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所下的定義,所謂「健康」意指的是人民擁有完整身體、心理、社會的一種幸福狀態,而非僅止於沒有疾病、治療疾病,抑或某種的身體虛弱現象,就此而言,健康的概念內涵與施行範疇,係屬於整全多層且廣泛深邃的一項複合性變項,連帶地,扣緊包括醫護(cure)、照顧(care)及其以人為本位之核心價值(core)的『3C』,直指出來復歸於全人照顧取向而來的健康照顧之本質與議題,已然是一項不能加以迴避的關注課題。
對此,藉由包括「健康照顧下的社會工作實踐(含兒少、婦女、身障、高齡等)」、「健康照顧與社會工作的相關性」、「兒少婦女家庭的健康照顧模式及相關議題」、「高齡活躍及在地老化相關議題」、「健康關懷及社區照顧相關議題」、「樂活旅遊及實踐相關議題」以及「其他與高齡、健康照顧、在地老化、社區照顧、生命教育及關懷」等七大議題,我們進行相與對應之時事新聞現象、結構意涵探究及其3C關懷意旨的延伸性思考。
貳、當前台灣地區高齡者健康照顧之本質及其相關議題思考(一)
一、關於六項不勉強照顧原則的人文思索
迎接鋪天蓋地而來的照顧社會事實及其所衍生的毒性照顧壓力,民間團體提出所謂「六項不勉強」的照顧原則,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人文思索,是有加以深究之處。
基本上,對於諸如『不要一個人解決問題』、『積極地使用服務、輔具、照護產品』、『和不同專業的人請教』、『了解輕鬆的照顧方法,以及失智的知識』、『不追求滿分』以及『不要忽略自己』等六項不勉強的照顧原則,就其推展觀念充權的社會性教育而言,是有給予正面的肯定,如此一來,因勢利導於打破若干認知閉鎖的復元、優勢、充權和使能等照顧事宜,要如何得以共存、共生與共好,那麼,上述的六項不勉強照顧原則,無論是概念範疇、操作定義、用字遣詞抑或配套措施,便有進一步廓清之處,這是因為:首先,關於『不要一個人解決問題』的不勉強照顧原則,指陳出來:如何藉由共照機制並透過一干人等的協力合作,以分擔包括金流、人流或資訊流等等中長期照顧的資源建置,就此而言,在這裡的癥結之處直指的乃是當前的照顧家庭,已經隨其社會的快速變遷,致使從家庭成員到家庭功能業已出現多重的變化趨勢,如此一來,擺盪於「照顧家庭」與「家庭照顧」的諸多亂象,正本清源之道自當是要復歸之於本質、性質與體質的家庭內涵,如何有效調整和必要的外力支持。
其次,『積極地使用服務、輔具、照護產品』的不勉強照顧原則,聚焦之處在於正確且理性的善用長照資源物件,這部分需要被彰顯的照顧素養,也會是讓照顧工作所產生的身心負荷,要如何得以舒緩或排解的關鍵所在,而此一導入從態度、技巧到素養知能(competence),也與『和不同專業的人請教』、『了解輕鬆的照顧方法,以及失智的知識』等不勉強照顧原則,有其內在呼應的貫通意義,換言之,面臨手足無措的當下到漫漫長夜的無助,如何藉由不斷增長的觀念充權,以讓照顧的孝親任務,從受照者以轉換成為家照者、主照者或共照者的某種延緩老化的自我照顧機轉,此一從照顧別人到觀照自己的創造性轉化,才能讓從健康、亞健康、衰弱、失能或失智、重病或末期、寧終或臨終及其預備照顧者、新手照顧者、夜間照顧者、全職照顧者、資深照顧者到畢業照顧者,彼此所交錯營生的照顧創傷知情,有其仰望照顧天光的可能。
最後,『不追求滿分』以及『不要忽略自己』這兩項的不勉強照顧原則,其所涉及到的還是傳統孝親文化主義所強加於照顧者身上的各種道德指稱,就此而言,從照顧者本人到受照者自身或共照者家人的照顧認知差距,照顧守護的上限、底線、界線及其配套作為,這會是一項急需精進學習的照顧功課,如此一來,借力使力於使用政府長照資源的同時,規劃設計從單點、套餐到全餐的照顧素養培力課程,實屬必要、迫切,否則,從無力無助到孝道外包以迄於孝親商品階層化,抑或是使用到飽足的盡撈長照心態,照顧社會如當代台灣一地,相與衍生的照顧困境,這又豈止於上述的六項不勉強原則,所可以一語道破的。
二、關於留職停薪照顧者所牽動之於「人—事—時—地—物」的延伸性思考
一則攸關到『留職停薪照顧者』的命題意旨,背後所牽動到的是深邃、多重且複雜的思辨、論述。
