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慘痛的創傷,靠無比的愛治療

慘痛的創傷,靠無比的愛治療

國政評論 社會

作者: 彭懷真 ( 2009年9月9日 14:32)
關鍵字:災變壓力 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熱門指數
分享

引言:痛苦的印象,難以抹滅


8月22日,小林村遭到土石流掩埋第15天,罹難者法會上,罹難者的子女這樣說:「爸爸、媽媽、叔叔、伯伯他們都走了,今天我已經不知道哭過幾個地方、幾次?我不敢去想事發哪晚所發生的事情」、「我晚上閉上眼睛睡覺,土石流就像電影情節不斷在我腦海中,不斷上演」、「水災後,我一直感覺頭暈、頭痛,事情都記不太起來,感覺很鬱卒」。

如此痛苦的聲音,成為八八水災782位死亡與失蹤者家屬、親朋好友的普遍感受。另有目睹洪水、土石流、橋斷路坍的成千上萬民眾,都親身經歷如此的痛苦。透過媒體瞭解災情的閱聽大眾,也在腦海裡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

在經歷這樣不可控制的巨大災變,親人死亡、房屋毀損、財產嚴重損失等等,這些身歷其中的受災者或目睹者,往往在災變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身心衝擊,造成生活上的嚴重不適。


人們在災變發生後的各階段心理適應階段,通常會有很多感覺及知覺,像是災難當天的情境會不斷在腦海中重複、親人死亡等感覺,但這些感覺和知覺是混亂的,甚至感覺太多而感覺遲鈍,無法將這些感覺說出來或表達出來,只能片段的;經過時間沉澱後,思考、情感能力及現實感會逐漸慢慢恢復,情緒表達則上會開始出現焦慮擔心、對未來感覺無力、企圖回復生活次序但又無法控制的無奈或憤怒情緒、述說一遍遍細節給別人聽以及人際關係敏感等;不過,大部分的受災者會逐漸回復,建立新的生活次序及人際網絡,重拾過去的應變能力,面對失落及改變,社區也會慢慢恢復原有的步調。


東海社工系在甲仙的經驗


更多的愛與關懷,總是比較能幫助受苦的人走出痛苦。尤其是真誠又專業的服務,對受苦者減輕苦難、迎接考驗特別有幫助。東海大學社工系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積極投入災民服務,累積了相當的經驗。此次目睹八八水災對南台灣的重創,也規劃及執行了服務災民的計畫。我們深信:「助人的歷程也是學習的歷程」,既然是可貴的學習,就應該寫功課,把這樣具體的學習具體整理出來。


經過密集的聯繫,爭取到許多的資源,東海社工系參與八八水災的第一支隊伍在八月二十日(週四)出發了,到八月三十一日結束服務,四人編制一組,每一組有一位助教或研究生,另三位是高年級的同學,五天輪流一次,我們規劃及執行的重點有:


1.團進團出:參與者需全程參加;

2.參與前線已經設置的服務點:與高雄市社會局聯繫,加入該局在甲仙龍鳳寺所設置的服務站;

3.避免增加當地工作者的負擔,盡量自己負責生活所需各項事務;

4.安全至上:派出專車接送;

5.強化資訊與訓練:出發前即編印好「支援高雄縣莫拉克颱風救災資源手冊」,並持續補充新資訊。


此方案的主要負責人是蔡培元助教、李佩華專案助理與我。

從孩子的圖畫中窺見傷痛


龍鳳寺是最接近小林村的一個臨時收容中心,收容將近230多位的小林村和鄰近村(關山村、和安村和東山村)的受災村民,我們主要協助支援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學生們除了調查了解受災戶的房屋毀損情形、家人失蹤狀況和有無其他生活需求,也托育照顧收容中心裡的孩子們,讓孩子的家長可以安心去辦理災後的生活瑣事。我們托育照顧孩子以7、8歲為主,收容於此地的孩子們並沒有失去父母,但是卻有孩子失去了他們的阿公阿嬤。在孩子天真的臉上看不出傷痛,但是透過遊戲、繪畫和聊天過程中,請孩子說說圖畫中的故事,就可以發現88水災在他們心中造成的衝擊是多麼的巨大和恐怖。


