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就任兩周年,由於
兩岸承諾跳票,導致大陸旅客大幅衰退,雖然政府提出新南向政策,但東南亞地區的觀光量,彌補了我們觀光外匯損失的缺口了嗎?而觀光產業的供應鏈牽連甚廣,相關產業業者損失慘重,各地業者哀鴻遍野,紛紛倒閉,針對現在觀光慘象,請問政府為我們作了什麼?
依據520就職兩周年「總統給問嗎?」直播,蔡總統對民眾針對觀光問題提出的回應表示,雖然陸客減少,但東亞及新南向增加的旅客維持了來台旅客人數,甚至是往上走(ET today新聞雲,2018)。
然而,根據觀光局資料顯示,106年1-12月來臺旅客累計1,073萬9,601人次,與去(105)年同期相較增加「4萬9,322人」,成長0.0046也就是0.46%?!相較我們觀光發展全盛時期2012-2015年,年成長率5%-23%,年平均成長約15%,106年來臺旅客成長率,可說創下新低。
事實上,大陸旅客已成為亞太地區旅遊人數的主力,各國紛紛採取各項措施,以爭取大陸觀光客,賺取外匯,以泰國為例,106年大陸旅客即佔其觀光市場的38%,大陸旅客不是絕對,但其貢獻度,在亞太地區是不容小覷的。但這兩年來,
台灣觀光發展卻與亞洲其他國家反其向而行,放棄大陸觀光市場的經營,根據統計,2012-2015年,平均陸客占來臺旅客數約38%的市場。若以106年的來臺旅客數換算,應約有408萬人次,但106年實際陸客來臺人數約為273萬人次,占106年來臺人數的25%,減少約七成的大陸旅客。
反觀蔡政府所謂重中之重的新南向政策成效如何?106年東南亞旅客總計約217萬人次,其中成長率最多的前三名為:柬浦寨1萬165人次(179%)、寮國804人次(125%)、越南38萬3,329人次(95%);人數最多的前三名及成長率為馬來西亞52萬8,019人次(11.30%)、新加坡42萬5,577人次(4.50%)、越南38萬3,329人次(95%)。相較105年,東南亞旅客數確實成長約29%,但由上述數據亦顯示,東南亞增加的旅客數為減少後大陸客人數的八成,如何填補大陸旅客的流失大洞?
蔡英文執政兩年來,年年都在慶祝來臺人數千萬人。但真相是,相較過去所謂亞洲四小龍以及主要國家的到訪旅客人數及收入,2017年香港5,847萬人(成長19%),日本2,869萬人(成長19%),南韓1,334萬人(負成長23%),泰國3,538萬人次(成長8.8%);馬拉西亞2,590萬觀光人次(負成長3.23%);越南1001萬觀光人次(成長26%)。台灣經濟發展已不再是亞洲四小龍,在觀光發展方面,也只能從亞洲觀光發展中逐年墊底,缺乏
競爭力,民眾也越來越無奈。
蔡總統兩年前說要多元佈局,朝向「亞洲旅遊重要目的地」目標前進。但這兩年來,政府的政策是什麼?105年,政府為救觀光,9月8日召開「陸客減少與因應對策」會議,端出四大因應策略,包括:提供300億元優惠貸款,但只是飲鴆止渴,觀光各行各業引發倒閉潮。107年1月,為吸引國際郵輪來台,業者只要以空海聯營方式,把台灣包裝入行程當中,來台停留累計48小時以上者,觀光局將提供補貼措施,300人次以上每位旅客獎助30美元,600人次以上每人獎助50美元。107年5月,為促進國內觀光,鼓勵旅行團前往南部旅遊,宣布只要到台南、高雄、屏東、澎湖、台東五縣市,20人以上團體旅遊,或是兩天一夜平日出遊,住宿費每人每日補助五百元,以及包含遊覽車、船舶、火車、飛機等交通費用的二分之一,每團補助上限為三萬元,澎湖縣因需搭飛機,每團最高補助五萬元,希望能促進南部觀光旅遊(今周刊,2018)。在在顯示政府,缺乏國際觀、前瞻與整體規劃能力,救觀光束手無策,只能拿著納稅人民的錢,靠貼補創造業績的觀光政策?不禁令人想問,「臺灣的觀光政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嗎?蔡總統心中「台灣未來的觀光發展到底何去何從」?
(本文曾刊登於107.05.24風傳媒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