話說勞動部將研議推動「照顧留職停薪」制度,藉此讓
勞工得以解開長照家庭的照顧責任束縛,只不過,用以掀開『家庭照顧潘朵拉盒子』的同時,卻也有其整全多層所關乎到「人—事—時—地—物」的延伸性思考,這是因為:首先,攸關到家庭照顧之於「人」的介面範疇思考,在這裡除了突顯公務員有兩年的無薪侍親假,據以映照非軍公教之於顧老假或長照安排假的要求比照辦理外,真正的癥結點還是在於隨其社會變遷所招致家庭組成而來照顧量能與能量的不足,以至於讓可以介入協助照顧的家人,不僅是人力不足的所謂「零照顧者」,更有其從被動疏忽到主動情緒發洩、從扮演主動照顧者到不得不的成為被迫照顧者,況且還是從男女之性別角色複製到性別階層深化的反平權旨趣思索。冀此,在這裡的論述針砭直指當前家庭支持的照顧體系,已經不再是一手托天於全包式的照顧工作,如此一來,思考「照顧留職停薪」制度規劃的同時,理應嚴肅思辨該項家屬、親人的照顧工作,究竟是唯一的不可替代,抑或階段性任務的夥伴共照者,乃甚至必要時委由機構接手的從旁照顧者?
其次,攸關到家庭照顧之於「事」的介面範疇思考,在這裡的考量之處已經是從由誰來照顧到如何加以照顧及其照顧事項之類的各種技術性操作,誠然,忽略從預備照顧者、新手照顧者、夜間照顧者、全職照顧者、資深照顧者、移工照顧者、喘息照顧者、機構照顧者到畢業照顧者之於照顧歷程的身分角色轉換,及其所對應認識資源、照顧協議、資訊透明的『預備照顧者』;照顧技巧、試行評估、配套備案的『新手照顧者』;多重角色、壓力加乘、變更協議的『夜間照顧者』;全面阻礙、身心疲憊、家照支持的『專職照顧者』;生活適應、勞動權益、補充協力的『移工照顧者』;機構調適、家事協議、最後一哩的『機構照顧者』;以及創傷知情、社會參與、職業重建的『畢業照顧者』,如此一來,扣緊照顧者這個人在其不同階段情境的照顧這件事,涵蓋生理、心理、經濟、社交、人際、認知或文化等人類行為與照顧環境,實有其從單一範疇所不斷加深而來的衝擊影響,延展至不同範疇所持續擴充而來的拉扯影響。准此,在這裡的思忖真義是要扣緊照顧歷程的角色扮演內涵,藉此思索照顧的知能素養要如何相乘以成為具體有效的培力機制,而非一味淪為親情指稱的道德性包袱。
再則,攸關到家庭照顧之於「時」和「地」的介面範疇思考,指陳出來的還是如何就其身體微恙、就醫治療、出院休養、長期照顧與重癱臥床等等不同的身心狀況之初期、中後期或晚末期的介入照顧,從而思索需要的介入時機和相與對應的配套措施,畢竟,台灣地區老化腳步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的態勢,這已然是一項迫在眉睫的『灰犀牛效應』,況且還有平均長達9.9年的照顧期程,再加上估算因為照顧的離職人數,每年超過15萬人,如此一來,該項以居家且家屬照顧為重、中重度身心疾患及其中長期照顧為主的長照型態,除了表述台灣作為某種『照顧社會』所兼具毒性壓力、深井效應、創傷知情與諸多的長照悲歌外,包括家庭私領域以及公共領域如企業、政府、國家,要如何就其長照多元主義的夥伴關係,思謀共生、共存、共好、共榮的衡平關係。冀此,在這裡的考察之處直指的將會是從預防醫學到自立生活、從隨側在旁到減法照顧、從壽終正寢到機構養老等等文化認知歸因的新構工程。
最後,攸關到家庭照顧之於「物」的介面範疇思考,該項照顧留職的制度發想,一方面涉及到的乃是從有薪、部分薪給到無薪之類的經濟安全保障,如此一來,該項因為就業工作所涉及的留停津貼或照顧補助,其所牽動的會是包括勞工端、雇主端、國家端之於多方責任的比例原則,這部分從就業保險到長照保險抑或其他的配搭對策,實有整體布建的通盤性考量,更遑論因應於人、事、時與地而來的該項長期照顧事務,回歸於現實勞動職場的勞雇兩造,還有其從『可不可』到『能不能』、『要不要』、『敢不敢』、『想不想』抑或是『甘不甘』等等主、客觀的愛憎情愫。
總之,單一的『留職停薪照顧者』命題意旨,衍生出來的是長照保險化、長照夥伴化、長照素養化、長照人權化、長照去移動障礙化以及長照角色去性別化等命題發想;連帶而來的是,現行從照顧服務之『照服』到照顧保險之『照保』及其照顧人權之『照權』而來的斷裂,點明出來此一因為有家照需求所產生的另類中離議題現象,實比想像中來得深邃與複雜。
