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出席緬懷黃信介先生90冥誕記者會。)
柯文哲粉專指稱位於「北平東路」的
民進黨中央黨部,很難認為該黨是本土路線的政黨。而整個台北市被南京、杭州、濟南、廣州、青島給包圍,柯市長試問,我們到底要往哪裡去?過去高喊「
兩岸一家親」的柯市長,如今在他的粉專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真的呈現「今是昨非」的邏輯混亂。過去主張一家親的人,如今不想被大陸城市給包圍,還問我們要去哪裡?其實,我們不就在這裡嗎?
台北市的街道路名,沒錯,其命名的存續與變更,本身就是一個政治問題。所以當國民政府在1940年代中期遷台,1945年11月17日由「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了《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這基本上是一部「去日本化」的路名修正規定。該辦法明訂,具有紀念日本人物者(如明治町、兒玉町)、具有伸揚日本國威者(如大和町、朝日町)、顯為日本名稱者(如若松町、馬場町),應於當地縣市政府成立後兩個月內進行改正。這個過程,絕對是政治決定,更是百分之百文化與集體記憶的翻轉。在此之前,在1895年到1945年日本統治之下的台灣各大城市街道名,也是全面清除「清朝」治理時期的街道名稱,這都是政治與文化的翻轉決定。
前面所述,是全面、大規模的路名改名工程。而這六、七十年來台北市的街道,也有局部的改名,諸如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克難街變名為國興路。而最重要的路名命名,莫過於「市民大道」的新設。該路的「平面道路」係過去鐵道行駛的空間,該等路段地下化工程完成後,時任台北市長為
陳水扁,陳市長為體現市民主義,遂將原鐵道的線形空間命名為「市民大道」。但該路的頭尾路段,出現不同的市民想像。原本規劃的市民大道一段,西起環河北路、東至中山北路,但因「鄭州路」居民習於長久以來的路名,所以反對改名為市民大道一段,而鄭州路的路名仍存續於今日。而在市民大道的尾段,也就是七段與八段處,因松山車站到南港車站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完工,其平面道路須予命名。當時,由當地人士提案11個新路名提案,第一名及第二名分別為「市民大道」與「桂花香榭大道」,後送交給台北市長核定後公布為前者。是的,整個過程市民意見為其中要角。
高喊「兩岸一家親」的柯市長也曾說過「我的底線是中華民國」。而在這樣的政治口號下,柯市長在兩次的市長選舉,受多數市民肯認,順利當選台北市長。然而,柯市長在第二任任期剩下一年多的今日,問大家我們要去哪裡?然後質疑整個台北市被大陸城市給包圍。如果柯市長真的覺得這些路名礙眼,可於任期剩一年多,建議先從南京東路與敦化南路的改名下手,若改名成功,即可證明柯市長「去中華民國化」的決心。
(本文刊登於2021/4/26 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