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央行的健全房市方案新規範主要是延續居住正義的政策主軸,持續打擊與限縮不動產投資需求,內容包括四大限制、三大利率調整、調高豪宅標準、擴大房市管制範圍等,同時,財政部亦宣佈將實施房地合一稅制,並增加囤房稅等,對國內房市的交投造成重大衝擊,亦對抑低房價有正面作用。若整體而言,政府的健全房市政策對首購族的影響較小,對投資人與投機客的影響較大,唯因房價普遍具有向下調整的僵固性,目前雖屬「價跌量縮」格局,但若政府無相對措施以之因應,則房價可能不易維持價格持穩現象,亦即房價的下調恐無法避免,唯短期間的房價微調並不等於長期的房價必然大幅下降,因此,若考量國家整體經濟之發展,則台灣「二年房價降三成」的政策性宣誓,應仍僅供酌參較為適宜。
健房」與「打房」為政府房市政策之一體兩面,前者是指政府基於公益及居住正義之考量,為導正房市健全發展而訂定的政策;後者是指人民基於私利及公司盈餘之考量,為規避政府健全房市政策所採取的應對模式。亦即在政府的政策推動與人民的因應模式下,站在政府的公益立場而頒定的政策是「健房」,處於人民的私利立場而因應的政策是「打房」,二者應可視為一體之兩面。
一.前言
一般而言,政府的房市政策主要是為了健全國內房市的發展,故稱之為「健全房市」政策,唯政府一連串的健全房市措施雖是以解決都會地區房價偏高,以及合乎居住正義的問題為主,是屬於正面性的說法;但若站在不動產業者的立場,由於健全房市措施的同時,也可能抑低了房市交投的高利潤,因而被視為是有礙國內經濟發展的「打房政策」,是一種相對負面的說法;而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因應與演變下,房地產相關業者如建築業、仲介業者乃積極推動相關政策以之因應,形成政府的「健全房市」與人民的「打撃房市」之爭,並成為國內房市波動,影響房價變化,以及「房市難管;房價難跌」的重要因素。
另方面,中央銀行繼2013年6月提出健全房市之相關政策以後,經一年之蘊釀與發展,發現其對國內房地產價格不當高漲問題,並未獲得有效解決,因此,2014年6月,中央銀行再頒新的健全房市令或「打房令」,宣佈四大房市信用管制政策,除貸款成數一律限五成的規範外,同時新增新北市的八個行政區的購屋貸款成數,並朝兩年房價降三成的目標邁進,同時也對國內房市造成重大衝擊。
在政府的「健全房市」政策與業者的「打撃房市」措施之交相衝擊下,國內房地產交投行情的變化為何?房價是否真的能達成兩年降三成的目標,這可從當前國內房貸、稅賦、房價…等之變化情形來加以觀察。
二.房市與房貸
一般而言,在房地產市場中,不論是從供給方的建築業者之立場,或是從需求方的不動產需求者之立場,房市均需要龐大的資金週轉與支持,因此,房貸政策的製定與管理,是影響房市活絡與否的重要因素。
2014年6月26日,中央銀行新頒健全房市政策中,同時宣佈擴大特定地區範圍、新增自然人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規範、調整自然人高價住宅貸款規範,以及調整公司法人購屋住宅貸款規範等四大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另外,對擁有三戶以上的房貸限五成,公司法人房貸一律五成外,同時新增新北市的五股、泰山、八里、鶯歌,以及桃園縣的蘆竹、中壢、桃園市、龜山等八個行政區。而房貸政策的改變,直接或間接影響當地房地產市場行情的變化。
事實上,在央行頒佈新打房措施之前,各主要銀行在財政部與中央銀行的要求下,已經對不動產的貸款方式有所因應,且不同地區的貸款管制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銀行來承作;若以2013年6月,土銀、台銀、國泰世華等三家銀行的管制措施為例,土地銀行的貸款管制區域包括桃園八德、南崁、青埔與中正藝文特區,而其貸款措施則包括房貸利率增加半碼、貸款成數調降一成,以及不適用寬限期等;另外,台灣銀行與國泰世華等亦有不同房市管制區及貸款措施之規範,有關主要銀行房市管制新措施比較可參閱表1的說明。
表1 主要銀行房市管制新措施比較表
銀 行 | 管制區域 | 貸款措施 |
土地銀行 | 桃園八德、南崁、青埔與中正藝文特區 |
1.房貸利率增加半碼 2.貸款成數調降一成 3.不適用寬限期 |
台灣銀行 | 台中七期、高雄美術館與桃園八德、南崁、青埔等地 |
1.總量管制 2.檢視客戶收支比,未達要求不承作. |
國泰世華 | 桃園八德、青埔、南崁與中正藝文特區. |
1.房貸利率2%以上. 2.貸款成數以六成五為限. |
然而,僅管土銀、台銀、國泰世華...等銀行已配合央行的管制措施,而重新規範貸款條件,但對抑低房地產價格的影響十分有限,國內房價漲幅依然。
三.政府新健全房市政策
為解決都會地區房價不當高漲所造成的十大民怨之首,政府多次頒佈的健全房市方案,雖緩和了不動產市場的交投現象,但並無法扼止都會地區不當的房價高漲問題,經過多次修正以後,乃於2014年6月,由中央銀行再推出影響範圍更大的新型健房政策(或打房政策),其相關內容簡述如下:
