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總統聽從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建議,以公共建設創造需求的方式解決1930年代的大蕭條問題成功後,這種經由公共供給以維持民眾消費,再透過相關產業所產生的需求,進而達到刺激經濟成長之途徑,不僅受到世人所矚目,同時也成為各國競相仿效的對象。
各國面對2008年金融海嘯時之處置方式,經國際勞工組織(ILO)整理,發現「擴大內需」仍是最普遍的作法。不過在釐清「短期就業促進方案」是否為我國脫離景氣風暴之主因前,我人必須了解1930年代時美國所推動的公共建設都是需耗費數載時間才能完成的計畫,正如胡佛水壩工程般,並非只是刺激景氣復甦的引信。
就我國的情況而言,失業率自2008年5月起逐漸上升,2009年8月的6.13%是此波景氣循環的谷底,但是隨著海外訂單的增加,失業率一路下滑,當中遇及畢業季時雖有升高跡象,但在一、二個月後又下降了,所以迄今(100年2月)已連續18個月呈降低走勢,由6.13%減至4.69%。不僅無薪假現象已經消弭,甚至104人力銀行2月份的調查也出現,近5年來最大的缺工潮已開始湧現之跡象。
事實上,失業率下降1%必須新增10萬個工作才能辦到,單以2010年為例,由行政院公佈的「99年促進就業實施計畫」可知政府在2010年總共提供6萬9千多個短期工作,但從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失業率由5.68%降至4.64%,顯示若非有其他的就業機會是無法在1年內減少失業率1.04%。何況這些都是短期性的工作,只能救急,如何創造連續性的失業率下降趨勢?
我國雖以貿易見長,但地小人稠資源有限,要徹底解決失業問題,必須具備比較利益,才能在全球生產鏈中佔有一席之地。長久以來的代工經濟成長模式,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的勞務成本低於我國的情況下,失業率已難再回到3%以下的水準。
如何能突圍改變現狀?與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進行產業分工絕對是不二法門。因此政府積極推動新興產業,但過程中不免會有人因工作技能無法配合產業調整而失業的問題,所以也必須有「短期公共就業方案」協助待業的人度小月。畢竟產業結構轉型不是一蹴可幾的事,而短期就業方案也只是救急而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