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臺灣舉行第一次總統的公民直選,在經歷過幾次政黨輪替後,台灣選民有愈來愈往中間靠攏的趨勢,意味著政府施政必須以民意為依歸,否則將為民意所淘汰。民意是指一般社會大眾對某一公共議題的表達,透過語言、文字或行為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向、看法、態度或立場,並可作為政府施政的參考,唯民意具有隱藏性、矛盾性,以及不可測量等特性。民意調查是瞭解民意的方法,其主要功能包括探求民意、提供形象資訊、評估趨勢、確認政見,以及選戰策略等,而由民調瞭解民意走向,是民主國家經常使用的方式。另外,在2019年的90次總統候選人之民調中,以蔡英文的勝場較多,韓國瑜的輸場較大,且蔡英文有後來居上之走勢,韓國瑜則有每況愈下的情形。唯觀之歐美及台灣的許多媒體與機構所發布的民調之表現經常與事實不符,且誤差範圍逐漸擴大,如2018年台灣九合一選舉的台中市長選舉更產生了民調結果與現實差距兩極化的問題。若排除刻意造假因素,則民調不準確的原因有抽樣不具代表性、民調回覆率偏低、人口黑數難以掌控、提問方式與內容影響回覆意願、提問方式與內容影響其正確性,以及社會氛圍影響民調結果等。由於當前的民調無法顯現真正的民意,因此,民調在前與在後的政黨候選人無須高興或沮喪,因為唯有符合民意需求的總統候選人才可以獲得人民真正的支持,也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一.前言
在民主國家中,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再由民選總統組閣及聘任各部會相關人員,並成為國家的領導階層,再依選舉政見提出各種政策,用以達成選舉政見的目標,因此,當政府的所作所為不能符合民意需求時,便可經由選舉過程所顯現的民意,達到政黨輪替的目的;另方面,領導階層為了保有政權,避免被輪替,亦莫不以符合民意的政策為主要的施政方針,以達成連任之目的;又因民意調查可以即早瞭解民意需求,為瞭解人民意見的重要依據,因此,民意論述與民意調查(民意與民調)也成了每次選舉時,朝野所必須關心並全力以赴的議題。
1996年3月23日,臺灣舉行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總統、副總統的公民直選,也是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第一次總統及副總統選舉,亦為繼1993年新加坡總統選舉之後,華人地區另一個以直接選舉方式產生國家元首的選舉,而其結果則是長期執政的國民黨不再一黨獨大,且每個政黨都有執政的機會。另外,在經歷過幾次政黨輪替後,台灣選民有愈來愈往中間靠攏的趨勢,也意味著人民對政客的不信任度愈來愈大,而這樣的轉變,除說明人民的民主素養提高之外,也意味著政府施政必須以民意為依歸,否則將為民意所淘汰。
民意是指人民對國家事務的意見表達,也是政府依民意來解決國家政策的重要因素;然而,由於「民意如流水,東飄西流無常軌;民意如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因此,政黨候選人必須經由不斷的民調來瞭解最新的民意,而這也是每逢選舉期間,會產生許多民調的原因。
二.民意與民調
在民主國家中,政府依民意需求處理政務,乃民主政治運行的常軌,也是執政者頒布政策的主要依據,而民調則是用於瞭解民意的方法之一,分述如下:
(一).民意的意義
所謂的民意是指一般社會大眾對某一公共議題的表達,透過語言、文字或行為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向、看法、態度或立場,並作為政府施政的參考。
(二).民意的要素
一般而言,民意有其構成要素,簡述如下:
1.議題的產生
民意必須是針對某一議題提出意見,並表達人民的觀點,且其觀點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因此,意見表達是針對某一議題提出看法,是眾多人民觀點的說明,其表達方式可以是語言、文字或某種個別或群體之行為。
2.人民權益與議題
有人民才有議題,而不同的議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與結果,所涉及的民眾事務亦異,且不同的議題具有不同的性質,並非所有的人民均可同意或接受,亦即不同的議題是由不同立場與需求的人民所提出。
3.人民偏好的綜合
民意可泛指民眾對某一議題的意見總和,包含了意見在各種政黨、集團、地區等不同傾向上的分布狀況,是一種民眾偏好的綜合說明。
4.參與的人數
民意是人民對政府施政需求的陳述,而民意的結合通常以影響公共政策為目的,亦即參與表達同一意見的人數愈多,愈可以影響到政府對該議題的重視程度,從而影響人民的權益。
(三).民意的特性
在民主國家中,民意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看法,而由於社會大眾各階層的認知與立場不同,故其民意表達亦具有不同的特性,茲舉其較重要者說明如下述:
