕,即八月十七日發布今年第二季及全年經濟長長率均為負值的資訊,突顯經濟情勢面臨五十年來最嚴重的變局。在民眾期待經發會能挽救信心,避免經濟崩盤的壓力下,經發會諮詢委員們終於有默契的達成多項結論。
事實上,分組會議進行期間,各分組委員參與討論之用功程度及心神投入,真是前所未見。也許拚大專聯考的情況能與之相比擬。
就經發會各分組結論而言,應以兩岸組所獲成果最突出,尤其是兩岸經貿政策之開放自主原則已為未來兩岸互動確定方向。事實上,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台灣經濟成長面臨長期性的挑戰。與其消極性的規避中國經濟體之吸引力及壓迫力,不如積極回應而採取改善國家及企業競爭力措施。過去五十年來,台灣經濟不斷轉型成長,即是外來壓力促成的。政府及民眾應對企業韌性之適應能力具有信心。
就業組積極改善僵硬性之勞動市場,並且勇於改革勞工退休金制度,令人喝采。惟勞工退休金制度之配套措施,勞改主管機關應早日協調財政部及經建會加以解決。例如:訂定退休金投資運用管理法規,以保障勞工退休金安全﹔附加年金可行性及避免財政負擔之配套方案亦應早日擬定。
產業組提出許多加強企業研究發展及創新技術之機制,並且針對人才素質之培育及再訓練亦有配套措施,惟落實這些結論與教育主管機關息息相關,非僅及國科會。然而經發會並未有教育部代表出席,是否將來執行會出現落差,頗值得密切觀察。
投資組與財金組在減稅、舉債、企業融資、紓困擴大公共支出等議題之對立爭議早在大會前就已現端倪。不但許多提綱在財金組未被列入共識,而且財金主管官員之代表亦未出席投資組織分組討論。
事實上,相較於投資組開放提綱討論及幕僚單位積極提案討論的精神,財金組主管機關就顯得十分保守,難怪在大會上,就被委員們檢討改進,甚至建議仿照成立財政改革委員會方案,亦成立金融改革委員會。甚至連金融監理一元化及金融監理委員會設置之建議亦未被有效討論。隨著經濟朝向自由化、國際化、全球化之發展,金融外匯朝向國際化及全球化方向邁進已是大勢所趨。財金組管理機關一方面應加速健全國內金融體系,有魄力的要求銀行打消呆帳,另一方面亦應健全股市及匯市,並且發展債券市場及期貨市場,以改善金融環境,避免淪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刊登於90.9.3中央日報智庫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