(一).四大管制
根據央行所推出的新型健房政策中,其與前述健全房市政策之不同處,在於新頒四大管制措施,分別是:
1.管制一:擴大特定地區範圍,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貸款成數維持6成。
2.管制二:新增自然人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規範。
3.管制三:調整自然人高價住宅貸款規範。包括調整高價住宅認定標準,以及調整最高貸款成數。
4.管制四:調整公司法人購屋住宅貸款規範。
就央行的擴大管制範圍而言,在2014年的新健房措施中,中央銀行宣布擴大房市管控範圍,除了銀行緊縮貸款之外,農會資金的應用亦受到管控,對其用於房市購屋貸款的資金多所限制,直接衝擊市場買氣;由於此次央行擴大實施信用管制範圍中,其新增的區域大多為房價低,投資客比重較高的區域,對房市投資客的減少應可發揮部分的打撃效果。
(二).三大利率調整
央行的新健全房市政策中還包括三大利率的調整,即金融機構的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以及短期融通利率等;由於利率高低影響使用資金的成本,調整利率水準自然會影響購屋成本,而在當前利率普遍偏低的情況下,此三大利率分別維持相對較高的水準;亦即維持重貼現率1.8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2.25%,以及短期融通利率4.125%不變的水準。
(三).調高豪宅標準
豪宅稅是地方政府的稅賦來源之一,為抑低房價之不當高漲,央行也宣布調高豪宅認定標準,其中,雙北市由原來的8000萬元修正為台北市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而雙北市以外地區也從原來的5000萬元修正為4000萬元,最高貸款成數也由原本的6成修正為5成。至於豪宅貸款限制措施中,對於頂級豪宅的影響可能不大,但應會衝擊位於次級區域,或是假豪宅(指位於次級地區,且建商為維持豪宅假象而刻意提高房屋價格的不動產)的買氣。
(四).擴大房市管制範圍
為扼止房價不當的高漲,央行更進一步擴大房市管控範圍,包括新北市五股、泰山、八里,鶯歌等4個行政區,以及桃園縣的桃園市、蘆竹市、中壢市及龜山鄉等4個行政區,但不包括桃園的八德市,同時,新增自然人第3戶以上全國不分區貸款一律最高5成。有關央行四大房市信用管制內容比較可參閱表2的說明。
表2 央行四大房市信用管制內容比較表
管制措施 | 修正前 | 修正後 |
管制1: 擴大特定地區範圍 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貸款成數維持6成。 |
台北市所有行政區 新北市13個行政區 |
1.新增新北市4個行政區:五股、泰山、八里、鶯歌 2.新增桃園縣4個行政區:桃園市、蘆竹市、中壢市、龜山鄉 |
管制2: 新增自然人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規範。 |
特定地區6成 | 全國不分區一律5成. |
管制3: 調整自然人高價住宅貸款規範。 (1)調整高價住宅認定 標準; (2)調整最高貸款成數 |
(1a)台北市及新北市 8000萬元以上 (1b)其他地區5000萬 元以上. 6成. |
1.台北市7000萬以上 2.新北市6000萬以上 3.其他區4000萬以上 5成 |
管制4: 高整公司法人購屋住宅貸款規範。 |
特定地區及高價住宅6成 | 全國不分區一律5成. |
(五).房市供需變化
一般而言,房地產價格是由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相需相成,而非單純地僅是由市場供需所決定。
2014年6月,央行信用管制措施擴大,加上政府預計於2015年開徵囤房稅,對於近年供給量較大,且投資比重較高區域的房市,未來的確有可能因此提高潛在賣壓,如新北市的淡水、新莊、林口;桃園縣的桃園市、中壢、八德等;新竹市與新竹縣的竹北市等地區,其房市供給量均呈現偏高的情形;其中,又以淡水區的超額供給量達12271戶為最大。至於台北市,由於其對不動產的需求相對較多,有些地區的供給量則仍稍嬚不足,如北投、文山、內湖等,其中,又以內湖區的供給不足問題相對嚴重。
根據住展雜誌的調查,北市房市近三年半時間(2011至2014年5月底),共計推出約1.64萬戶,平均每年每個行政區約400戶,以北市現有登記家戶超過103萬戶來說,其供給量數仍屬相對較少,有關最近二年中,北台灣房市供給量較大地區比較(100年至103上半年),可參閱表3的說明。
表3 北台灣房市供給量較大地區比較表(100.01-103.06) 單位:戶、億元
區 域 | 供給戶數 | 總銷規模(億元) | 同期家戶增量 | 差距 |