1.民眾權益問題
民眾的議題大多是以自身權益有關的問題為主,在相同的議題中,若能獲得愈多的人民之意見支持,則民意的表現愈強。
2.因勢利導的民意
一般而言,凡是涉及人民基本價值判定的問題,其表現較為穩定,唯基本價值以外的其他問題則需視情勢的演變而定,因為不論是政府或領導人的因勢利導,都可能改變民意的轉向。
3.民意的隱藏性
在不同的場合之意見交流中,一般人都會將自己對某議題的意見直接表達,但亦有可能會因為某些特殊因素而做另類選擇,如對特定問題的回答保持沈默不表態或另有想法…等,因而形成一種民意隱藏現象。
4.民意的矛盾性
民意對於議題的態度並非是一致且固定的,且可能會因為媒體、社會氛圍或是相關人士的態度而有所轉變,甚至在短時間內產生完全相反的結果,如假意支持某一候選人…等,因此,民意表現有時是糢糊而矛盾的。
5.民意的不可測量
一般而言,民意常因外來因素的干擾而產生變化,而且不穩定,加上隱性民意常被忽視,因此,想要透過民意調查來瞭解整體民意並不容易,主要因民意難以測量的特性而不易瞭解真正的民意。
(四).民意調查的意義
民意調查(public opinion survey)亦稱民意測驗,是指運用統計原理,在母體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經過資料蒐集、整理、分析的過程,再將調查結果回推至全體的一種過程與技術。換言之,民意調查是運用系統性、科學性、定量性的步驟,迅速、準確的蒐集公眾對公共事務的意見,以檢視公眾態度變化的社會活動,主要功能是真實反映各階層民眾對公共事務的態度,以做為政府或相關單位擬定、修正、執行政策的參考。
(五).民意調查的功能
一般而言,民意調查具有下列的功能,即
1. 探求民意
民意調查可以使民眾有直接參與民主過程的機會,不需要透過代議士的協助便可直接參與並表示意見,而經由民調過程可以瞭解人民的需求,並做為選舉或施政的參考。
2. 提供形象資訊
經由民意調查能蒐集人民對候選人的形象資料,並做為個人形象修正與施政的參考。
3.評估趨勢
評估必須有足夠的資訊做為判定的依據,而經由民調可以了解民意,並可做為評估時勢或選情的參考。
4.確認政見
民意調查可以使政府在政策推動與執行上瞭解民意走向,並做為施政的重要參考,而有智慧的候選人會經由民調瞭解民之所欲,並依據民調結果發表政見,從而達到勝選的目的。
5.選戰策略
政府或候選人可藉由民意調查結果修正政策方向,同時回饋人民的需求,並在不斷的修正與回饋中達到繼續執政的目的。另外,民意調查亦可彰顯候選人的優缺點,並可做為選戰策略的主軸。
(六). 民意與民調的處理
根據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凱爾(Vladimir Orlando Key Jr.或V. O. Key)之觀點,其認為民意就是私人意見,也是政府應予面對並須慎重處理的意見,且民意通常具有變動性、包容性、複雜性、潛在性、不可靠性、不一致性,以及不確定性等特性,真正的民意難以確認或衡量;唯因瞭解民意變化是獲得執政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政府可以透過彙集傳播媒體資訊、彙集候選人的政見、舉行民意調查、舉行公聽會、舉行座談會…等方式來蒐集並瞭解民意,據以決定策略,並以達成政治目的為主要考量;其中,民意調查則是用以瞭解民意,處理民意所呈現的各種現象,同時也是現代民主國家選舉制度中,經常被使用的一種方法。
總之,現代的政府或政黨候選人重視民意,因為民意的好壞是影響政府未來是否能繼續執政的重要因素,但民意如流水,今天滿意不代表明天仍會滿意,因此,政府如何取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瞭解民意的走向攸關執政效能或選舉結果,而在選舉過程中,如何經由民意調查來瞭解民意走向,但同時又可避免陷入民粹的施政模式,是民主國家所必須考量的重要議題。
三.2020總統候選人的民調
一般而言,總統大選結果攸關一國的經濟成長與人民生計,更與國家發展及國際定位息息相關;因此,總統候選人的學識與領導統御能力固然必須考量,但勝選才是唯一目的,而這也是總統候選人的民意調查結果,會受到國人重視的原因;唯因民意調查機構、調查方法、調查時間、人員素質…等的不同,其所得的民調結果亦不一致,因而引發許多爭議。茲以2020總統候選人的民調為例,說明如下述。
(一).背景說明
2018年12月20日,新台灣國策智庫率先做了「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全國民意調查」,針對蔡英文與韓國瑜之間的民調,發現韓國瑜的民調(48.7%)高於蔡英文的民調(32.3%)一成以上(16.4%);爾後,從2019年2月16日至2019年9月13日約七個月的這段期間,各主要媒體或民調機構共做了90次的民調,二人雖各有勝負,但以蔡英文的勝場較多,韓國瑜的輸場較大,且蔡英文有後來居上之走勢,韓國瑜則有每況愈下的情形(維基百科)。
