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馬總統雙十演說之意涵性探討

馬總統雙十演說之意涵性探討

國政評論 憲政

作者: 劉性仁 ( 2010年11月2日 17:21)
關鍵字:雙十演說 中華民國

%
熱門指數
分享

馬政府執政已滿兩年多了,以中華民國百年前的最後一次就十演說的內容來看,其內容意涵有許多意義殊值探討,基本上此次雙十演說,其基調仍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有許多觀點馬總統更藉由此次機會,一併回應並表達看法。

首先,馬英九並未忘記過去,否定歷史,他除了提到要緬懷當年革命志士為救亡圖存,所做的犧牲奉獻,更強調要負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足見馬英九總統並非是短視近利之輩,他其實具有歷史的縱深性,非但沒有否定過去歷史,更加以策勵未來,他是具有歷史責任感的領導者,只是平日常疏於歷史性的描述。

其次,馬英九細緻的將中華民國歷史及發展進程作一交代,他提到中華民國發展歷程曲折艱辛,並以台灣經驗為傲,畢竟目前在臺灣的每一個人,都是這段歷史的參與者與建構者,大家一同胼手胝足,推動地方自治,普及國民教育,厚植軍事實力,開創了經濟繁榮與民主政治的雙重奇蹟。他這番告白,除了喚起過去台灣在經國先生時期的建設記憶,更希望大家未來能夠繼續發揮台灣雙重奇蹟,懂得珍惜,才會更有收穫。

再者,馬英九就職雙十演說的重點,幾乎都放在馬政府到底做了哪些事上,沒有過多的怨懟與指責,只有忠誠地陳述各項成績,倘若外界不滿意,可以針對這些具體的內容來加以評判檢討,馬政府更承認自己施政不是完美的,在許多方面仍有不足之處,有待未來努力。他提到,未來政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改革、開創、追求公義」。對照起過去扁政府的鎖國貪腐,對臺灣實在傷害太深,因此馬政府必須勇於全面改革,一刻也不能放鬆,過去馬政府在社會、經濟、教育、環保、國防、兩岸與外交各方面,推動許多劃時代的改革,目的是徹底改善臺灣體質,打造一個全新的、有競爭力的臺灣;未來除了將完成未完成的工作外,將重心放在「建立公義的社會」,只要涉及社會正義、環境正義與司法正義的問題,馬政府一定採取積極行動,回應人民期待。

另外,馬政府也將盡一切的努力,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機會;擴大社會福利,照顧社會弱勢,持續推動稅制改革。對於極端而多變的氣候,也將採取「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的策略,並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探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應該兼籌並顧,如果當經濟發展對環境有嚴重不良影響或危害時,馬政府更明確指出應該以環保為優先,這實在是政策目標上的一大調整。

此外,在教育改革方面,他保證會透過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扭轉不利弱勢學生的社會環境,協助貧苦子弟翻身脫貧,讓他們有實現人生夢想的機會;在啟動全民司改方面,他表示未來司改必須從人民的角度,理解人民對司法的期待與人民經歷訴訟的苦痛,重建人民對司法的信心,他並宣布成立「人權諮詢委員會」,邀集官方與民間人士,共同探討規劃人權政策,並定期發表人權報告,以提升台灣人權水準;凡此種種內政上政策的揭櫫,其實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讓民眾們能夠有一個清楚的奮鬥目標與方向。

至於最敏感的兩岸及外交問題上,馬英九也並沒有迴避,或許不同角度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有的感覺良好,有的感覺不好,但基本上說兩岸關係穩定是最有成就,這一點也不為過。他提到改善兩岸關係及促進和平繁榮之各項作法,當然也論述到台灣的國際活動參與及國際空間問題。兩岸直航、陸客來臺觀光、與大陸簽署十四項協議、與大陸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這些了不起的成就,當然這些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是經過多少人多少次的談判交流溝通而努力得到的成果,也是大陸當局願意與台灣展開良性互動的重要善意表示。

而馬英九總統在雙十談話中呼籲對岸應儘早實現撤除飛彈,其談話非但未得到綠營肯定,反倒引起民進黨發言人林右昌表示,撤飛彈並非重點,馬政府應要求中方放棄武力犯台,馬政府也應提出具體作為,不要口號治國。從綠營的反應看來,今日馬政府再如何要求中共撤除飛彈,恐怕綠營都不會滿意,但當綠營不滿意的同時,不妨亦探討為何大陸當局不願放棄武力的關鍵。