有一個特別的孩子,剛來到我們托育照顧團體裡,我們照慣例在遊戲畫畫中問他的名字、住哪裡、跟誰住,不過,我們怎麼問他,他總是說他不能說或他不知道,然後他就會離開團體,但又會再回來,我們從不勉強他回答,讓他自然的進出團體,參與他想參加的團體活動。有次在畫畫過程中,畫中有兩個小孩,我們問他那兩個人是誰?他說:「一個是他,一個是他哥哥」,我們沒有想很多的直接問那哥哥現在呢?孩子回答:「死了」,接著孩子才開始一點一滴的、慢慢的訴說。


我們也在團體中設計一個服務的活動,問「為什麼這邊有很多穿阿兵哥衣服的官兵?他們在做什麼?」然後請孩子拿著小餅乾,去送給那些穿阿兵哥衣服的人,並給他們一個微笑。每一個收到餅乾的軍官,緊繃的臉,隨著孩子到微笑,也跟著微笑。每個孩子在活動中感覺成就、快樂和好玩,孩子也學習到如何去安慰需要安慰的人,鼓勵需要鼓勵的人。


去服務的東海學生在每次接觸收容中心裡的居民和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暴露在災變後的創傷情境中,助人者的助人心情也受到衝擊。所以,當助人者投入災後服務時,需要先了解災難現場狀況,學習關於心理急救等相關知識,也必須去注意助人者本身的「熱情」與「理性」之間的平衡。災後助人服務介入應兼顧在地文化與社區既有療癒體系的角色。災難是人類生命經驗的必然,因此,各個文化傳統即已內蘊對創傷的療癒與回應之道。所以在收容中心各種不同宗教的服務,像是收驚、代禱、神經援助法等,對於受災居民來說,也是舒緩身心的良藥。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與因應


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重度壓力事件後,出現的嚴重、持續、及有時延遲發生之壓力疾患。一般可分為三大類症狀:過度警覺、逃避麻木、害怕再度體驗。從精神醫學的角度,創傷後壓力疾患診斷標準包括:

  • 此人曾目擊、經驗、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牽涉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脅至死亡或身體傷害等。此人之反應包括:強烈之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兒童可能以混亂或激動之行為表達。
  • 此創傷事件,可以下列方式,被再度體驗:反覆之痛苦回憶或夢境,類似情境引發之強烈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
  • 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之刺激,並有著一般反應性麻木。如避開話題、創傷地點,無法記起事件重要部分,減少重要活動與興趣,對前途悲觀。
  • 持續過度警醒。如難入睡或保持睡著,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易受驚嚇等。
  • 此障礙總期間,超過一個月。

各年齡層在面對災變壓力的症狀和因應策略


各個年齡層對災變壓力的反應皆不相同,有些年齡層對災變壓力會格外顯得脆弱。以下根據多項專業的資料彙整,每個人的問題也會隨著災後時期的不同而不同,有些問題會立即出現,而有些幾個月後才會出現。下表列出的是各年齡層會出現的症狀,並建議如何應付。

