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三月的福島核災可以說是讓日本陷入自二戰以後的最大危機,事發三個月後,首都東京宣布要爭辦二○二○年夏季奧運,目的就是要告訴世人日本回來了,但天不如人願,二○二○年初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也衝擊東京奧運辦理,日本回來了一詞的願景顯然有如海市蜃樓般的遙不可及。
事實上,這是東京第二次辦理奧運會,第一次是一九六四年,目的是要讓世人了解日本從二戰廢墟站了起來。依據日本讀賣新聞在二○一一年針對「昭和時代的意義」顯示,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排名第一,二戰則是排名第二,可見奧運對於重振民族自信心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是亞洲第一次辦理奧運,賦予亞洲第一的意涵不可言喻。
時隔五十年後,再次辦理奧運的背景時空已大不相同,如何讓一九八○年代日本第一重返巔峰是重要的目標,而日本政府也積極推出各項策略,特別是振興經濟。以觀光產業為例,二○一三年成功申辦奧運時,國際觀光客剛好突破千萬人次,當時是設定在二○二○年東京奧運時要突破二千萬人次,這個目標在二○一五年就已經達標,隨後修訂為四千萬人次,而在二○一八年時已達到三千萬人次。依照賽事籌委會預估,辦理奧運可以為東京地區帶來廿萬個工作機會以及卅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日本全國上下也積極投入奧運相關事務,豐田汽車及普利司通輪胎分別投下上億美元成為奧運頂級贊助商,加上原有的松下電器,僅次於美國的五家贊助商。另有六十餘家企業與東京奧運籌委會簽約,贊助金額高達卅三億元,是二○一二年倫敦奧運的三倍。此外,約有五百個地方政府住宿接待專案,邀請各國代表隊進行各項移地訓練,而願意接待台灣的城市有廿八個,這專案一方面擴展城市外交,另一方面則是開拓觀光事業。
但人算不如天算,新冠肺炎疫情讓東京奧運延後一年勉強登場,但代價不小,高達近一六○億美元的籌辦費用已經是有史最貴,且所有的奧運紅利消失殆盡,包括不少賽事必須閉門比賽、超過萬名志工退出服務行列,奧運相關活動規模縮水,如聖火傳遞、贊助商行銷活動及學生體驗奧運活動等。日本國內反對奧運辦理的聲浪也持續不斷,而研究報告也指出閉門比賽將使籌委會的損失金額高達二三○億美金。
尷尬的是新冠肺炎持續肆虐,日本政府於七月初第四度宣布緊急事態宣言,而賽前兩周的第一及第二劑疫苗覆蓋率分別約廿八%及十六%,原本運動員的場上表現應該是賽事焦點,如今各國代表團的健康及疫情演變卻躍升為新聞主角,日本政府防疫不力勢必受到檢討。一九六四年的東京奧運讓日本步上戰後復興之路,並奠定了一九八○年代日本第一的基礎,原本要在半世紀之後複製之前的模式,但人謀不臧使得重返巔峰之路崎嶇不堪。
(本文曾刊登2021年7月12 日,聯合報A11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