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則新聞,充分讓我們感受到台灣的危機。
1、大陸陸續成立38個工研院,並鎖定台灣工研院挖角。先挖高層主管,希望他們率領團隊及現成人脈「帶槍投靠」,造成工研院都快解體了。
2、LED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的重點扶植產業,大陸近來積極挖角台灣LED工程師,今年以來台灣晶電已被大陸三安挖走了20位工程師。
3、中芯半導體曾有太陽能部門,但這批人才早就被大陸太陽能廠挖走,年薪包含股票在內300萬人民幣起跳,近年大陸太陽能廠良率一下子拉高。
科研人才被挖角,其實不是什麼新聞,從2006年起,台大、政大的教授出走北大。這樣的戲碼就一直發生。科研人才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
可是在目前的台灣,因為種種的問題,知識報酬無法提升,稍高的報酬,就被指為肥貓,遭到社會輿論的撻伐。反觀大陸、香港、新加坡,逐漸提供高額的報酬,一步步向台灣的專業人士招手。長久而往,台灣優秀的人才將逐漸流失,此將嚴重的損害台灣的競爭力,讓台灣向下沉淪。
科研人員,因為本身的能力強,能夠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往往不畏挑戰。而本身具有的專業知識,成了各國間競相挖角的對象。因此,縱然要離鄉背井,離開熟悉的地方,但是到新的落腳地方,也可以適應得很快。
雖然大家都是愛台灣,但是當本地的報酬,無法跟國際行情相匹配時,人才還是會如流水般往高報酬的地方流動。科研人才的專業知識,能夠創造新知識,製作新產品,甚至解決人類生存的問題。
科研成果對社會而言,很多變成公共財,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因此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往往也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在政府的主導下,7月1日起將全面調薪3%。但要留住政府優秀的科研人才,這樣的調薪是不夠的。政府應給公務員中的科研人才更多的考核與薪水差異化。具有表現優異的成果,可以得到更多的獎勵,才能鼓勵人才、留住人才。
最近政府為提升高等教育,在第二期5年5百億下,以中心及拔尖的觀念讓優異的研究人員有更多的研究資源,對於系所給予一定比例的現職或新聘人員能夠有績優加給。這樣的作法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是對於照顧學生,培養未來的科研人才,則應有其他的作法。
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因為民主的普及,一人一票下,演變成知識的假平等。這表現在學校的分數評定、文憑的授予,市場的報酬上。社會對於八卦及逸樂的重視下,學生對於知識的追求,失去動力。
而教授在要接受學生評鑑的壓力下,對學生分數的評鑑也失去嚴格的標準。尤其普遍討好學生下,分數膨脹比惡性通貨膨脹還嚴重。而廣設研究所,加上生員因為少子化逐漸減少,因此要考上研究所輕而易舉,隨便混可畢業。研究生不夠努力,整體畢業生的素質就普遍下降。
在市場的報酬上,近年因為金融海嘯的影響,造成2008年第四季起大量的無薪假及失業人口。而政府的擴大就業方案,好意的22K補助就業方案,一舉把具有向下調整僵固性的大學畢業薪資從兩萬八減為兩萬二。傑出的畢業生在廣大的大學畢業生圍繞下,起薪一起下修。現在台灣的大學畢業生起薪只有韓國的一半。因此在校園中重新培養認真讀書的氣氛刻不容緩。
我覺得5年5百億應撥出部分經費,在大學裡設置各項獎項,從成績優秀的書卷獎,到研發創新的發明獎,讓學生重視知識,追逐學問,蔚為風氣。如此才能培育未來優秀研發人才。
在未來少子化、老人化的情況下,政府應開放優秀人才移民台灣。目前台灣對於移民的思考都是因為婚姻及外籍新娘,以民權、人道的角度出發。對於優秀人才恐怕要有更好的誘因,才能使其留下,政府應做全面的規劃,共同解決台灣的人才問題。
(本文僅供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2011年05月12日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