台北市北投區 | 2588 | 867.25 | 3024 | -436 |
台北市文山區 | 2839 | 797.90 | 3308 | -469 |
台北市內湖區 | 2395 | 1458.22 | 4847 | -2452 |
新北市淡水區 | 19031 | 2389.60 | 6754 | 12271 |
新北市新莊區 | 8748 | 2428.00 | 6294 | 2454 |
新北市林口區 | 7122 | 1675.43 | 4263 | 2859 |
桃園縣中壢市 | 13212 | 1834.15 | 7123 | 6089 |
桃園縣桃園市 | 10758 | 1889.67 | 7119 | 3639 |
桃園縣八德市 | 9672 | 1120.60 | 3363 | 6309 |
新竹市 | 10835 | 1684.76 | 7683 | 3152 |
新竹縣竹北市 | 13479 | 2145.36 | 6818 | 6661 |
在央行持續實施打房政策以後,北台灣都會區部分新増供給戶數多,且被列為央行房貸信用管制區,投資性買盤比例較高的區域,房價可能產生回跌的情形,特別是餘屋較多的新北市的淡水、林口等地區。從央行的新規範來觀察,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打擊房市投資的意願,只要以法人名義購置住宅,或自然人第3戶以上的購屋貸款,成數都降到5成,並將新北市外圍與桃園市的4大熱區,同時納入選擇性信用管制範圍內,除了管控金融機構的放款風險外,也更進一步圍堵可能的投資漏洞,並落實政府的打房政策。
四.房地合一政策
為解決國內都會地區房價不當高漲問題,除了央行與財政部的金融政策之外,亦積極從稅法因素來加以考量。2014年6月,繼央行發佈新打房政策以後,同年7月,財政部亦宣示將實施房地合一政策,而所謂房地合一是指房地一起課徵稅賦。另外,在行政院所規劃的房地合一稅制改革方向中,認為不動產交易所得稅的改革,原則上決定朝向「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方向推動,使過去房屋與土地分開課稅,並利用價格移轉方式避稅的情形可以大為減少。
根據現行所得稅法規定,個人財產交易所得中,僅就房屋課稅,並未考量其他稅賦,財政部修法重點在於房地合併按實價課徵所得稅,亦即未來擬納入土地項目,併同個人其他所得,課徵綜合所得稅。房地合一是指房屋及土地,以合併後的實價總額,扣除實際取得成本後,按實際獲利課徵所得稅。「房地合一」課稅之目的在使房產買賣能夠劃一屬於增值利益部分的課稅方式,取代目前土地交易利得按公告現值課徵土地增值稅;房屋的交易利得按實價課徵所得稅的雙軌制,進而達到不動產交易利得實價課稅的目的。
在房地合一稅制的規劃中,其課稅內容主要包括所得稅、交易稅、持有稅等,並考量對長期持有不動產者給予適當的所得稅之優惠。以所得稅為率,其稅目包括所得稅、個人財產交易所得稅等,而其改革方向是對於無法提出成本的不動產交易案件,財政部每年頒訂的個人售屋財產交易所得標準,擬納入土地項目,採房地合一,併入綜所稅課徵。又如在持有稅中,對於房屋稅部分,除已修正房屋稅條例,提高法定稅率外,授權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訂定徵收率,並於2015年正式實施。
五.房市與房價變化
在政府積極推動「健全房市」政策,以及預計於2015年推動「房地合一」的政策下,確實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不唯房市交易量減縮,房價亦有下調的趨勢,而有關當前房市與房價的變化,可從房價所得比、貸款負擔比等幾個指標來加以觀察。
(一).房價所得比
房價所得比是指房屋總價(中位數)除於家戶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以後所獲得的倍數,用以衡量國人購屋所須賺取所得的年數或倍數,房價所得比愈高,購屋人的購屋負擔愈大,反之則愈小。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所公佈的房價所得比指標資料顯示,在今(2014)年第1季房價所得比中,若以房價相對偏高的五都來觀察,便可發現,其與2013年第4季比較,除了高雄市的房價所得比依然上升之外,其餘各主要都會區均呈下降走勢;其中,又以台中市的房價所得比下降0.67倍為最大,台南市(-0.49)及台北市(-0.41)又次之,顯見政府的健全房市政策,短期內,確實達到房價下降的目的。
若進一步擴大國內都會地區的房價來觀察,根據內政部營建署所公佈的房價指標資料,並以2013年第4季及2014年第1季的資料來做比較,便可發現在2014年第1季的全台房價負擔能力調查中,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達14.6倍,比2013年第4季的房價得比下跌了0.41倍,也就是國人要14.6年不吃不喝近,才能在台北市買到一般的房子;同時,貸款負擔率為61.87%,表示家庭必須付出6成以上的收入,用來繳交房貸,同時也抑低了購屋人的生活品質。
