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
競爭力報告中,瑞士近三年排名都在全球前五名,一直以來,不少人拿同樣是小國的瑞士與
台灣相比,但哪些是我們能借鏡瑞士的?
瑞士在1940、1950年代是歐洲一個不起眼的國家,該國人民甚至要化身為傭兵到各國去幫助作戰,加上瑞士多山、土地崎嶇、耕作不易,如何能一躍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人均所得高達8萬美元,令人好奇。
瑞士致富的原因可從幾個方面看,第一,從總體層面觀察有六大優勢:
1.中立國的角色,吸引各國資金:瑞士中立國角色,政治相當穩定,在一、二次大戰時,全球經濟動盪,歐洲各國資金紛紛湧入瑞士,使該國有了發展成金融管理中心的根基。
2.接納各國移民,貢獻產業發展的智慧:由於瑞士開放移民,透過移民吸納各國資金,且因移民來自不同背景,貢獻相當多的智慧例如Swatch、雀巢膠囊咖啡、燃料引擎、纜車車廂開發等,使瑞士躋身為一流國家。
3.接軌國際並善用廣大的歐市腹地:瑞士以歐洲各國為其腹地,透過歐洲市場規模經濟,發展品牌、通路,建立其為獨特的優勢。
4.一流大學林立、有利吸引外資及產業的升級轉型:瑞士有兩家全球排名前20大的大學,且其他七、八所大學也都在全球200大之列。透過一流大學培養人才,產生人才群聚,有利於支援整個工業的發展。
5.相對有彈性的勞動市場:相較於周遭的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的勞動市場相對比較有彈性,在資遣人力上,除非是大規模的裁員,相對其他歐洲國家較為簡單,所以,自然可以吸引各國企業前來投資。
6.願意以高價格支持國內產品:雖然瑞士產品相對昂貴,但瑞士人在低調中會以驕傲的口吻說:這就是「瑞士品質」。
第二,從個體面觀之,瑞士透過製造業的差異化、服務業的精緻化,並尋求利基市場的競爭優勢,這三點更值得借鏡。
1.製造業差異化:瑞士發展鐘表、巧克力、乳酪、生技製藥、瑞士刀等,並以歐洲腹地來發展自己的品牌通路,以區隔德國的石化、汽車、精密機械產業。
2.提供優異、精緻化的服務,服務周邊大國,並創造高端的附加價值:以金融業為例,瑞士提供隱密、客製化的金融服務舉世知名;資產管理也獨步全球。近年來,瑞士受到全球反洗錢影響,銀行業開始積極轉型至數位銀行、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發展,以因應未來環境的變動,調整角度之快速令人稱羨。
其次,瑞士的餐飲業與餐飲學校全球知名,並向全球輸出人才。再者,瑞士的旅遊業,更利用精確的電腦系統管理,讓遊客可精確掌握行程,同時整合各種交通工具。
3.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利基產品:瑞士有三分之二的德國人,以德系工匠精神在狹小的利基上研發具競爭力的產品。例如塗在遊艇船底,維持十年不掉漆的化學塗料,又如植牙上的精密螺絲,均令人印象深刻。
看看瑞士,台灣應思考如何在中國大陸的毗鄰中,和它維持良好關係,並發展出有差異性、利基性的產業,例如遊艇、牙材醫材,以及利用電子資訊科技應用到醫療、農業等,都是我們可以加值的產業。
最後,教改應該建立大學的退場機制,擴大技職教育,讓更多人回歸技術專業,形成學術、專業的分工,未來才有能力維繫較高的薪資水準。
(本文刊載於2019年12月17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