為瞭解各家民調的結果及其準確性,並便於分析說明,在觀察期間內,若以民調發布時間為基礎,則由於距離選舉時間愈近,民調結果愈正確,因此,若以距離當前最近的民調時間為第一場民調,而以距離當前最遠的民調時間為最後一場民調,則在2019年2月16日至9月13日之間,不同媒體共發布了90次民調,又若不考量其他政黨,而僅以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與代表國民黨的韓國瑜為比較依據,用以說明並比較有關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全國民意調查,則兩黨兩位候選人(蔡英文與韓國瑜)的民調結果之分析,應可做為後續選舉過程的參考。
(二).蔡英文與韓國瑜民調比較
大體而言,距離2020年一月的總統大選的時間愈近,人民對總統候選人的要求愈來愈嚴苛,民調需求與供給也愈來愈多,若從2019年2月16日至9月13日這段期間,各不同媒體或研究單位對「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全國民意調查」來加以觀察,則計有90次的民調,兩人雖各有勝負,但蔡英文有後來居上之走勢,韓國瑜則有每況愈下的情形,兩位候選人的民調變化擇要說明如下。
1.在90次的不同機構所做的民調中,蔡英文的民調高於韓國瑜民調者有55次,低於韓國瑜民調者有34次,有1次為平手。
2. 蔡英文的民調高於韓國瑜民調者集中在2019年下半年,韓國瑜民調較高者則集中在2019年的上半年,且在2019年8月10日以後,蔡英文的民調即一路領先,韓國瑜民調未曾再超越。
3.2019年8月10日以後,蔡英文的民調高於韓國瑜民調,兩人差距較大的三個民調分別是2019年8月26日(第20次民調)匯流新聞網的27.4%、2019年8月30日(第14次民調)美麗島民調的18.7%,以及2019年8月24日(第21次民調)台灣民意基金會的17.4%,三個民調機構都屬偏綠色彩的民調公司。
4. 韓國瑜民調高於蔡英文的民調者有34次,大多集中在2019年的上半年,兩人差距較大的三個民調分別是2019年2月20日(第89次民調),TVBS1的29.0%、2019年5月1日(第83次民調),中國時報的19.2%,以及2019年2月16日(第90次民調),蘋果日報的19.1%,三個民調機構的親中色彩相對明顯。
(三).蔡英文與韓國瑜民調差距在15%以上者
在2019年的90次的總統選舉民調中,若以其民調差距在15%以上者來觀察,則兩人民調的差距如下述。
1.蔡英文的民調高於韓國瑜的民調15%以上者有7次,其中,又以20.2019年8月26日(第20次民調)的匯流新聞網,其民調差距將近三成為最高(27.4%)。
2. 韓國瑜的民調高於蔡英文的民調15%以上者有6次,其中,又以2019年2月20日(第89民調)TVBS1,其民調差距將近三成為最高(29.0%)。
有關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全國民意調查中,其差距大於15%(>15%)的比較,可參閱表1的說明。
表1 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全國民意調查比較表(蔡英文&韓國瑜)(>15%)
(民調次)發佈日期 | 調查來源 | 樣本數目 | 蔡英文(民) | 韓國瑜(國) | 差距 | 排名 |
(04).2019.09.12 | ETtoday新聞雲 | 3,302 | 43.4% | 27.1% | 16.3 | |
(06).2019.09.12 | 兩岸政策協會 | 1,087 | 50.1% | 33.7% | 16.4 | |
(14)2019.08.30 | 美麗島民調 | 1,089 | 52.1% | 33.4% | 18.7 | 3 |
(20).2019.08.26 | 匯流新聞網 | 1,513 | 53.6% | 26.2% | 27.4 | 1 |
(21).2019.08.24 | 台灣民意基金會 | 1,085 | 52.1% | 34.7% | 17.4 | |
(27).2019..08.16 | 兩岸政策協會 | 1,070 | 47.2% | 31.0% | 16.2 | |
(36).2019.08.07 | 台灣制憲基金會 | 1,068 | 51.0% | 31.2% | 19.8 | 2 |
(82).2019.05.01 | TVBS | 1,090 | 34% | 52% | -18.0 | |
(83).2019.05.01 | 中國時報 | 1,004 | 30.4% | 49.6% | -19.2 | -2 |
(84).2019.04.26 | TVBS | 1,222 | 33% | 51% | -18.0 | |
(88).2019.03.26 | 美麗島民調 | 1,072 | 34.5% | 49.5% | -15.0 | |
(89).2019.02.20 | TVBS | 1,382 | 25% | 54% | -29.0 | -1 |
(90).2019.02.16 | 蘋果日報 | 1,087 | 33.4% | 52.5% | -19.1 | -3 |