在房價所得比中,全台平均房價所得比為7.51倍,台北市、新北市各為14.6倍、12.4倍,都會區中房價所得比最低的是台南市5.86倍,其次則是桃園縣6.66倍,除了高雄市房價所得比略升,其他都會區今年第1季房價所得比皆下滑。而其下降幅度的全3名分別是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其降幅分別為-0.73%、-0.67%,以及-0.49%,而不降反升的唯一都會區則為高雄市(0.17%)。
(二).購屋貸款負擔率
購屋貸款是一般受薪家庭最大的負擔,而購屋貸款負擔率是指房屋貸款月攤還額(中位數),除於家戶月可支配得得(中位數)所獲得的數值,其數值愈高,表示購屋貸款負擔率愈高,影響購屋人的生活品質也較大。
根據營建署的統計,國內平均購屋貸款負擔率為31.81%,其中,以台北市的61.87%最高,新北市52.53%次之,高雄市與台中市分別為31.81%與31.65%,又次之;而各都會區中,貸款負擔率最低的是台南市,只有24.84%。有關台灣主要都會地區房價所得比及貸款負擔率比較,可參閱表4的說明。
表4 台灣主要都會地區房價所得比及貸款負擔率比較表單位:%
都會區 | 2014Q1 | 2013Q4 | 季變動(排名) | 貸款負擔率(排名) |
台北市 | 14.60 | 15.01 | -0.41 (4) | 61.87 (1) |
新北市 | 12.40 | 12.67 | -0.27 (7) | 52.53 (2) |
桃園縣 | 6.66 | 6.95 | -0.29 (6) | 28.21 (6) |
新竹縣 | 7.28 | 7.62 | -0.34 (5) | 30.84 (5) |
新竹市 | 6.57 | 7.30 | -0.73 (1) | 27.82 (7) |
台中市 | 7.47 | 8.14 | -0.67 (2) | 31.65 (4) |
台南市 | 5.86 | 6.35 | -0.49 (3) | 24.84 (8) |
高雄市 | 7.51 | 7.34 | 0.17 (8) | 31.81 (3) |
全 國 | 7.51 | 8.37 | -0.86 | 31.81 |
說 明:房價所得比=房屋總價(中位數)/家戶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貸款負擔率=房屋貸款月攤還額(中位數)/家戶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內的數字是指變動排名。
(三).貸款負擔比的比較
國內購屋人通常以房屋貸款方式購屋,而貸款負擔率是指房屋貸款月攤還額與家戶月可支配得得的百分比,若以購屋人的貸款負擔比來做觀察,全台灣的購屋人之貸款負擔率平均為31.81%,表示購屋人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所得是用來作為房屋貸款,其中,以台北市的貸款負擔率61.87%為最高,新北市的52.53%次之;至於亞洲主要城市第1季貸款負擔率,中國大陸深圳、上海、廣州分別為69.03%、80%、79%,香港為50.42%,日本東京約40.84%、韓國首爾的貸款負擔率約39.34%。
在亞洲各主要城市中,購屋人的貸款負擔率與上海為最高(69.0%),台北市次之(61.87%),高雄市為最低(24.84%);另外,由於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甚大,其各主要都會區的貸款負擔率比較之實質義意雖然不大,唯仍可以看出各國主要都會地區的房價之變化情形,有關亞洲各主要都會區貸款負擔率比較,可參閱表5的說明。
表5 亞洲各主要都會區貸款負擔率比較表 單位:%
五都地區 | 貸款負擔率 | 其他都會區 | 貸款負擔率 | 備註 (排名) |
台北市 | 61.87 | 香港 | 50.4 | 上海 (1) |
新北市 | 52.53 | 東京 | 40.8 | 台北市 (2) |
台中市 | 31.65 | 首爾 | 39.3 | 新北市 (3) |
台南市 | 31.81 | 上海 | 69.0 | 香港 (4) |
高雄市 | 24.84 | - | - | 東京 (5) |
全台平均 | 31.81 | - | - | 首爾 (6) |
說 明:貸款負擔率=房屋貸款月攤還額(中位數)/家戶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
