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日國際原物料價格大漲,與民生最相關的糖價也隨之飆漲,國際糖價今年初至今已上漲近五成(表1),且國內糖生產量亦逐年減少,供應產糖最大宗之國營事業台糖,不得不微幅調整糖價,故本文將試以此次國際糖價迅速飆漲之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幾點建議提供參考。
表1:2009年1-7月國際糖價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價格(美分/磅) |
12.49 |
13.26 |
13.41 |
13.47 |
15.77 |
16.31 |
18.35 |
資料來源:國際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FAO)
二、國際糖價上漲原因
(一)天候不良所致
巴西為世界第一大蔗糖生產國,由於今年降雨量過多,為平均值的四倍,農地過於潮濕而無法耕種,甘蔗產量大受影響以致糖產減少。同時,世界第二大蔗糖生產亦為最大消費國之印度,今年當地逾四分之一行政區皆發生旱災,導致產量大減,連當地生產的蔗糖都不敷使用,甚至必須轉向國外進口。
因此,在溫室效應、乾旱等氣候不穩定等因素影響,全球糖產供應量大減,需求不減反增的情況下,價格自然提升。
(二)過去糖價低迷,降低產量
國際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FAO)資料顯示,今年7月糖價18.35(美分/磅),相較於去年平均12.79(美分/磅)上漲逾三成;較十年前平均6.29(美分/磅),更相差了三倍之多。
國際糖價迅速飆漲原因之一在於過去糖價長期處於低價,以及隨著工商經濟發展各國糖業政策的改變,使得過去世界原來種植糖之耕地,無法獲取較高的利潤,紛紛轉作其他具經濟效益之農作物,使世界糖產逐年下降,供不應求。
三、政策建議
根據國際糖業組織(International Sugar Organization,ISO)表示,至明年9月為止的一年間,全球白糖需求將短缺500萬公噸,即連續兩年短缺的現象,為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白糖10月期貨價格更創下26年新高,執政當局應審慎處理。因此,以下針對面臨國際糖價波動提供幾點建議:
(一)台糖應提升產能
台糖屬於國營事業,具平抑物價之功能,此次僅針對工業用糖做微幅調整,民生用糖仍未漲價,但「凍漲」並非長期解決之道。首先,短期可先釋出庫存之糖量,彌補進口供給減少,避免產稱供應不足問題,亦可減緩價格的大幅波動。
其次,應對台糖現有廣大之休耕地,評估其擴增甘蔗種植的可行性,與其讓這些休耕地閒置荒廢,不如活化復耕,提高糖產量,更可穩定國內糖的供應與價格。
(二)擴大甘蔗面積提升糖產量
國內用糖主要是靠進口,依農委會統計,94年至96年進口糖量約為國內生產糖的十倍之多。因此,面對國際糖價上漲,國內廠商進口糖的意願將大幅降低,因而轉向台糖購買糖,勢必造成國內供給糖量不足。
建議提高國內糖量自給率,恢復部分休耕地,願意轉作種植甘蔗等產糖作物,給予補貼,藉以提昇國內糖生產量,避免因為國際價格的影響而對國內糖價產生大幅波動。
(三)提供替代產品解決糖量不足
甘蔗的種植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收成,若受到溫室效應以及其他自然環境的限制情況下,製糖期將會延後,既使現在馬上種植甘蔗,也無法解決短期現階段的問題。
糖價上漲,首當其衝的就是飲料業者,雖然糖占飲料的成本僅約4%,但以整體的消費市場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建議業者可採取相關的替代產品,例如:果糖、蜂蜜…等等,可減緩糖價上漲對民生的衝擊。
(四)補助種植甘蔗製成生質能源
甘蔗、甜菜等製糖作物經由發酵程序後,可把糖質轉化成生質酒精,雖然國內生產生質酒精成本較國外高,但可透過大規模農場經營及技術研究,降低生產成本,達到規模經濟。
另一方面,可提供甘蔗種植補助等配套措施,提高種植甘蔗作物誘因。目前歐美各國都有對於種植能源作物提出補貼,例如:歐盟針對休耕、非休耕地改種植能源作物,皆有不同的補貼方式;美國除了補貼種植生質作物外,更訂定高關稅保護農民,這些方法都值得我國學習。
除此之外,應積極研究蔗糖製造生質能源技術,一方面除了可供國內面臨糖產供給不足時,轉作民生之用,具調節糖價之功能;另一方面,亦可降低地球暖化速度達到生態環境保護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