三、超高齡社會之於老本議題及其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思考論述
藉由超高齡社會所牽動的各項議題現象,這使得關乎到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典章制度,便有其嚴肅思辨、論述之必要。
話說:迎接加速到來的超高齡社會步調,這也讓攸關到高齡長者之特定對象、特別項目及其特殊需求的客觀情事,實有其整體性社會事實的必要性關照,這其中也包括鎖定老人保護範疇而來的特定議題現象,像是人身安全、經濟安全、勞動安全、財物安全、就醫安全、居住安全、租屋安全、數位安全、移動安全之不同層次的老人安全內涵;連帶地,隨其老人族群之於資產條件的客觀消費能力,以及涵蓋就醫、就養、就業、就學等生活運作命題,所謂的「金融剝削」(financial exploitation)成為了一項新興的社會性關注議題,如此一來,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構思執行,便有其商機市場、多元責任及其老人最佳利益的多方拉扯,這是因為:
誠然,「金融剝削」原意指的是照護者、受託人或其他個人,透過詐欺、非法、未經授權或不當行為,逕自對於他人利益、資源及財產的剝奪,藉此獲取個人收益,就此而言,從侵占老人財務金融的客觀事實,以擴及到老人個別的內在歸因到外部系統歸因的整體性考察,直指出來的是包括預防介入以及停損設置的併行策略,實屬必要與迫切,但是,更為根本基進的變革工程,乃是如何就其從實體財務到數位金融、從相對剝削到絕對剝奪,以迄於從額外福利增進到基本權益保障,以進行相關的爬梳、廓清,如此一來,正本清源之處還是要復歸對於「高齡—金融規劃—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關懷意旨,藉此深究這當中所潛藏的貓膩、縫隙所在。
首先,「高齡—金融規劃—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高齡」其所指涉的不盡然只是侷限於生理年齡的法定老人,而是高齡長者背後所糾結的是涵蓋男女性別、年紀歲數、教育程度、職業類別、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的複合變項,如此一來,如何找出從『求同』到『存異』的老人族群及其所關涉到分類、分級、分流的全人照顧處遇,換言之,高齡一詞的多樣、複雜、深邃,當比想像之中來得變異和難以掌握;其次,「金融規劃」所意指的會是從消極範疇之經濟暴力的老人保護社工到積極性意涵的財務金融社工,這也讓老人福利專業人員的操作性定義,是有必要推動創造性轉化的新構變革,連帶而來的是,擺盪於掌控與剝削之間的老人財務金融,如何讓從主動授權的意定宣告到無法自理的監護宣告、輔助宣告,以臻至對於該項「老人—老本」的各種守護機制;最後,對於涵蓋九大系列、七十二小時以及至少十二小時在職訓練之「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認證課程的思忖針砭,指涉出來的是關乎到特別對象之高齡長者、特定項目之財務資產,以及特殊需求的金融規劃,是否有其依法行政、依法辦理之於另立專法條例的三讀制定,還是因為欠缺適法性、正當性、鑲嵌性、配套性,導致淪為不同法源的拼湊或拼盤組合,更遑論於直指鑑別力、專業力、公信力的「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對接於從培訓證書、國考證照、執業登記到司法權責,彼此之間所可能出現的落差、斷裂?
總之,追索超高齡社會之於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思考論述,直指如何扣緊財務金融的物質層次,以進一步探究從單一世代之個人責任以銜接到跨世代之連帶責任,及其賡續薪傳之於世代責任的依附情感基礎,要如何得以被有效建構和穩健運作?
