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廿一世紀初面對的挑戰,除了受到全球經濟發展遲緩、兩岸關係緊張情況未能舒緩的影響外,眼前最主要的就是國內經濟陷於空前衰退的困境,不但廠商對景氣的信心趨向悲觀,隨之而來的失業率持續攀升、中高齡失業人口比例大幅增加,以及家庭失和與社會自殺人口激增等問題。此一經濟成長向下沉淪的事實,對台灣而言具有幾項特殊意義,亦即不但宣告台灣高經濟成長年代的終結,也顯示台灣經濟發展經驗的褪色,尤其印證不當的政治作為對於經濟成長的阻礙與競爭力的扼殺。過去民進黨靠著政治抗爭與社會運動起家,較少具有處理民生及工商投資問題的經驗,甚至在經濟繁榮時代採取對抗工商企業者的敵視態度,而這些心態及觀念並未隨著執政後掌握國家機器而適時調整。換言之,主政者對經濟發展的態度正確與否,確實影響經濟政策的推動,進而影響經濟發展的成果。
在檢視這些日漸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其中最大的癥結就在於政府本身的運作及心態,亦即主政者經常未能即時地面對問題進行檢討並提出解決對策,因而僅能面對更為惡化的情況束手無策,此外,公部門的行政效率不彰、士氣低落,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有鑑於此,甫落幕的經發會財金組提出組織再造與淘汰冗員的結論。此一意見主要在於呼應陳水扁總統在數月前對於新政府團隊研習營的指示:大幅整併功能性部門,設置少數的獨立性管制委員會及積極政治考量的委員會,行政院部會組織減少三分之一。事實上,目前將近六十萬人的公務人員之中的確存在為數不少的冗員,政府每年編列預算中的人事費用支出所佔比率極高,尤其考績甲等的公務員年年高達八成以上,政府部門雖然陸續提出政府再造等口號,但相較於私部門(特別是高科技產業)企業組織大幅提昇的效率,政府始終缺乏組織改革的企圖心,其行政效率和私人部門的差距越來越大,因而為民眾長久以來所詬病。
因此,我們肯定政府提出組織再造改革之立意,運用私部門的管理技術與激勵手段,期能以較少的施政成本締造一個高績效的政府。但是,政府再造並非僅是調整組織圖表而已,也不只是以企業組織的績效管理制度加諸公務員即可,其他配套措施,例如重塑組織文化、確立權責歸屬、檢討考績制度的評核項目與過程等層面,亦應同時配合進行,始能以治標又治本的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換言之,在借用企業精神重新建構行政組織的同時,亦應留意到公部門特有的組織文化、政治生態及社會系絡對於公務員革新價值觀的衝擊,同時對於公務人員實施再教育以調整其心態,使得公務員的思考模式與決策行為都能適應及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的社會需求。
目前台灣經濟正陷於空前衰退的困境,此時行政組織內部體質是否能夠順利調整機能而發揮功效,即將是當國際經濟恢復景氣之時,我們能不能夠重新恢復發展生機的主要關鍵。尤其行政革新的成功與否實與內部體質的改善息息相關,主政者必須深切體認當前改革的重要性,持之以恆,貫徹到底,這項工作能夠做好,新政府過去一年對於台灣經濟與國際競爭力造成的傷害,或將得以彌補,民眾也會相信這個政府的確具備認真的執政態度與施政能力;反之,如果執政團隊仍以口號治國而大話說盡,像過去一樣遭逢反對意見便即躊躇不前,則改革時機稍縱即逝,不僅即將喪盡民心,台灣經濟亦將再無發展前景可言。因此,我們期許政府團隊應深切自省,發揮智慧以穩健推動行政組織再造與績效提昇之改革。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