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開放大陸學生來臺研讀學位將邁入第四年,目前有4,000名陸生研讀學位及10,000餘名研修生。今年教育部並擬將陸生來台名額翻倍至5,700名,且擬將在台就學之陸生納入健保。當前陸生來台雖有「三限六不」的政策限制,但仍然有許多陸生放棄其他國家的留學機會,而以臺灣為學習榜樣、以臺灣為觀察借鏡,他們的角度和態度正可反應出
兩岸學生求學的差異性。如果我們不看兩岸學生交流的數量,而聚焦在兩岸學生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上,或許更有助於明瞭兩岸學生在求知過程中的慎重性和積極度。
今年,在筆者的課堂上首度有三位大陸研修生,其中一位陸生租了一輛單車,揹起簡單的行囊,沒有安排任何食宿,騎累了或以寺廟、教堂、車站、學校、鐵馬驛站為休息站,花了12天的時間,完成了單車環台的旅遊。他說:「
台灣的風景美,人心更美」,從鄉間到城市、從朝暉到夕陰,全程騎了921公里,他的領略來自步步踏實。另一位陸生在臺灣學習原住民教育,她利用學校課程之餘,走訪台南西拉雅、屏東三地門、日月潭九族文化村、花蓮阿美族,深入山間部落進行原住民研究,還獲邀參加台東原住民部落之跨年活動,祭典中她是族裡的上賓,她的領略來自親身體會。還有一位陸生研習比較教育,將課餘時間全數奉獻給學校圖書館,她說來臺交換學生時間有限、知識無窮,她的領略來自於主動探索學習。這是今年筆者在課堂對陸生來台研修的教育觀察。面對陸生的孜孜矻矻,臺灣學子面對未來兩岸與國際的人才競爭,是否有更積極、更主動的學習準備?是否有更遠大、更深刻的學習抱負與人生規畫呢?
臺灣地狹人稠,缺乏豐富的天然礦藏,但卻因歷史背景造就這個中西交會的文化熔爐,也是全亞洲最自由的國度。在面對全球化的社會,知識的流通無遠弗屆,臺灣地區的學子更應超越學校知識的框架,在專業的基石上深耕、在本地文化裡紮根,教育不是教導學生追逐熱門科系的浪潮,而是鼓勵他們在自省、自覺、自我鞭策的惕勵中,找到定位、涵養學識、發揮長才,如此始是人才養成策略的根本之道。
臺灣學子面對國際高度競爭,如何在既有的文化水平、教育基礎之上,再創思維的革新,當是教育工作者及政策制訂者所應思考的重要課題。在與陸生及其他國家學生的學習交流之下,臺灣學生有了共同學習研發、創新跟培養國際觀的經驗與刺激的良性互動。使我們的學生有機會能珍視臺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去善用相對豐富的教育資源,去珍惜完整良善的教育環境,以及培養出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的覺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臺灣學生也從課堂上與外生的學習競爭中,找到尊重多元文化和重視自我價值的能力。
於是寒假一開始,我欣喜地見到圖書館有更多的國內研究生專注的蒐羅資料,在論文徵槁中看到新一輩學生發亮的求知慾,在社會服務學習上,發現有越來越多年輕學子在進行社會反思、偏鄉關懷與文創發想。臺灣,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情、最珍貴的資源就是人才、最深厚的底蘊就是人的素養。而這些特質在在需要傳承才能擴張和滲透、傳承與發揚,而這也正是教育最大的責任和目的。大陸學生因為生長環境之故,10多億人口的競爭壓力,造就極端的努力學習,以尋求向上提升的機會。致使大陸學生在求學階段便能早一步確立目標,提高學習效率,繼而實現理想。相對而言,臺灣學生面對多元化和少子女化的社會環境,在民主自由的氛圍下學習成長,更多了一份活潑與創新。
唯有政策與規章的落實執行才能見其優缺良窳,我們在陸生來台的真實案例中,看到了陸生的積極與認真,更明瞭了臺生的自主和上進。大陸學生離台前,感恩在臺灣的學習、臺灣的體驗與台灣的文化,也給台灣留下充滿衝勁的積極度與感染力,讓兩岸學生在共同學習告一段落,揮手道別各奔前程之際,入乎耳、著於心。
<本文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已刊登於103.01.24台灣時報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