叁、當前台灣地區高齡者健康照顧之本質及其相關議題思考(二)
四、關於推動『全齡大學』及其典範建構的延伸性思考
一則雖然是直接攸關到高教生存策略的時事新聞,但是,背後所隱含的卻是高齡者樂活學習的創造性轉化思考。
話說:五年前華梵大學獲得教育部許可,開放全校系所可以單獨招生,對此,校方決定推動『混齡學習』與『全齡大學』的實驗改革措施,藉此吸引背景更為多元的社會人士,一起加入學習行列,此一鎖定四十歲以上的熟齡人士為其招生的標地對象,其重點就不全然在於學生人數的擴增,而是相應於量化思維的背後,實有其生命質感的多重性意涵,亦即,採介學校本身包括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教藝術學系、智慧生活設計學系、智慧生活科技學系、美術與文創學系、攝影與VR設計學系等創新多樣的系所特色,藉此借力使力於迎合熟齡學生族群身心靈的求知渴望,這也讓全校有接近半數的學生都是熟齡學習者,進而成為『覺之教育』的終身學園天地。
再則,由於這一群社會人士的熟齡學生,不再是以文憑至上的功利主義為主,如此一來,包括講習、研習、練習、溫習、見習、實習的靜心學習,相與對應的機制設計,實有換位思考的必要,在這方面的學習管理設計,也可窺見到校方與時俱變的彈性措施,像是制訂〈熟齡學生修課及畢業規定〉,依其熟齡學生的不同條件以量身打造專屬的修課畢業模式,比如針對入學年齡已達五十歲以上的大學部學生,將可免修英文通識課程,體育課也特別規劃八段錦等適合熟齡者體力的運動課程,至於,入學年齡高達六十五歲以上的大學部熟齡學生,更是取消所有必修與免修的通識課程,這群大齡學生只須修滿該科系專業科目68學分,其餘的學分數皆開放本系與跨系的自由選修,合計修滿128學分且經考核通過,便可畢業和取得學位;除此之外,對於已經擁有學士學歷而再行就讀第2個學位的專業人士,學校也特別給予免修通識課的學習彈性空間。冀此,如何安住其心來讓保有終身學習初衷的熟齡學生,得以追索第三人生的躍動天光。
總之,全齡大學雖然是屬於實驗性質,不過,從試辦到全面施行所衍生出來的各項命題意旨,像是有從混齡到全齡、從熟齡到大齡、從大齡到高齡、從第二學位到攻取進階或低階學位、從推廣教育到終身學習、從學校寶山內修到社會生活外行、從知能學習到生命交流,以迄於從主流學生的典章制度到熟齡學生的量身訂製,除了顯現出窮則變通的學校生存之道外,以學生為重、以系所為要、以學校為基礎,及其以學習為其核心價值的轉型策略,實為時下高教市場萎縮底下,某種可行的藍湖或藍河對策,至少,除了祭出專輔、併系所或退場等霹靂手段外,該項兼具有人文素養的轉身、變身抑或側身之道,亦直指高教模式新典範建構的深層思考。
五、從諸多老化議題現象追索安老之可欲、可行和可為的相關思索
秋季來臨之際,相應而來的是從白露、秋分到小寒、大寒的節氣輪轉,這何嘗不是印照於生病老死的人生序曲更迭,遠地不說,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一地,彷如渡過處暑節氣般,據以面對從需求滿足到風險規避、從食衣住行育樂到生死老殘傷疾、從就醫就養到就學就業,以迄從五權到五安而來的諸多迎老課題思索。
誠然,老化乃是一項涵攝生理、心理、認知、經濟、社交抑或文化等不同發展面向的複合變項,就此而言,從中高齡的初老到高齡的已老或是大齡的資深公民,銀光世代背後所糾結的乃是一項涵蓋迎老、敬老、恤老、扶老、不老、畏老、初老、慢老、適老、逆老、抗老、不用老、仇老的愛憎情結,如此一來,如何從不同屬性狀況之長者個體,以對接於相同意涵的高齡集體及其結構性變遷的超高齡大環境;連帶地,因應於長者分殊和合的個人動力,這也讓諸如就養、就醫、就學、就業等四大生命事件,又要如何得以鑲嵌於「個體—制度—大環境」的綜融性考察,僅就今年(2024年)八月份接踵而至的各項老化時事議題,便有其回應於『安老』之於可欲、可行和可為的相關思索。
首先,關乎到經濟安全之老本和就業的議題思辨,〈勞動基準法〉的部分條文業已修正通過,明定勞資雙方協商後,可以延後強制退休年齡,藉此鼓勵中高齡及高齡員工持續投入職場,並且享有持續參加勞工保險、年資累計無上限、年金給付有展延機制等好處,顯然,諸多好處的背後是否直指從勞動期間的所得維持到退休之後的所得替代,兩者間的對接能否有效回應經濟安全保障的基本提問,更遑論於延退與否背後,實則是關涉到個人動力、職場動力及其外部系統動力等多方糾結,無疑地,這多少也突顯出來對於老力及其二度就業課題,還是限縮於長者自身的內在歸因,甚少窺見到國家機器在這方面的積極性作為,況且還有就業老本、財務管理以及經濟安全的建置設計。