表一.1-18歲行為症狀和處置選擇的總結表

年紀

為症

可選擇的處置

退 化 性 的

身體的

情緒的

1-5

重現尿床、吸拇 指、怕黑

食慾不振

消化不良

嘔吐

腸胃或膀胱問題,比如便祕、括約肌失控

睡眠疾患

緊張

易怒

不服從

難管教

肌肉抽動

語言困難,比如出現口吃

拒離開父母身邊

給予額外的語言保證與大量身體安慰,比如擁抱愛撫。

給溫牛奶和舒適的睡前固定要做的事。

必要時容許孩子暫時睡在父母房間;若症狀持續則轉介專業人士。

提供機會並鼓勵透過遊戲活動表達情緒,比如手指畫、塑黏土、肢體重新演出災變。

5-11

增加和弟妹競爭父母的注意力

頭痛

抱怨視覺聽覺問題

癢不止抓不止

睡眠疾患

恐懼上學

從玩伴或朋友間退縮出來

對接觸家人退縮

反常社會行為,比如說和好友或兄弟姐妹打架

對以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注意力不能集中且學業成績退步

給予額外的注意與考量。

溫和但堅定地督促其負起較多的責任,而非將其當作小孩。

在學業和家務上暫時減輕對其最佳表現的要求。

鼓勵口語表達對災變的感想。

提供機會予其承擔結構化但不苛求的家務。

演習將來災變時的安全措施。

11-14

和弟妹競爭父母的注意力

無法完成以前從不抱怨即可完成的普通工作

恐懼上學

重現早先的語言和行為的模式

頭痛

抱怨模糊的疼痛

食慾不振

腸胃問題

突然出現皮膚疾患

睡眠疾患

對同儕的社交活動失去興趣對嗜好和娛樂

失去興趣

和兄弟姐妹與父母的關係愈益困難

突然增加對父母或師長權威的反抗

給予額外的注意與考量

暫時降低在校與在家的表現期待。

鼓勵語言表達感受。

提供結構化但不苛求的責任和復健活動。

鼓勵並協助孩童融入同齡的團體活動。

演習將來災變時的安全措施。

14-18

重現早先的行為和態度

早先負責的行為退步了

追求解放父母控制的衝突降低了

異性戀的興趣和活動減低了

腸胃和膀胱方面的抱怨

頭痛

皮膚發疹

睡眠疾患

消化疾患

身體活動量的明顯增加或減少

經常表達不對勁和無力感

愈益困難專心於計劃好的活動

鼓勵和同儕與家庭外的重要他人討論災變經驗。

假如青少年選擇在家庭裡討論災變的恐懼應鼓勵其表達但不必堅持。

暫時降低對學業與一般表現的期待。

提供機會投入復健的計畫和參與,到可能的最大程度。

鼓勵並協助充份參與同儕的社交活動。

演習將來災變時的安全措施。


表二.中年人的情感和行為症狀及處置選擇

情 感 和 行 為 症 狀

處置選擇

心身問題、潰瘍、糖尿病、心臟的麻煩

退縮、生氣、猜疑、易怒、無感覺

食慾不振、睡眠問題、對每天活動失去興趣

為身體症狀提供醫療照顧。

說服他和家庭醫師、宗較人士、朋友或專業人士談談。

幫忙其找到醫療和財力上的協助。

保持和家庭成員溝通管道的暢通。

幫忙家人辨認憂鬱症的身體症狀,及需要專業諮商與否。


表三.老年人的情感和行為症狀及處置選擇

情 感 和 行 為 症 狀

處置選擇

憂鬱性的退縮

無感覺

激躁生氣

易怒猜疑

定向感喪失

混亂

記憶喪失

加速身體退化

增加身體抱怨的數量

提供強力而持續的語言保證。

協助復原物理的財產;常做家庭訪視;安排同伴;

特別注意適合的居家安置,比如說,熟悉的環境和舊識。

幫助重建與家人和社會的聯絡。

幫忙其得到醫療和財力上的協助。

重建醫療常軌。

提供護送及交通服務。

鑑於災害與恐怖攻擊經年不斷的氛圍,歐美各國的災難創傷專家籌組共識會議,探討大型災害與創傷後的主要介入原則。在此會議中,與會專家最終歸納出五項具有實徵基礎的介入原則,並且提供了公衛與個別/團體層級上的實際作法。這些原則包括:


一、促進安全感(safety):促進安全感可以減輕創傷壓力反應的生理層面,並且能改善妨礙復原的認知歷程,例如世界是全然危險的信念,以及對未來風險的悲慘化/災難化態度。


二、促進平靜穩定(calming):促進平靜穩定,能夠減輕可能蔓延至許多場合的創傷焦慮,並且能減輕強烈的激發、麻木或情緒波動,這些反應會干擾睡眠、飲食、決策、與生活事務表現。倘若反應持續,會導致恐慌、解離、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焦慮與身體問題。


三、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personal- & collective efficacy: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以改善個人管理困擾事件能力的信念,此目標主要透過對想法、情緒、與行為的自我管理達成。