坦白說,馬政府一再要求中共撤除飛彈,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順應台灣民眾的主流民意,畢竟和平的兩岸關係是台灣大多數民眾所渴望的,飛彈及對台動武會造成和平現狀的破護,那麼台獨就不會破壞兩岸和平嗎?不會改變及破壞美中台三邊關係的現狀嗎?因此在台灣要求大陸放棄對台動武同時,恐怕民進黨也不能迴避台獨主張的危險性。

簡言之,馬英九在雙十談話中關於兩岸關係闡述中,可謂是務實陳述,也表達台灣主流人民意見,儘管還是有人認為雙十談話缺乏心意,但馬英九將「九二共識」與憲法並提,表示兩岸在法理上不可能「相互承認」,但應在事實上「互不否認」。對照大陸總理溫家寶九月廿二日在紐約提出「大陸撤除對台飛彈最終會得到實現」的說法,馬英九此刻便是正面回應,強調「我們認為對兩岸關係有正面的意義,應該儘早實現」。當台灣一方要求大陸放棄對台動武時,一方面要思考大陸會如此做的可行性,倘若民進黨一天不放棄台獨,兩岸將永陷於「不獨不武」與「不武不獨」的循環論證。

除此之外,對於台灣「世界衛生大會」(WHA),加入「政府採購協定」(GPA),與美國重建高層互信,恢復重要軍購,重啟「貿易投資架構協議」(TIFA)的協商,這些部分大陸當局當然會有意見,但目前也只能在互不承認的基礎上,尋求互不否認及對岸諒解,期望能夠體會台灣多數民意的心聲。臺灣發展自主國防力量,持續向外購買無法自製的防衛性武器,是短期內不會調整的策略,只是其程度比例而已,至於情況就有賴於環境的改變及兩岸情勢而定。台灣方面更不會因此就不與對岸進行更深度的交流,反而要持續加強兩岸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層面之更有深度更廣泛更全面的交流,以累積互信,化解歧見,維繫台海永久和平。兩岸目前的交流雖有進展,但目前仍過於表面,不夠深入,兩岸民眾間的理解,也常常只是片面性及具局限性,因此未來深入溝通的工作必然要繼續推動。

由於馬政府的開放政策,使大陸各省的採購團絡繹不絕,採購台灣商品或經貿合作的金額數以百億計;來台觀光的陸客更已成為台灣觀光業最重要的客源,估計今年陸客就會帶來至少七百二十億元的觀光外匯,更別提ECFA生效之後,對於台灣經濟將會帶來更大的貢獻。

很重要的一點是,馬政府又再度提到中華民國憲法,這表示目前憲法各項規範內容是沒有什麼失誤及不當的,因此自當恪遵信守,馬總統再三重申在憲法的架構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與大陸的關係。現階段兩岸之間,在法理上不可能「相互承認」,但應以務實的精神,做到彼此在事實上「互不否認」,這一點很務實,也值得深思。

總之,馬英九就職雙十演說以各項改革為主軸,不同於陳水扁時期的思維,筆者認為除了兩岸關係的穩定及突破外,「政府再造」及「縣市規劃」是最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最會得罪既得利益者及選舉政客,但馬政府都義無反顧,將行政院組織從37個機關改為29個機關,以符合現代政府的效率要求;為何要五都選舉呢?就是因為實施縣市合併升格,使北中南區域平衡發展,並提升城市競爭力,帶動區域經濟。「政府再造」及「縣市規劃」是筆者認為馬政府在內政上的最大突破及展現魄力的作為。

另外,許多人批評馬英九是政客,沒有歷史觀及民族觀,這樣的批評其實並不公道,誠如馬英九在就職雙十演說中所提到的「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雙方在深化交流之際,希望在國際社會也能擴大合作,避免對立,逐步展開互利雙贏的良性循環」,足見歷史觀及民族觀,是有存於馬總統的心中。

至於未來,馬政府有四項期待,在世界所扮演的角色有四個:一是和平的締造者;二是人道援助的提供者;三是文化交流的推動者;四是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臺灣樂於融入世界,勇於接受全球化的挑戰,並願意對國際社會作出貢獻。這四項角色,適用於兩岸,更適用於全世界。明顯的是台灣將不會是世界的麻煩製造者,不會是令人擔心及不放心的引爆彈,