事實上,為了鼓勵中高齡與高齡人口投入經濟性活動的二度就業,以讓老力發揮更多的社會性參與效能,透過從如何為顧客取貨找件、補貨、貨品下架、清潔及搬重等,到為樂齡店員增設減壓墊、採取半箱進貨、工時優化、將飲料製作流程放大圖示化、提供放大鏡等優化友善職場項目的超商職場工作,從而思索如何就其從不可行性到可行性、從政策定調到配套措施,以迄於藉由職業重建、職務再設計、工作執掌說明、友善環境,以找到適年齡、適身心性和適職種的全齡化勞動參與,無疑地,就其高年級工作者的二度就業議題,顯然還是停留在殘補、片面和枝微末節的技為末層次。
其次,關乎到經濟安全之老立和就醫的議題思辨,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65歲以上的高齡化人口須以眷屬身分依附配偶、子女,看似乃是在於體恤老年人的經濟負擔,但是,也忽略了開辦近三十年的全民健康保險措施,是要有不同時空脈絡環境的變遷意涵思索,就此而言,過往屆齡六十五歲的法定退休人口,已然因為被迫要從勞動職場退出進而喪失社會性身分,從而斬斷社會性連結的連帶關係,更是讓身分地位的該項社會性徵別,直接被範定於單一經濟範疇的階層化內涵,如此一來,高齡化人口族群恐有遭受到更多的社會性歧視;連帶地,以依賴人口和多重弱勢觀點出發的該項眷屬身分納保設計,糾結的更是從幼年、老年之於年齡切割的形式要件,到獨立納保之於經濟自立的實質內涵思索,這也指陳出來對於老人此一集合名詞的詮釋解讀,需要整全多層的考察、針砭。
再則,關乎到老於斯之老窩和就養的議題思辨,根據2023年住宅資料統計顯示,全台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獨自居住的總住宅戶數達69.5萬宅,相較於2012年的36.62萬宅,十年期間激增近九成,這其中大多數為一名的老人獨居,多達52.9萬宅(占76.12%),再行對比於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所提供2024年老人長期照護、安養機構之公立及私立總數有1,057所,可供入住60,053人,可見高齡宅供需之間的落差,將比想像中來得嚴重,特別是目前58萬多名六十五歲以上身障者,因為未能將自立生活納入〈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草案的相關條文修法,致使,難以安住其心的這一群老障人口,恐有被迫送進入住型機構之虞,進而剝奪老權、障權、人權的基本人身權益。
最後,關於公民身分之老權和社會參與的議題思辨,成立三十年的老人福利聯盟,三十而立的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相迎於台灣地區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針對行動權、交通安全、就業權、社會參與權、終生教育權、健康權和居住權等諸多不平等情形,據以提出『安全、安心、安養、安定、安居』等所謂的五安,顯然,從福利增進到權益保障、從五權到五安、從四就到移動障礙,以迄於從迎老到安老、慢老、抗老、不用老抑或適老,老後人生的社會工程,當比想像中來得多樣、深邃與複雜;連帶地,關照於平均餘命、健康壽命、健康長壽、老化治療、生活預防、精準醫療、高價醫療、再生醫療、逆齡經濟間之關聯和因果的彼此糾結拉扯,直指出來的更是就其延緩老化或生產性、發展性老化等變革作為,相與對應之於服老、終老和逝老的終極關懷,更有其進行解構、重構和新構之必要。
總之,老化的問題、難題和議題,當只會不斷湧現於已然是加惡發展的超高齡社會裡,這也讓用以追索安老之於可欲、可行和可為的相關思索,係比想像之中來的嚴肅、嚴峻和嚴重。
六、關於有超過九成長輩營養攝取未達標一事的延伸性思考
一則媒體所下標「逾九成長輩營養攝取未達標」的議題現象,背後有其關乎到高齡者健康關懷及社區照顧的進一步必要性思考。
話說:由民團針對包括中低收、邊緣戶與一般戶等所服務長輩為主的該項〈高齡餐食調查報告〉,共計訪問1,035位長輩,據以呈現所服務長輩族群的餐食樣態,並且透過調查結果以作為未來推動長者餐食營養服務的因應措施參考,對此,相關的調查發現包括:有48.7%長輩係自己煮三餐,一天三餐都獨自用餐的長輩高達51.3%,雖然有高達九成長輩自認每天都吃足三餐,並且94%受訪者自覺飽足,但是,就其油脂、碘鹽、蔬果攝取等營養知識和實際攝取來看,「每天攝取一次乳製品」也僅超過半數的53.2%,不到兩成之14.6%長輩則是「每日吃到一次堅果種子」,此外,「每天吃到二種水果」也不到三成的28.2%。以此觀之,即使是有超過八成的長輩自覺是吃得很營養,但是,經由飲食行為的實際檢視,卻只剩下6%長輩的六大類營養攝取,是符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官方建議量。
