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建會主辦的「2010
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於11月11日至14日,假南港展覽館展出。這是政府首次以博覽會的方式推動文創業,參展廠商眾多,有359個單位,攤位高達700個。它們是否全為文創政策補助的對象,我並不清楚,但此次文博會,某種程度而言,應可視為文建會推動文創業的一次成果展。
或許是因為受到花博開幕的影響,文博會並未受到媒體注目,我在開幕當天下午到會場時,參觀人數並不多,除了極少數現場展演吸引人潮聚集之外,大部份攤位都相當冷清。對一個經過精心策劃的龐大活動而言,民眾參與度不高,是相當可惜的。然而,最令我憂心的,還是展覽內容的問題。以一個參觀者的角度來說,文博會最使人困惑之處,就是沒有焦點,不知道要看什麼。花博的主題是花,世博的主題是世界各國的文化,簡單明瞭,觀眾還沒到現場,就大概想像得到,可以看些什麼,還可以事先做好功課,挑自己想看的。至於電腦展、美食展、書展、影展、旅展等,吸引的參觀者身分以及參觀目的,就更明確了。
文博會的主題,當然是文化創意產業,但政府推動的文化創意產業種類太多,尤其自產業的角度來看,彼此之間關係薄弱,雖然它們的交集是文創,但文創畢竟是個抽象的概念,而非具體的事物,觀眾也就難以聚焦。
會場規劃了七大展區與六大主題館,包括概念區(館)、設計生活區(館)、居家美學區(館)、科技文化區(館)、地方特色區(館)、國際區(館)與國家形象區。主辦單位還鼓勵觀眾消費,只要滿二百元,就可參加抽獎。但放眼望去,真的可以當場消費購買產品的攤位,恐怕還不到一半,大部份的展區都是純展示。以地方特色區為例,可以消費的,多為地方特色美食,連台灣菸酒公司也是廠商之一。美食是文創業嗎?或許有人會說,這些美食注入了文創的概念,例如口味更加精緻,包裝更有創意,但試問有什麼美食不是如此呢?就算沒推文創業,為了開拓市場,美食業者也會在這上面下功夫。老饕若要大快朵頤,寧可逛美食展或美食街,如此零星幾個小攤位,怎麼可能滿足?其他像居家生活美學館、設計生活館等也類似,消費者若想購買,恐怕到設計展、傢俱展,甚至百貨公司、大賣場、精品店,還可以有更多選擇。
展場的攤位中,有多少適合稱為文創業,很值得商榷,像國科會、台灣生技為何也列為文創業廠商,頗令人費解。又如故宮、國立美術館、史博館、十三行博物館、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等,這些公立文化單位,猶需政府經費補助,幾時變成了「國營事業」?
文博會的問題,恰恰反映了文創業政策長久以來的缺失:目標不明,定義模糊,資源分散。既然是產業,目的自然是營利,但打從推動文創業開始,就與藝術補助混淆,因而導致定義模糊,將文化的營利與非營利事業混為一談。定義模糊的結果,就是資源嚴重分散。本來政府應該就最具潛力的文創業做重點式培養,但在分類上卻包山包海,將許多跟文化沾上邊的事業都納入推動的範疇,因而文創政策推動至今已快十年,仍不見成效。這個問題延續到文創法,始終沒有解決。日前張大春在部落格上痛罵「狗屁的文化創意產業」,引起軒然大波,其實就是因為文創政策的概念與目標不明確,變成了空洞口號的緣故。
無論如何,我還是要肯定博覽會在推動產業的功效,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買家與賣家,滿足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需求。建議以後的文博會,可以考慮改為主題展的方式,例如第一次以設計為主題,第二次以動漫產業為主題等等,讓屬性相同的產業互相觀摩與競爭,相信必能吸引更多的廠商與觀眾參與。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