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在西九龍高鐵站排隊退票的香港市民。)
病毒對人類的威脅,自古至今從未停歇,但人們仍然將日子區分為「平時」和「疫情出現」時。於是,在並無病毒肆虐時,便從個人、國家到國際社會,並不認真設置防疫準備,直到疫情於世界某角落出現,大家才開展防疫動作,但此時往往只能追在病毒後面善後,許多人的健康、財富,乃至一國經濟都已蒙受巨大損害。
這個時候,我們才深刻體會什麼叫作居安思危或未雨綢繆。如果病毒的存在和出來肆虐,已經是人類無可避免和必須面對的問題,那麼所謂防疫,從個人的生活習慣,團體聚集時的基本防護,一國醫療上的檢疫、隔離、治療、追蹤,到國際社會全球防疫上的密切合作,就不該有「平時完全不在意」、「疫情爆發才應變」的狀態區隔,而要把防疫當做生活習慣與例行公共事務中的一部分才對。
例如,口罩的生產與銷售,是否終年要維持相當的水準?甚至口罩應否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一國的防疫及抗疫措施,是否應該建立標準作業流程?整個國家的醫療資源中,需不需要平時就有專門抗疫的軟硬體設施?教育體系如何在疫情爆發時,不中斷學生的學習?一國的經濟,如何在遭遇疫情時,不陷入危機?國際社會如何較為制度化地合作對抗疫情?這一連串的問題,是不必杞人憂天,有狀況時再應變,還是最好平時就要有所準備,才不會遇事慌亂、應變不及?
如果從危機「管理」而不是危機「處理」的角度看,好的管理,是在危機發生前、危機發生時及危機發生後,都要有相應措施才行,如若不然,便不能從危機中學到教訓,化危機為轉機。從2003年SARS肆虐到現在,17年間,除了每年的流感,人類沒有遭遇大型時疫之災。這17年顯然被眾人視為正常的「平時」,對凶猛時疫的再來,並沒做好危機發生前的相應管理工作,沒有人想過,什麼狀況下,要如何封城、停班、停課,或甚至進行國與國之間某種程度的防疫隔絕,也沒有人把口罩視為一種「戰時資源」,更沒有想到,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如何避免疫情全球化對跨國經濟造成難以承受的災難。
因為沒有心裡上和實質上的準備,危機真正發生時,就只能在慌亂中見招拆招,臨時應變。待疫情減緩,風暴平息後,大家除了鬆一口氣,慶幸疫情終於過去後,大多數人也只想趕快回到「平時正常狀態」,既不想回顧災情慘狀,也鮮少關心。時疫過去後,在個人與群體生活模式,和國家乃至國際防疫工作上,是否已建構出一套「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危機管理程序?反正,一切回歸「平時正常狀態」就好,其他就不肯多思多想了!然而,面對病毒威脅,真的有「平時」和「非常時期」的區隔嗎?
或許,比較務實的想法應該是:病毒要來,固然無奈,但不要讓病毒笑人類愚笨,學不會教訓,或許才是重中之重!
(本文已刊載於2020.02.28中國時報第A14版時論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