顯然,從高齡者自覺到表達性需求的主觀範疇,以及從長輩的個人飲食習性到官方規範營養攝取的相互對照,這兩者之間的極大落差,實有其必要復歸於包括從所有老人到特定長者、從特定樣本到有限推論、從認知態度到外顯行為、從意願態度到主客觀能力、從個別性差異到結構性限制等延伸性思辨,如此一來,該項的高齡餐食調查報告,更應該從長者的個人動力考察,據以延展至家庭動力或社會支持所關乎到內在、外在歸因的通盤性檢視,畢竟,長者一人或夫婦雙老的時下情境,這已經不盡然關乎到是否獨住的居住型態,而是該項如常的長者生活樣態,如何回歸於從有得吃、吃得飽到吃得夠健康營養等命題旨趣思考,這部分實有進行整體規劃布建之必要。
總之,該項〈高齡餐食調查報告〉所涉及、牽動、糾結或拉扯的相關因素,相關的變異程度當比想像之中來得深邃、複雜,這其中除卻經濟條件、生理狀況、牙口吞嚥及其食材的採購、儲存、烹煮、食安等長者個體層次的工具性操作外,亦有其回應社會變遷所涉及到人口發展、家庭組成及其生養能力之尾大不掉的結構環境運作難題,以此觀之,有超過九成長輩營養攝取未達標的調查發現,當只是如何落實『老權』及其具體策進作為的開端起始點,如此一來,對於該項調查發現的論述針砭,就不全然只是侷限於高齡餐食攝取是否健康營養的落差一事,而是諸如有近五成之48.7%的長輩係自己烹煮三餐,一天三餐獨自用餐的長輩更是有超過一半的51.3%,此一欠缺親人家庭或外部系統的挹注協力,這也讓『有得吃—吃得飽—吃得營養健康』之於『好歹吃—加減飽—吃得不均失衡』,成為一項突兀映照的對比情事;連帶地,從餐飲之於『食』所擴及到「行動力」(十二秒內,雙手抱胸,起坐五次?)、「認知力」(是否有記憶明顯減退的情形?)、「營養力」(體重三個月內減輕三公斤以上,或食慾不振?)、「情緒力」(感到厭煩、沒希望,或減少許多原本有興趣的活動?)、「視力」(看遠、看近、閱讀是否困難?)以及「聽力」(交談、看電視聽不清楚,或因聽力問題不參與社交?),及其延展至『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滿足,更是直指國家機器欠缺從全人、全程、全家、全隊到全社區之於『老權』的策略性規劃,這也讓迎接超高齡社會來臨之際,更顯得無比的社會性沈重。
七、關於從失智症、失智症者、失智症照顧到失智症者長期照顧的延伸性思考
一則臨床性質的學術研究,相關發現的背後實有其從失智症、失智症者、失智症照顧到失智症者長期照顧的延伸性思考。
誠然,各項的統計數據,業已突顯長期照顧議題及其失智症者的長照規劃,已經是一項隱含集體意涵的整體性社會事實,這其中包括:(一)從衛生福利部的《國民長期照顧需要調查》推估,因照顧需求而受到影響的就業人口約有23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的約五分之一,點明對於家照者的社會性支持,乃是一項重要的關注議題;(二)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24年3月21日所公布台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社區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也就是說,每100位六十五歲的長者中約有八位可能罹患失智症,及其65歲以上的失智人口將一舉突破35萬的客觀事實;(三)近期也有以健保資料庫5,258位被診斷為輕度至中度的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為主的臨床學術研究,研究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整體存活中位數餘命平均為7.69年,有三分之二以上患者存活超過五年、三分之一者則是超過十年,對此,研究團隊建議照顧無共病的年輕型阿茲海默症患者應規劃長達十四年的照顧計畫,六十歲左右的患者則需規劃十二年,而七十歲左右也應該要有十年的照顧方案。
此外,扣緊性別、年齡層及其共病等指標所進行的交叉分析,進一步的發現,具體而微包括:
(一)性別部分之女性阿茲海默症的中位數餘命為8.81年,比男性的6.37年還要長,只不過,扣緊國人女性平均壽命本來就是高於男性的客觀事實,阿茲海默症患者平均餘命同樣也是會出現女性高於男性的發展態勢。
(二)年齡層部分之四十至六十四歲年輕型失智症,平均餘命為13到14年、六十五歲到七十歲為12年、七十歲到七十九歲有10年,八十歲以上平均餘命僅4到6年,換言之,關乎到阿茲海默症患者平均餘命的遞減,除了有其年齡分層的最大解釋變異外,亦直指其他相關的影響變異,特別是隨其年齡增長而來盛行率越高的失智症及其棘手複雜的照顧計畫,點明出來『與失智症作戰』(fighting dementia)的艱鉅困難。
