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全球新政接軌之必要:
1. 廉價能源時代即將終結:容易開採的石油與天然氣礦源將在十年內告竭,其餘存在於難以開採的地區與地質之中,而中、印、巴西等開發中國家對能源需求與日俱增。未來,化石燃料勢必將極為昂貴;未及早開發新能源、減少能源耗用的國家與地區,其物質生活水準將嚴重低落。
2. 氣溫上升及溫室效應:排放溫室氣體會造成氣候變遷,此科學論證之嚴重性與真實性已不容忽視。台灣地處亞熱帶,國土的保育情況甚為不佳。無論是全球氣溫上升,或是極端氣候增加,對台灣衝擊甚為嚴重。為了本身的存續,台灣實宜帶積極採納友善環境的政策轉變。
3. 國際建制將懲罰未及時行動的國家:歐、日等國家已經積極採用對環境友善的生產方式,美、加、澳等國也漸漸跟上腳步。未來,上述國家勢必要求輸入商品檢附碳足跡資訊,並要求貿易國採用碳交易、碳稅等制度。我國深度依賴貿易,為和上述國家保持貿易關係,勢必將接受其貿易要求。對廠商而言,先考量此變化,預作因應者,將易在未來貿易中取得優勢。
4. 許多減碳措施可帶來淨經濟效益:據史登引用麥肯錫公司的研究,某些減碳措施,將節能成效與換置成本同時計算,仍可得到支出的節約。重要之淨正值項目如:照明設備更換、住宅設備更換、作物與殘留物管理、回收廢料、馬達系統效率、農田養料管理、飛灰取代爐渣、沼氣發電、生質然料。在會計、經濟的觀點而言,此類措施將帶來淨利增加,採行此類作為無疑是正確的決定。
中央政府及全國政治人物之可能作為:
1. 設定政策矯正能源使用之外部性:中央政治人物,應配合世界的規範及潮流,減少補貼能源費用,甚至進一步用賦稅、碳交易、管制規定等方式,將排放溫室氣體的外部性引入一般民眾消費和使用能源的考量之中。然而,能源的價格上漲時,受害最深的乃是較窮苦民眾;可藉由發放少量用戶用油折價券、設定低價門檻用電,使一般家戶的生計得到保障。
2. 建構溫室氣體交易市場:二氧化硫配額市場,在美國1980年代已經實行,在此之後,政策規則、交易機制、金融中介機構的協同合作日益完善,價格日益透明明確,市場進而蓬勃發展,並達成減量成效。美國溫室氣體交易中心,也在未有法規強制之前即開始運作,讓市場摸索發展,政府在旁觀之中研訂相關法規。台灣應該可以仿其過程,漸次實施。
3. 從嚴制定停砍森林之政策:台灣山坡陡峭,河流短促,砍伐森林除了造成溫室氣體增加,更破壞水土保持,或者導致土石流及相關傷亡,並造成水庫大量淤泥並且危及用水。與砍伐森林的經濟價值相較,保存森林的價值實遠遠較高。中央政府應設計保育森林之法規,嚴格限制砍伐開墾,並嚴懲砍伐林木者。
4. 資助新能源相關科技開發及運用:使用化石燃料的發電廠,仍是台灣目前發電主力,佔總用電量八成以上。此電力來源,未來將愈來愈昂貴與不穩定。各國都在投入新能源科技的開發,包括風力、太陽能、生質能、核能、地熱、海浪、潮汐等;相關科技包括強化光合作用、核融合、電動車、油電混合車碳捕捉與封存。中央政府應積極補助工程研究機構,探索適於我國利用的能源。政府也應利用定價、租稅與管制等政策方法,幫助業者克服初始發展關卡。
5. 制定公共採購及建設之規格要求:在許多產業,政府採購都是一類重要市場;尤其是營造建築,政府採購更是常佔四成產值。若政府在採購標案之中,訂入友善環境的規格,不但將獎勵重視環保的廠商,更可發揮引導效應。政府現今對於綠建築的定義衡量日益明確[註],對建商及消費者而言,都提供顯著的指引功能。政府對於其他的商品項目,也可嘗試建構合適的查驗指標,讓市場得以依循。
6. 重新設計國家交通規劃及政策:一般而言,大眾交通系統(尤其是軌道式),相較於一般汽車,運載的能源效率比乃是100:1;亦即,用汽車載一個人所使用的能源,用在捷運上,約可載100人行進相同的距離。如何引導一般民眾更多使用大眾交通系統,乃是重要政策課題。國家可使用合適的補助,並規劃此類公共工程,讓民眾享受便宜而高品質的長程大眾交通,並且引導各地方政府,積極建設地方公共交通運輸網絡。
地方政府及地方政治人物之可能作為:
