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甫於中國民國建國百年之初,即提出規模高達五千億的重大公共工程,若再加上去年保留款,及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逾2,000億元,100年重大公共工程能量在七千億元以上。此一大規模的公共建設,對我國經濟發展確有一定的帶動效果,若能加上一些完善的配套措施,效果應能達到加乘效應。
一、背景
經濟衰退時期,古典經濟學派認為經濟會隨著時間而調整,然此種作法可能需要長時間的調整而緩不濟急。於是凱因斯提出「有效需求理論」,其認為經濟大恐慌時期,工資與價格具僵固性,市場失靈下供給過多,失業無可避免。故應由政府來創造需求,透過政府的公共投資的方式來創造有效需求,所得擴張乘數效果將會使得景氣脫離谷底。這套凱因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已經成為各國對抗經濟衰退的圭臬了。
由美國次級房貸的金融風暴,快速席捲全球,世界經濟急速惡化,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深受波及,行政院於98年2月19日核定「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以因應當前非常時期推出的非常計畫,其成效關係著當前擴大內需、振興經濟、促進就業以及厚植國家競爭力。
因此,近年來政府的投資大量增加,96年的政府投資不及四千億元的3961億元,97年提高至為4460億元,98年及99年再度攀升至4920億元及4974億元,今(99)年仍維持高檔,根據主計處預計達4917億元。
二、百年重大公共工程規劃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范良銹日前對外表示,今年是公共建設高峰年,將大舉推動各項重大公共建設。據媒體報導,去年政府投入公共工程預算創下歷史新高,達5,332億元,今年政府投入公共工程預算較去年略為減少,約5,002億元,不過,由於去年的促參案簽約金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240億元,將在今年開始推動,因此,建國百年的公共建設經費將創下歷史新高。
建國百年政府公共工程主要為一億元以上公共建設計畫3,050億元,以及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1,575億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工程175億和未達一億元公共建設202億元。
推動的重大公共工程項目,包括北部地區的捷運環狀線、台北港貨櫃中心、五股楊梅高速道路擴建、桃園國際機場改建等。桃園、台中地區有鐵路高架化,台中地區有捷運等,台南、高雄則有鐵路地下化等工程。
三、簡評重大公共工程規劃
經濟衰退時期,在人民悲觀預期下,將緊縮日常開銷,民間消費大幅減少;企業對未來轉趨悲觀,紛紛撙節開銷及放緩投資,民間投資也會跟著下滑;歐美日等國經濟落難,我國出口又是以其為大宗,出口衰退難以避免。三大經濟動能都熄火了,振興經濟僅剩擴大政府投資與政府消費一途。
惟如今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國內經濟即強勁反彈, 2010年台灣經濟表現相當亮眼,99年全年出口總值2,746.4億美元,年增率34.8%,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根據主計處2010年11月18日公布的數字,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高達9.98%,創下台灣經濟表現21年來新高(1989年為10.28%),而且這還只是預估的數據,實際數字可望突破二位數。
隨著景氣回溫,當初推動擴大內需方案的理由逐漸消失,且金融海嘯的威力也低於預期,是否還需要繼續推動擴大內需方案實有重新檢討之必要。加上實施擴大內需方案耗費大量的經費,使得各國的財政赤字日趨惡化。因此,有愈來愈多的經濟學家主張縮減擴大內需的作法。
本文以為,固然全球經濟有反轉向上的趨勢,惟經濟本質仍相當脆弱,尤其是歐美先進國家失業狀況仍維持高檔,諸如:美國失業率達9.8%,英國7.9%,加拿大7.6%,德國7.0%,日本5.1%。且希臘債務違約引爆的歐債危機尚未解除,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以及西班牙等「歐豬四國」(PIIGS)岌岌可危。國際間倘突然終止原先推動的擴大政府支出的作法,恐將使問題加劇,甚至引發全球經濟二次衰退。職是之故,於全球經濟未趨穩固之際,斷然結束擴大內需方案係不智的作法。
四、建議
當前經濟前景仍渾沌不明,各國政府仍宜持續推行擴大內需方案,我國在此一背景下,實施各項重大建設實有其理論基礎。惟當前的制度仍有部分值得檢討的地方,本文針對此提出下列幾項建議:
第一,落實成本效益分析:在經濟低迷時期推行重大公共建設,乃係透過政府投資帶動國內經濟發展。但若只是為了建設而建設,乘數效果相當有限,政府花費鉅資卻難以帶動經濟。最有名的例子,不外是日本的經驗,1990年來日本大量舉債不斷推行公共建設,卻未將錢用於所需的用途上,不但財政惡化,經濟未也見改善。不幸的,過去國內也浮濫興建過多的蚊子館,衍生許多問題,今後應落實成本效益分析,將建設用於最重要的用途上。
第二,提供加速完工的誘因:公共工程耗時費事,每每影響周邊的交通與經濟。美國加州對此提出一項措施,頗值得國內效法。其工程合約不但有延遲完工的懲罰規定,更有提前完工的獎金-每日20萬美金,獎金最多可達五百萬美元之譜,誘使施工廠商加速施工,國家付出的錢遠低於,因提前完工帶來的經濟效益,讓公共工程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第三,規劃國際級的建設:過去台灣的公共工程大都以預算為最優先的考量,所以多數的工程僅具一般的使用功能,外觀毫無特色,加上工程品質不佳,沒有幾年就問題叢生,還要花費許多經費進行維修。擴大內需方案通常為工程十分浩大的建設,金額高達數十億甚至數百億以上的規模。因此,既然要花費鉅資,應著重其效果,在規劃上應具有遠見,寧願多花一些錢,邀請國際級的建築師設計或進行國際競圖,設計經典的前瞻性建設,使其乘數效果達到最大。
(本文刊載於2011年1月18日中央網路報智庫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