(三)共病部分之若具高血壓、糖尿病、癌症、心臟病、慢性肺病等共病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每增加一至兩種共病,餘命將縮短1至2年,具三種以上共病的失智者,年輕型患者平均餘命則是由10多年降至6.43年,八十歲以上的餘命則由四年以上縮短為2.98年,冀此,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存活時間係比高齡發病者長,但是,認知退化速度也比高齡發病者快,即使身體狀況較長者佳並且少有心、肺、腎臟等相關共病,但是,生活照顧的複雜程度也是不亞於照顧高齡失智者。以此觀之,對於不同年齡分布及其身心疾患失智症者,實有其復歸生活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及其失智照顧計畫之和合分殊的因應措施。
冀此,失智疾患之分類、分級及其失智症者之分齡、共病而來的分流照顧計畫,是要有包括失智者的個人動力、親屬的家庭動力、外部的系統動力之通盤性檢視,以及涉及到長照費用、照顧素養、協力團隊之整體性布建,更遑論於還進一步牽動失智症政策綱領、失智症專法或專章、失智症共照制度規劃、失智症社區自立生活、失智症服務據點、失智症養護機制之『理念—政策—立法—制度—行政—服務輸送』的失智症整體架構擘劃,以及涵蓋喘息服務、經濟安全、社會參與、心理支持、靈性關懷的整全多層思考,以此觀之,相與關聯的命題思索,包括:
(一)依衛生福利部最新所公布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失智者平均每人每年總醫療費用支出為新台幣53.3萬元,高於無失智者平均的31.9萬元,此一照護支出的費用攤提,實有從必要回歸對於〈長期照顧保險法〉之制定的基本提問,畢竟,窺見於台灣未來失智總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之推估,從2024年的1.59%(37.2萬人)、2030年的2.08%(47.9萬人)、2040年的3.15%(69.6萬人)到2050年之際的4.21%(86.1萬人),更顯得失智症照顧背負龐大的社會成本。
(二)無論類別、等級、年齡、性別、共病而來的平均餘命,真正的癥結點還是在如何釐定兼具失智症者本人、失智症家屬及其失智症社會而來的照顧計畫,顯然,關於這部分的建置工程,實有其對於從失智症之病識認知到照顧行為、從意願到能力與結構性限制、從個體到制度與大環境而來的綜融性檢討,況且還涉及到最終預立醫療決定的文化主義,就此而言,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和以拖待變而來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照顧家暴、長照悲歌,早已是對於失智症者長照圖像的不同側面寫照。准此,如何掌握研擬照顧計畫的時機點,藉此讓失智症者的照顧議題,不至於淪為只要有人或有專人來照顧即可,而非是訴求有專業的人來加以照顧之於受照、家照、主照、他照、外照等『照權』維護。
(三)此外,關於失智症者的照顧議題,實有必要從生態系統切入,藉此涵蓋全人、全程、全家、全社群、全齡和全社會的協力網絡與照顧體系,畢竟,包括失智症者的照顧角色扮演,是有必要針對照顧者之老伴化、女性化、高齡化、身障化、脆家化、特境化、高危化之類的處境、情境、環境與困境,以進行結構性解套。
(四)最後,失智症乃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需要藉由一系列不同的測試方法,以進行診斷,其過程不僅複雜、耗時又耗費,這也讓對於『失智症—失智症者』的圖像描繪勾勒,尚屬於某種的無知之幕,如此一來,相與對應的研究命題思索(資料來源,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24),實有其綜融以對之必要,像是:
01.從類澱粉乙型蛋白到一氧化氮的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
02.從認知功能到心智缺陷的失智症臨床治療之理論基礎;
03.從阿茲海默症到其他類型的失智症不同類型病因探究;
04.從認知功能障礙到感染
新冠肺炎的失智症認知功能減退;
05.從橫斷到縱貫的失智症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大數據分析;
06.從醫藥衛生到營養科學的學門、學類失智症治療探究;