1. 確切執行保育森林政策:大多數都市之中的植栽綠化,美觀功能實遠大於減碳之功能。地方政府全力維護森林,實較栽種花木更為實際。在中央訂定保護林地的相關法規後,真正一線查察看守,杜絕山老鼠盜砍林木、山區住民濫墾山地,乃是地方政府之責任。
2. 積極選用、推廣適當新能源:政府應依照專業機構之建議,在辦公廳舍、學校、營房,積極採用有經濟效益的新能源,或至少應貫徹節能、資源回收等政策。地方政治人物,更應利用其人脈和影響力,向業界推廣政府相關政策。尤其我國失業人口仍多,農村閒置耕地率廣,如何利用既成之人力、地力,生產生質能源,活化農村,改善人民生活,同時創造就業機會,乃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3. 規劃地區交通規劃及政策:中央政府應著眼大範圍的交通建設和法規制定,地方政府應致力執行之,並且設計地區性的大眾交通。舉例而言,地方政府應設計規劃便利的公車系統,並可設置便於腳踏車騎乘的設備。都市政府首長,更應時時考查市內捷運、公車、計程車所構築的交通服務系統,是否提供便捷安全的高品質服務。台灣各地方政府的重要課題,包括計程車司機素質及服務態度、公車路線規劃及班次密度。
4. 協助並促進回收業之發展:在台灣,資源回收產業有兩個功能,而且同等重要;一方面乃是資源節約及垃圾減量,二方面則是部分民眾謀生自給的方式--其中最常見者,乃是年長、貧困,卻仍自食其力的人士,用最簡陋的器具,在都市之中蒐集空瓶罐和廢紙類。地方政府欲促進資源回收的效益,可鼓勵成立較科學化經營的公司;或者,亦可對於此類已在從事資源回收業之民眾,提供更好的運具、提供便利的存放及清洗場地,甚至進而給予一些照顧、提供衣物、食物等實質支持。
5. 積極主動提供重要資訊:政府將消息送入民間的方式,絕不僅是消極地公布於網站,或是花大錢刊登廣告。政府、政治人物可透過與許多管道,將重要消息及政府立場,傳達給業者和一般民眾。重要管道、接觸對象,以及合適的溝通訊息,例示如下:
A. 透過經濟及產業部門與產業公會溝通:地方政府可透過與產業聯絡的管道,及早透露節能永續的政策方向,以便企業及早改善製成方法,或是儘早申請相關驗證,以免實施政策時受到損失,或因此抵制政府作為。史登長期觀察歐美的經驗,認為透過公共行動與政策,對於溫室氣體減量給予正確的訊息和獎勵,市場和企業精神就會帶動應有的回應。
B. 透過學校長期改變下一代信念和認知:地方政府首長,宜積極與各級學校、教科書編輯者保持聯絡,在教育之中積極傳達重視環境之概念與價值觀,並可將各種有利永續的生活模式、資訊、要訣,放入教育內涵之中。如此,不但下一代年輕人的觀念及習慣將有所不同,這一代父母也可能在教導子女,或「被子女教導」的過程中,得到「再教育」。
C. 透過鄰里社區改變居民生活習慣模式:多數鄰里社區有布告欄,更有村里長、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常與民眾保持聯繫;這些機制,都是傳達政策,散布重要資訊的管道。地方首長可常常透過上述管道,讓民眾接觸環保思維、告知居民政府永續政策。此措施,不僅有助政治人物經營民眾支持度,也幫助民眾採用較資源友善的生活方式。
註:財團法人台灣建築研究中心,針對綠建築規劃目標,界定為:低環境衝擊、接觸天然、優美且健康(low impact, high contact, amenity and health);並且依四面向訂出九種指標,再建構具體細目。四面向及九種指標乃是:生態(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節能、減廢(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健康(室內環境、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
參考文獻:
NicholasStern,2009,ABlueprintforaSaferPlanet,鄭麗文譯,2009,《全球新政》,如果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