四、促進聯繫(connectedness):社會支持已證實是極重要的PTSD 風險因子。社會支持與大型創傷後的情緒福祉與復原有關。促進社會聯繫,有助於個人獲取災難應變資訊,並且提供獲取實際問題解決、情緒瞭解接納、分享創傷經驗、正常化反應與經驗、因應的互相教導等支持層面之機會。


五、灌注希望(Instilling hope):灌注希望是災後介入的關鍵成分,因為災後顯現正向結果者,通常是維持樂觀、正向期待、可預期生活與自我的信心、與其他希望性信念的人。


小結---用愛灌注希望


創傷要靠愛來治療,八八水災所造成的慘痛創傷要靠無比的愛來治療。在八八水災後,無數人在洪水中成為災民,需要更多的希望與愛。我們東海社工系帶著愛進入災區陪同了孩子,有了一些經驗,整理如上。只希望愛,能夠以比洪水更偉大的力量,使災民在苦難中站起來,面對生命的新考驗。我們也應繼續關心苦難中的每一個人。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11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影音專區

「創傷知多少?--正視災難後全民心理重建」記者會
( 2021年4月15日 15:41 )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時間:民國110年4月14日(三)上午9:30 地點: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01會議室 (臺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6號1樓101會議室 ...

國政研究 社會

天災變故裡的風險意含及其婦幼安全討論
王順民 ( 2009年8月28日 13:59 )

一、前言 世紀天災莫拉克(MORAKOT)颱風重創了南台灣,山河變色的同時,亦直指未來艱鉅的災區重建,勢必是一場全民總動員的社會工程,對此,本文一方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教文

「輕推」,讓台灣進步
楊朝祥 ( 2018年4月24日 08:19 )

「輕推理論」(Nudge Theory),Nudge一字的英文原意是「用手肘輕推」,而輕推理論就是運用適度誘因或鼓勵、提醒等方式,在不限制個人選 ...

社會

關於推動〈員工協助方案〉的延伸性思考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22 )

一則由地方政府所開辦的〈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簡稱EAPs),扣緊需求評估、過程評估及其效益評估的關懷意旨, ...

社會

關於台灣人口發展困頓無解化的延伸性思考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2024年將屆年底,這也使得相迎於2025年抑或中長期的人口發展樣態,實有其進行多方思辨、議論之必要,特別是要如何嚴肅看待當代台灣社會之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教文

台灣需要發展怎樣的海洋文化?
劉新圓 ( 2007年10月4日 15:04 )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經常標榜要發揚台灣的「海洋文化」,如1996年彭明敏參選總統提出的「海洋國家」主張,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等等,其 ...

社會

颱風天與颱風假的集體性盲思
王順民 ( 7月30日 16:15 )

一則與天災及其可能會伴隨人禍的特定議題現象,背後實有其多重意涵的論述思考。 有效的颱風對策 話說:每年的夏秋之際,颱風的登台入 ...

教文

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法
劉新圓 ( 2009年9月30日 10:20 )

921大地震十週年,文建會舉辦古蹟週活動,希望藉此加強民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位於台中市西屯重劃區的張慶興堂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 ( 10月1日 08:40)
    政府為了拯救勞保基金,今年撥補了一三○○億,這確實能美化帳面,五年來政府撥補從二○一九年的二百億快速爬升,若不能在體制上進行改革,就只能每年以更高的額度繼續撥補。長照預算也 ...
  • ( 10月1日 08:40)
    自八月一日起有四所大學退場,此消息衝擊許多私校,因為遲早會輪到。隔日驚聞股市大跌,接著八月五日跌幅更是空前,兩日股市跌近三千點。大學退場與股市崩跌,幅度都是台灣歷年之最 ...
  • ( 10月1日 08:39)
    日前卓揆拋出促進婚育見解,希望戶政資料扮演積極角色,找出適婚與適育者進行接觸。此想法可能來自五十多年前所推動的家庭計畫,當時由公衛護士下鄉進行宣導而奏效。 過去推動節 ...
  • ( 7月17日 11:22)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