職是之故,馬政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各方都有疑慮及不確定的情況下,面臨到選舉的重要考驗關卡,倘若馬政府喪失了執政權,地方大權落在民進黨的身上,勢必所有的政策都會受到影響,更甚者這一段時期的努力,恐怕也將成為一段歷史,令人不得不擔心,凡事沒有絕對的,都是經過比較後方能彰顯其價值,這兩年來馬政府確實做的不夠,在很多議題的立場及態度上亦表達的不夠清楚明白,造成因誤解而批評,但筆者深信在往後的日子中,馬政府定當會漸入佳境,有中國國民黨在背後做堅實的基礎,有善良的台灣人民當其後盾,想必未來將是可以期待的,這也是我們從此次雙十演說中,所得到最大的經驗意涵。

(刊登於2010年10月17日中央日報網路報)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17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科經

九二共識與中華民國的生存空間
林祖嘉 ( 2023年2月21日 15:08 )

不久前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說,九二共識當中沒有中華民國的生存空間,沒有2300萬台灣人民的主權。這種說法顯示賴清德根本不了解九二共識,不然就是他刻意要去誤導台灣人民, ...

國政評論 內政

台灣國慶日的虛情假意
桂宏誠 ( 2022年10月14日 17:04 )

馬英九前總統呼籲蔡總統,應在國慶演說時釐清兩岸關係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以及不要以「Taiwan National Day」(台灣國慶日)作為國慶的英文名稱。馬英九的 ...

國政評論 內政

台灣國慶日後遺症
劉性仁 ( 2022年10月14日 17:04 )

隨著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日即將到來,前總統馬英九在臉書PO文呼籲,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日看板,不要再以「Taiwan National Day」(台灣國慶日)作為國慶的英文名稱,台北市長柯 ...

國政評論 憲政

中華民國是護身符或遮羞布
黎家維 ( 2021年10月28日 11:45 )

蔡總統日前投書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文章署名卻內外有別,英文原版只見「台灣總統」,但總統府公布的中文翻譯版,消失的「中華民國」卻又出現,引發議論。今年的國慶 ...

國政評論 內政

蔡英文自己毀了中華民國
劉性仁 ( 2021年10月13日 15:22 )

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10月10日在國慶演說裡以「共識化分歧,團結守台灣」。她也提出四個堅持,永遠要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 ...

國政評論 教文

香港去中華民國 親痛仇快
吳昆財 ( 2021年5月5日 15:02 )

繼民進黨和台獨支持者在台灣歷史教科書推動「去中華民國化」之後,香港特區政府有感於年輕人缺乏民族意識的反中思潮,也著手在香港教科書上大動手腳。據報載,最近港府將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社會

關於兒少安置人數不減反增的議題現象思索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項攸關到兒少人身安全保護的議題現象,背後實有進一步深究之處。 資料顯示:家外性質的安置兒少人數占總體兒少人口總數的比率,業已 ...

社會

關於從馬太效應到天使贊助者之於公益募...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身處於詭譎多變的氣溫天候,然而,恆久不變的卻是歲末寒冬的募款環境,這也讓『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的大型網路公益慈善活動,除了兼 ...

社會

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則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加以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領有榮譽志工卡的80歲以上鄰長、社區關懷據點志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教文

台灣需要發展怎樣的海洋文化?
劉新圓 ( 2007年10月4日 15:04 )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經常標榜要發揚台灣的「海洋文化」,如1996年彭明敏參選總統提出的「海洋國家」主張,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等等,其 ...

社會

颱風天與颱風假的集體性盲思
王順民 ( 7月30日 16:15 )

一則與天災及其可能會伴隨人禍的特定議題現象,背後實有其多重意涵的論述思考。 有效的颱風對策 話說:每年的夏秋之際,颱風的登台入 ...

教文

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法
劉新圓 ( 2009年9月30日 10:20 )

921大地震十週年,文建會舉辦古蹟週活動,希望藉此加強民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位於台中市西屯重劃區的張慶興堂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 ( 10月1日 08:40)
    政府為了拯救勞保基金,今年撥補了一三○○億,這確實能美化帳面,五年來政府撥補從二○一九年的二百億快速爬升,若不能在體制上進行改革,就只能每年以更高的額度繼續撥補。長照預算也 ...
  • ( 10月1日 08:40)
    自八月一日起有四所大學退場,此消息衝擊許多私校,因為遲早會輪到。隔日驚聞股市大跌,接著八月五日跌幅更是空前,兩日股市跌近三千點。大學退場與股市崩跌,幅度都是台灣歷年之最 ...
  • ( 10月1日 08:39)
    日前卓揆拋出促進婚育見解,希望戶政資料扮演積極角色,找出適婚與適育者進行接觸。此想法可能來自五十多年前所推動的家庭計畫,當時由公衛護士下鄉進行宣導而奏效。 過去推動節 ...
  • ( 7月17日 11:22)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