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Donald Trump。)
美國總統
川普對北韓金正恩政權施加最大壓力,但是北韓毫無畏懼之色,還在聯合國總部召開記者會,指控美國打亂世界和平與穩定,並警告「核子戰爭隨時可能爆發」,讓東北亞陷入地緣戰略動盪局勢,但卻促使美國公債價格上揚,成為國際資金避風港,而美元匯率則節節攀升。
「歐亞資本」執行長席夫警告指出,「美元現在所過的每一天,都是借來的;美元本身就是個重大泡沬,遲早會形成一場貨幣危機」。美國財政部長努欽於4月17日接受《金融時報》訪問表示,川普政府仍然沒有把握讓減稅方案,於今年8月前在國會通過,而且朝野各界對減稅方案能否擴大政府收入,降低鉅額國債壓力,仍有爭議。
調整美國優先路線
川普政府近來調整「美國優先」政策路線,改採強勢國際戰略與軍事行動,逐漸向共和黨傳統政策靠攏,恐有難言之隱。畢竟,美國想要繼續主導國際金融、貿易、投資地位,關鍵就是美元與美軍緊密的共生關係。在強大美軍與國際戰略優勢格局支撐下,美元可以繼續成為全球流通性最強的貨幣,美國公債也將成為最佳的避險工具,而美國自然是最大的受惠者。
不過,川普政府的強勢國際戰略作為需要龐大國防預算支撐,卻會造成政府預算赤字居高不下,甚至必須刪減社會福利或國務院的外交援助經費,讓美國內部的社會問題,以及國際間的人道危機滋生蔓延,導致美國整體綜合國力衰退。
更何況,川普政府曾經寄予厚望力圖振興經濟的減稅方案,恐在國會陷入僵局甚至胎死腹中,讓重振美國經濟的發動機面臨卡關,勢難及時為支撐強勢國際戰略與軍事行動,提供足夠金援,恐讓美軍與美元共生的大戰略,陷入惡性循環窘境。因為,當美國政府債務持續攀高時,川普政府想要充足供應美國遠征軍昂貴的軍費,必將日益左支右絀。川普政府目前雖一再要求盟邦增加分擔維護國際安全成本,但多數盟邦的反應相對冷淡,甚至採取平衡策略,不願再完全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傘。
今後,川普政府可能採取的國際戰略選項,首先是選擇原本的「美國優先」路線,將國家安全重點放在對美國關鍵利益有威脅的反恐議題,並以「自我設限」方式,對美國利益未構成致命威脅的地區和議題,採取放手政策,但卻會造成美國在國際政經體系影響力下滑,進而導致美元主導國際金融秩序能量鬆動,甚至可能讓美國國債市場崩盤。
其次,川普政府亦可選擇積極尋求盟國友邦合作,建立聯盟安全架構並分擔成本,但美國卻必須忍受盟邦搖擺不定的平衡策略。最後,川普政府可能走回共和黨傳統單邊主義強勢作為,不過,當前美國的綜合國力明顯衰退,再加上國債包袱及競爭對手軍事與經濟能量提升,美國運用強勢國際戰略與軍事作為,未必能討到便宜。
學習適應世界格局
冷戰時期美國以超強之姿主導世界,美元成為流通性最強貨幣地位,現今川普政府主要任務應是學習適應新世界格局,祭出痛苦的結構性改革,讓美國脫離巨額國債的困局。
尤其在面對「中國崛起」的重大課題,川普政府首先要確定如何與中國和平相處;其次是如何影響中國行為,使其有利於美國的戰略布局;第三是如何引導中國成為國際社會的貢獻者,並防範其破壞性行為。最後,川普政府需務實做大美中共同利益蛋糕,減少分歧利益障礙,進而可以累積經濟實力能量,擺脫美軍與美元勉強硬撐的惡性循環,才是正本清源的圖強之道。
(本文刊載於2017.04.18 旺報D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