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指出,台北市25至29歲的年輕族群
失業率,創下民國100年以來的新高;而六都20至24歲者的
失業率,台北市則以16.44%奪冠,最低的新北市僅7.53%。事實上北市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已持續一段時間,在柯市長任內20至29歲者的失業率均高於全台平均值,且為北北基宜桃竹等北部區域各縣市之首,但柯市府的回應,僅一句「北市青年的家庭環境不錯」輕輕帶過。
一般定義「青年」失業率,多以「15至24歲者」為對象。就
台灣的情形來說,這個年齡層的青年泰半處於就學階段,到了22歲大學畢業才會考慮就業。因此北市府若說這個年齡層的青年,因為家境不錯不急著找工作,以致失業率偏高,還講得過去。但問題是台北市20至29歲者的失業率,在柯市長當政期間都是北部區域最高者,首善之區出現此等警訊,只能說柯市府對青年就業議題太輕忽。
柯文哲擅長以辦活動的方式與青年互動,在就業輔導部分,自有青年職場體驗實習博覽會,讓少年頭家了解勞動市場。不過從勞動局本身的調查便可發現,市長處理青年工作問題失準。因為扣除想就業及讀研究所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多數是「想提升個人
競爭力」再尋職,顯然年輕人需要的是「技能強化」,非僅止於職場體驗。
新北市認為其近年之所以能降低青年失業率,在主動發掘、訪視隱性失業者,並針對其個人提供「一案到底」的服務,除此還搭配招商,催出工作來。反觀台北市,知名商圈接二連三出現人潮消退、榮景不再之情形;畫定都市更新的地方完成率不到1%,可見柯市長並未給台北市注入新的
經濟成長動能,以致青年就業機會大減。
再者,柯市長為連任所提的青年政見,大多是降低生活負擔的公宅、托育主張,真正有益就業者僅止於「鼓勵創業」,包括最高額度100萬元的貸款,提供新創基地及創業服務。但很遺憾的,經濟部統計顯示,國人創業陣亡率超過9成,特別是柯市長沒有擘畫產業藍圖,如果只是任由提案創業再加補助,很可能4年過去,青年仍看不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曙光。
青年就業為何會受到重視,除了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外,更有維護青年自信,減少社會問題的意涵存在。4年前柯文哲在年輕人的襄助下,取得台北市長的寶座,然而4年來北市青年的失業率依舊居高不下,反而是其他的候選人已發現問題,提出海選人才媒合就業;培育符合城市願景的青年創業家等主張。
當今台灣政壇最受年輕人所肯定的柯文哲市長,能否通過新一輪的民意考驗,15天後見真章。
(本文曾刊登於107.11.09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