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雙首長制的原創與典範,1986年、1993年與1997年,密特朗與席哈克總統分別面對不同理念的國會多數聯盟,不曾堅持擁有「任命總理權力」,卻選擇任命一位國會多數聯盟支持的總理人選,而避免了朝小野大的憲政僵局與危機。換言之,法國三次的「左右共治」,不是制度硬體的明文規範,而是總統基於個人民主素養所展現的政治道德,從而建立了憲政慣例。
這一點從馬英九在選前就一再強調「會尊重憲政體制」即可理解,例如:
一、2005年行憲58週年時,便提出「未來有一天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而如果民進黨在國會取得多數,我們也會願意釋出組閣權以建立憲政慣例」的宣示。
二、2007年7月解嚴二十週年時,又再一次承諾「如果本黨贏得總統選舉,我們將依循憲法規定,清楚掌握府、院、國會間應有的分際,嚴格遵守憲法關於總統職權的規定,任命立法院多數黨或多數聯盟組成內閣,並以合乎憲法精神的作為,建立足以體現『權責相符』原則的憲政慣例。即使民進黨贏得立法院多數席次,我們也將依據憲法精神,任命民進黨人擔任行政院長,實現藍綠共治」。
三、在就職演說中也再次強調,總統最神聖的職責就是守護憲法,「未來一定會以身作則,嚴守憲政分際,真正落實權責相副的憲政體制。」
現在當然明顯的是屬於國會多數黨與總統都同一政黨的情形,所以馬英九理所當然是政府的領導核心。但是自五二零就職後,馬英九卻表現得極為謙虛,並沒有針對一些政府事務採取直接干預的作法,這固然可以解讀為「尊重憲政體制」,但是,在國內民眾望治心切的情況下,劉內閣的表現若不能符合民眾期待,則會不會陷入「自縛手腳」的困境?已經成為輿論媒體討論甚多的焦點。
尤其是劉兆玄內閣從油價調漲開始,在綠卡、物價上漲、中南部水災、肥料價格、釣魚台外交衝突等問題上,都讓輿論與民意感到有未能盡如人意的地方,尤其原本民眾是期待「馬上經濟就好」,現在卻要面臨油價、物價上漲的痛苦,這種感受當然就更是深刻與不安。
這當然有「過渡期待」的因子,但無可否認新政府也有改建檢討的必要,其中馬英九應當將他總統的權限發揮到何種地步?這實在是需要詳加拿捏的重要問題。
目前,馬英九以再度回到南部進行類似long stay的行程,來表達他仍是關懷民瘼,這是他個人執政風格與意願的問題,總統當然可用下鄉的方式,來親近民眾並了解民意需要的治國重點,而作為整個治國重點的參考,過去蔣經國就不斷的下鄉親近民眾,而給予國人極強列的「親民」形象,所以馬英九繼續沿用此一模式,當然無可厚非。
但是目前國民黨雖說國會與行政都掌握在手中,使得國民黨處於「完全執政」的優勢,但細觀三、四星期以來的政府運作,行政院不僅面對在野黨雞蛋中挑骨頭式的嚴厲批判,即是使與立法院內的國民黨黨團,似乎也沒有展現這種「行政立法配合無間」的優勢,甚至連同黨的立法委員對內閣都有許多的微詞,使得內閣施政顯得顛顛簸簸,而讓民眾有施政不良的印象。
不論哪一種憲政體制,內閣與國會的關係好比鳥之雙翼、車之雙輪,如果溝同協調不良、甚至互相抵觸對立,那這個國家的施政必然是顛顛簸簸,難以平順。所以馬英九若是要發揮「總統是政府領導核心」的憲政功能,如何調和內閣與國會的配合與互補功能,這是他必要的當務之急。
回顧過去國民黨執政所採用「以黨領政」的方針,不僅黨主席就是政府中握有實權的總統或行政院長,中常委也分別由行政院與立法院的重量級從政同志擔任,所以,中常會就是最好的黨政決策、協調平台。
但在在野八年的期間,中常會並無行政部門成員出任,轉而是以黨員直選、並立法委員為主要成員的結構,而且馬英九本身沒有黨職,所以才會出現過去三、四週以來,行政立法兩院從政同志磨合不順的施政問題。就現況來看,國民黨雖然已經開始規劃閣揆劉兆玄與閣員列席中常會的辦法,顯然是目前國民黨是極力想建立的黨政協調溝通平台,但馬英九與黨務組織、乃至立法院黨團的一些隔閡,恐怕很難讓國民黨中常會再度發揮以往的協調功能。
目前總統府另外設有所謂的「五人小組」,由馬、蕭、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立院院長王金平、閣揆劉兆玄等五人,每週一進行一次午餐會,來溝通行政、法與政黨、黨團之間的問題,固然涵蓋面包含了府、院、會、黨,與會者層級也夠高,但仍缺少立委與閣員之間的直接溝通,也不能視為最好的協商平台。
因此,如何重新建立一個良好的黨政協調機制,確實非常重要。此一黨政協調機制如果能夠建立在憲政體制之內,例如憲法規範總統具有「協調五院」的職權,不但符合馬英九總統「尊重憲政體制」的自我期許,當然視最理想的情況。然而,馬英九總統也不必「憂饞畏譏」而「抱殘守缺」,畢竟,唯有透過有效的黨政協調機制,施政才能走上自然平順的道路。只要黨政協調機制的結果,能夠回到憲政體制所規範的行政、立法互動程序,也同樣是「尊重憲政體制」的體現。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