在房市的融資貸款中,對購屋人而言,合理的貸款負擔率一般應為收入的三成左右,也就是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來繳交房貸,則仍可保持一般的生活水準,但若高於三成,表示購屋的貸款必須以其他消費支出來做替代,不僅影響購屋人的生活水準,同時也連帶會影響相關的經濟活動,對國家整體性的發展相對不利。而台灣主要都會區貸款負擔率大多高於三成,顯示台灣都會地區的房價依然偏高。
六.政府健房或打房政策對房市影響
在政府接二連三的推出健全房市政策以後,國內房市交投普遍不佳,若要提升市場買氣,仍須視政府政策及銀行放款態度而定,若銀行貸款緊縮,將直接衝擊房市交投,同時促使資金流向更低價、貸款更容易的區域炒作。對於豪宅貸款限制,對手上資金充裕的頂級客戶而言,其影響力不大,甚或沒有影響,但對於位於次級區域,或是名不符實的假豪宅,將產生相對較大的殺傷力,甚至可能因此而無法轉手,買氣受到衝擊,同時也降低投資與投機的意願。有關政府健房或打房政策對國內房市可能產生的影響很多,茲舉其較重要者列舉如下:
1.房市交投轉淡
政府的健全房市政策直接對國內房市交投產生不利影響,由於目前市場買氣相對低迷,且凡是被央行重新定位為信用管制的區域,短期區域內的買氣趨勢一般都會轉趨觀望,對於多屋族或置產型的買方而言,其影響更大,房市交投逐漸淡化。特別是2014年底七合一選舉的利空之下,房市交易的萎縮可能難以避免。
2.資金移往國內非房價管制區
在金融貸款的政策限制下,資金會往非房價管制區移動,也就是將過剩的市場資金趕往非管制區移動的情形;2014年的管制雖有增加第三戶以上的房貸控管,但若政府無法有效紓解國內過剩資金問題,這些閒置性資金轉往新竹以南低價區的情形恐會更加嚴重。
3.資金移往海外房地產市場
由於國內房價偏高,房地產收益偏低,因此,在海外房地產相對便宜,且又有較高租金報酬率的吸引下,國內部分市場資金因而被迫移往海外不動產市場,如日本東京的房租高報酬是國內投資人考量國外置產的主要國家之一,唯海外置產所可能引發或衍生的交易糾紛,政府相關部門還是應予注意。
4.房價下調難以避免
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的政策下,許多台北投資客紛紛轉戰桃園地區,主要因桃園地區有諸多重大建設,又有升格等議題,房市交投活絡,交易量及房價攀高。2013年,央行就曾認為中正藝文特區、南崁、青埔高鐵區,以及八德地區房市有不正常炒作現象,金融業者放貸必須小心因應,2014年,央行已將這些區域都含括在信用管制的範圍內,影響房市之交投,其中,又以桃園縣的桃園市、中壢市、八德市等超額供給地區對抑低房價的影響較大。另外,政府打房措施影響房市交投,短期中,對均衡房價已經造成衝擊,而長期間,在投資人信心不足,且交易量持續萎縮情況下,房價可能逐漸回到相對合理的水準,未來房價下修難以避免,但長期間若無其他配套措施以之因應,則房價變化仍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5.影響總體經濟發展
房地產是否具有經濟景氣火車頭之稱,學者之間雖有不同的看法,但因攸關國內經濟成長的因素中,不動產佔有其重要地位,若再加上與不動產業有關的上下游產業之發展,則其對總體經濟的影響更為可觀。若房市因交投清淡而下調,不僅失業率可能增加,而且影響總體經濟的發展。
6.其他
不動產問題不是單一的經濟問題,而是國家綜合性的問題,其所需考量的因素很多,而政府打房措施所造成的其他影響,是指除前述因素以外所造成的影響。
七、結論與建議
經由前述說明,可將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說明如下述:
(一).結論
本研究的結論簡述如下:
1.政府為了健全國內房市發展而推動的策略稱之為「健全房市」政策,而從人民或不動產業者的立場,政府健全房市措施被視為是有礙國內經濟發展的「打房政策」,唯二者應為一體之兩面。
2.房貸政策是影響房市活絡與否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央銀行新頒健全房市政策中,同時宣佈擴大特定地區範圍、新增自然人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規範、調整自然人高價住宅貸款規範,以及調整公司法人購屋住宅貸款規範等四大房市信用管制措施,而房貸政策的改變,直接或間接影響當地房地產市場行情的變化。
3. 政府多次頒布的健全房市方案中,並無法扼止都會地區不當的房價高漲問題,2014年,中央銀行再推出影響範圍更大的新型健房攻政策或打房政策,包括四大管制措施、三大利率(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以及短期融通利率)的調整、調高豪宅認定標準,同時擴大房市管制範圍。
4.為解決國內都會地區房價不當高漲問題,財政部宣示將實施房地合一制策,指房地一起課徵稅賦,其課稅內容主要包括所得稅、交易稅、持有稅等,並考量對長期持有不動產者給予適當的所得稅之優惠,並預期於2015年正式實施。