07.從醫護典範到整合其他處遇的失智症研究超典範建構;
08.從需求評估到人力供給推估的神經專科醫師人力分佈;
09.從巨視社會融合到微視去移動障礙的失智症社會參與;
10.從認知行為到預測因子的失智症社會大眾之公共教育;
11.從AD8、CDR、MMSE到SPMSQ早篩鑑別診斷效能;
12.從臉部情緒到缺損辨識的失智症情緒能力;
13.從偵測工具到評估系統的失智症檢核診斷;
14.從健康素養到風險認知的失智症知識衛教;
15.從詞彙語料整理到自動語音識別的失智症社會性連結;
16.從知感心理到執行功能的失智症事件記憶;
17.從訊息處理到工作記憶的失智症認知表現;
18.從睡眠障礙到遊走行為的失智症生活困擾;
19.從身體組成到核心肌群的失智症生活功能;
20.從病識感到學習參與的失智症教育;
21.從職能治療到數位科技的失智症照護成效;
22.從藝術輔療到知能訓練方案的失智症照顧介入;
23.從影像資訊系統到機器學習的失智症訓練;
24.從定位系統到數位網路的失智症緊急救援;
25.從照護環境到行為改善的失智症影響效益;
26.從照顧成本到生活品質的失智症居住選擇;
27.從照顧負荷到生活品質的失智症自覺準備;
28.從生活空間到人與環境的失智症居家經驗;
29.從罹病前後到照顧互動的失智症生命故事;
30.從虛擬實境體驗到常見問題行為的失智症照顧者效能提升;
31.從個人動力到充權復能之失智症照顧者的全人關懷;
32.從依附關係到照顧活動之失智症照顧者的角色緊張;
33.從資源使用到經驗評價之失智症家照者的照顧處境;
34.從喘息服務意識到服務體制設計的失智症家照者經驗;
35.從資訊需求歷程到資訊平台參考的失智症家照者設計;
36.從照顧酬賞到照顧品質之失智症家照者的效能提升;
37.從照顧負荷到反芻思考的失智症照顧者創傷後成長;
38.從醞釀、積累到慢性及其爆發的失智症照顧壓力;
39.從互助家庭到知識螺旋之失智症照顧者的實踐社群運作;
40.從關注議題到支持團體的失智症家屬團體動力;
41.從跨專業到多專業照護諮詢的失智症家照者成效探討;
42.從照顧負荷到生活品質的失智症家庭韌性探究;
43.從居家服務到服務效益的失智症外籍看護工運作困境;
44.從資源連結到運作困境的失智症長期照護社區式服務;
45.從社區服務到據點評核之失智症友善社區的在地老化;
46.從角色調適到因應經驗的失智症機構照護之家屬動力;
47.從居家照護到品質成效之失智症資源使用的城鄉差異;
48.從照護經驗與適應歷程的失智症照護文化;
49.從虛擬實境到社會烙印的失智症社會教育;
50.從廣度、深度到多維度、難度的失智症照顧內涵;
以此觀之,失智症多少還是處於《腦海中的橡皮擦》(내 머리 속의지우개,2004)、《明日的記憶》(明日の記憶,2006)、《被遺忘的時光》(2010)、《愛無盡》(Still Mine,2012),以及《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2014)之生命點滴時光流失的某種自我救贖之旅,這是因為失智症患者經常擺盪於外界資訊的認知能力,及其追求價值之行為能力的相互糾纏且動彈不得(entrapment)狀態。
肆、代結論——擺盪於『高齡者健康照顧』與『高齡者無知之幕』的迷思、弔詭
本文的論述取徑主要是藉由「健康照顧下的社會工作實踐(含兒少、婦女、身障、高齡等)」、「健康照顧與社會工作的相關性」、「兒少婦女家庭的健康照顧模式及相關議題」、「高齡活躍及在地老化相關議題」、「健康關懷及社區照顧相關議題」、「樂活旅遊及實踐相關議題」以及「其他與高齡、健康照顧、在地老化、社區照顧、生命教育及關懷」等7大議題的關照視野,據以進行相與對應之時事新聞現象、結構意涵探究及其3C關懷意旨的延伸性思考。
至於,相與關聯的議題現象包括有「關於六項不勉強照顧原則的人文思索」、「關於留職停薪照顧者所牽動之於『人—事—時—地—物』的延伸性思考」、「超高齡社會之於老本議題及其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思考論述」、「關於推動『全齡大學』及其典範建構的延伸性思考」、「從諸多老化議題現象追索安老之可欲、可行和可為的相關思索」、「關於有超過九成長輩營養攝取未達標一事的延伸性思考」以及「關於從失智症、失智症者、失智症照顧到失智症者長期照顧的延伸性思考」,即使試圖拉高、加寬、擴展、延伸之於『高齡者健康照顧』的圖像勾勒,但是,難竟全功於『高齡者無知之幕』,這何嘗不是直指如何用加快的腳步,以追趕高齡者研究典範的落後進度,這部分實有大破與大立之必要。
(本文曾刊登於113.11.14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