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政府即將接手之際,卻也傳來了準內政部長的猝死,除了叫人感到噓唏與錯愕外,理應是要有它從公眾人物以進一步地擴及到一般民眾關於身心健康議題的深層思考。
誠然,天妒英才的突兀事件,終究還是整國家社會的損失,畢竟,經年累月的政治歷練當有其超乎個別政黨立場而來的貢獻與薪傳意義,因此,如何擺脫特定性與針對性的個別遭遇,這就隱含著多重論述的不同提問,包括有:如何將對於宵衣旰食之政治人物的身心保健訴求,放大到所有民眾之『健康生活-自主管理』的命題思考上,就此而言,問題的癥結所在就不應該全然聚焦在官場尊榮的政治人物身上,而是扣緊所有人不同生命周期而來之生命歷程的身心狀況,藉此癥別出不同的身心調適方式。
表:看診六大必要提問
1.請問醫師,我生了什麼病?
2.什麼原因,造成這項疾病?
3.安排的檢查項目名稱與目的?
4.所服用藥物主要治療哪些症狀?吃多久會好轉?
5.藥物要服用多久?如果沒有好轉,多久需要回診?
6.在飲食與生活上,該注意哪些?
資料來源: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各種老生常談般的道德性指稱,終究還是無法克服彷如過河卒子般的勞動者所必須要面對的生活壓力;連帶地,各種身心保健的諄諄告誡,自然也是需要搭配著休閒教育、情緒管理、壓力舒緩乃甚至於生涯規劃等等的革心與革新措施,否則,當只能徒以苟延殘喘般地等待性命對賭的事故悲劇。誠然,在這個層次上,觀念充權的社會教育理當是要有更大幅度的引領示範力量,畢竟,生活的真義已經被窄化為某種功成名就抑或是謀生糊口的愛憎情結!!
至於,針對高級文官或內閣成員所逕行的強制性健康檢查,除了法源基礎有待進一步補強外,健檢結果的公佈也要有符合資訊對稱與當事者權益的比例原則;連帶地,健檢結果的公佈所可能牽動、影響的利害關係,這也是需要審慎以對的。准此,關於強制性健康檢查的議題思考就不在於健檢結果的公佈,而是藉由健檢程序以建立一套內控式的監督機制,畢竟,作為公眾人物的政府官員,所謂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況實則隱含的是某種代價更大的社會甚至於是國家成本,因此,除了取決當事者的個人自律外,看顧把關的中介機制,就有它建置妥當以及穩健運作的必要性。
冀此,關於準內政部長猝死的人文思索乃是在於深究從防患未然、猝不及防到防不勝防的諸多迷思,一方面如何正視有限理性、現實壓力以及人性誘因等等的結構性條件,藉以思謀包括觀念教育、價值澄清與心靈結構等等的認知改造;至於,猝不及防與防不勝防更是點明了如何將健康不安全、經濟不安全、人身不安全做緊密的串聯鑲嵌,顯然,在這一點上,國人還是處於切割且斷裂的身心狀態。
誠然,年輕時,豪賭式地想要用生命來換得一切;然而,年歲增長之際,卻是悲微地想要以有限的一切來換回早已萬般無奈的生命,就此而言,對於政治人物的猝死,其所彰顯出來的觀照意涵乃是在於:某種必要的割捨以及某些不必要的堅持,當然,這還包括對於自己過往歲月的坦然面對、確實檢討以及行動履踐!!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