5.在政府積極推動「健全房市」的政策下,在房價所得比中,全台平均房價所得比為7.51倍,最高的為台北市的14.6倍,而不降反升的唯一都會區則為高雄市。另外,國內平均購屋貸款負擔率為31.81%,其中,以台北市為最高,台南市為最低。
6. 政府健全房市政策對國內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很多,較重要者如房市交投轉淡、資金移往國內非房價管制區、資金移往海外房地產市場、房價下調難以避免,以及影響總體經濟發展等。
(二).建議
經由前述的結論說明,可據以列出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1.「健房」與「打房」為一體之兩面,政府宜明確表示,是為了健全國內房市發展而推動的「健全房市」政策,而非有礙國內經濟發展的「打房政策」。
2.政府房貸政策的改變,直接或間接影響當地房地產市場行情的變化,故政府對於房貸政策的推動,必須明確而堅定。
3. 2014年,中央銀行的新型健房政策包括四大管制措施、三大利率的調整、調高豪宅認定標準,同時擴大房市管制範圍等,唯政策的推動必須具體落實,才能達成抑制房價不當高漲之目的。
4.為財政部宣示將實施房地合一制策,包括所得稅、交易稅、持有稅等,讓不動稅賦更為確實而具體,由於稅賦為影響房價變動的重要因素,亦是抑制不動產價格不當高漲的重要工具,政府宜具體落實,並於2015年能正式實施。
5.在政府積極推動「健全房市」的政策下,國內都會地區房價所得比確實有下降的現象,顯示房市政策正確而可行,宜進一步落實。
6. 政府健全房市政策對國內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很多,效果亦逐漸顯現,而若為減低其所可能產生之負面影響,政府對於相關配套措施宜即早規劃並確實執行,將因健全房市所可能導致的負面效果減低到最小。
參考文獻
黃耀輝(1999),土地稅與房屋稅制度改革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謝松芳(2010),「台北市豪宅課徵房屋稅方案介紹」,財稅研究,第42 卷第5 期。
謝明瑞(2002),房地產投資與管理,國立空中大學
謝明瑞(2010),房市無空頭,國政基金會。
謝明瑞(2011),台灣課徵奢侈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國政基金會。
謝明瑞(2011),台灣房價偏高及其對策之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1),台灣課徵奢侈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1),論奢侈稅,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1),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之研究,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2),奢侈稅與房價政策之檢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4),房地合一政策之研究,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4),台灣地區房地產與營建類股行情變動分析,現代營建雜誌專欄。
財政部(2011),「財政部對不動產交易按實價課稅之說明」,2011年8月3日。
審計部(2010),99 年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
Merton Miller(1958), Financial Innovations and Market Volatility. AmericanEconomic Review 48.
Aaron, Henry J. (1975), Who Pays the Property Tax: A New View, Washington,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Chs. 2, 3, 4. 11. Rosen, Harvey S. (2008), PublicFinance, 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Irwin. Ch. 20.資本利得稅:DIGITIMES中文網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網站Google、Wikipedia encyclopedia等。
※本文引自2014年8月1日現代營建專欄。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