說明: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全國民意調查比較中,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得票率差距大於15%者(>15%)計13次,其中,蔡英文7次,韓國瑜6次。
(四).蔡英文與韓國瑜民調差距在5%以下者
在2019年2月以後90次的總統候選人民調中,若以其民調差距在5%以下者來觀察,則兩人民調的差距如下述。
1.蔡英文的民調高於韓國瑜民調在5%以下者有13次,其中,又以2019年7月31日(第41次民調)的ETtoday新聞雲,其民調差距為最低(0.1%)。
2. 韓國瑜民調高於蔡英文的民調在5%以下者亦有13次,其中,又以2019年7月23日(第47次民調)的蘋果日報,其民調差距為最低(0.5%)。
3.蔡英文的民調與韓國瑜民調相同者有1次,那是2019年7月29日(第44次民調)的聯合報,其在1,119的樣本數中,兩人均以相同的得票率(32%)並駕齊驅。
有關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韓國瑜全國民意調查,其差距小於5%(<5%)的比較,可參閱表2的說明。
表2 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全國民意調查比較表(蔡英文&韓國瑜)(<5%)
(民調次)發佈日期 | 調查來源 | 樣本數目 | 蔡英文(民) | 韓國瑜(國) | 差距 | 排名 |
(25).2019.08.19 | TVBS | 839 | 47% | 42% | 5.0 | |
(31).2019.08.12 | 蘋果日報 | 1,080 | 38.2% | 35.4% | 2.8 | |
(32).2019.08.10 | ETtoday新聞雲 | 3,507 | 37.8% | 32.8% | 5.0 | |
(33).2019.08.09 | TVBS | 1,139 | 45% | 48% | -3.0 | |
(34).2019.08.08 | 品觀點 | 1,078 | 36.6% | 33.8% | 2.8 | |
(37).2019.08.05 | 鏡週刊 | 1,723 | 38.4% | 41.1% | -2.7 | |
(38).2019.08.05 | 蘋果日報 | 2,145 | 37.5% | 35.6% | 1.9 | |
(39).2019.08.01 | 品觀點 | 1,076 | 36.0% | 39.3% | -3.3 | |
(41).2019.07.31 | ETtoday新聞雲 | 2,079 | 39.0% | 38.9% | 0.1 | 1 |
(42).2019.07.30 | 蘋果日報 | 1,076 | 35.4% | 37.8% | -2.4 | |
(44).2019.07.29 | 聯合報 | 1,119 | 32% | 32% | 0 | |
(45).2019.07.25 | 品觀點 | 1,099 | 34.5% | 37.2% | -2.7 | |
(46).2019.07.24 | 綠黨 | 1,079 | 43.7% | 39.6% | 4.1 | |
(47).2019.07.23 | 蘋果日報 | 2,157 | 37.9% | 38.4% | -0.5 | -1 |
(48).2019.07.22 | 台灣民意基金會 | 1,089 | 45.0% | 40.1% | 4.9 | |
(49).2019.07.22 | 中國時報 | 1,102 | 34.9% | 36.5% | -1.6 | -2 |
(52).2019.07.18 | TVBS | 1,068 | 44% | 48% | -4.0 | |
(59).2019.07.08 | 山水民調 | 1,079 | 43.4% | 46.7% | -3.4 | |
(62).2019.07.01 | 聯合報 | 1,087 | 38% | 43% | -5.0 | |
(63).2019.07.01 | 優傳媒 | 2,498 | 43.6% | 32.2% | 1.4 | 3 |
(66).2019.06.25 | 蘋果日報 | 1,076 | 40.6% | 38.8% | 1.8 | |
(69).2019.06.18 | 蘋果日報 | 1,086 | 40.6% | 40.1% | 0.5 | 2 |
(70).2019.06.03 | 中華傳播學會 | 1,823 | 37.2% | 39.4% | -2.2 | |
(72).2019.05.30 | 美麗島民調 | 1,086 | 40.8% | 37.2% | 3.6 | |
(75).2019.05.21 | 蘋果日報 | 1,080 | 38.6% | 40.4% | -1.8 | -3 |
(80).2019.05.11 | 蘋果日報 | 1,077 | 37.4% | 42.4% | -5.0 |
說明: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全國民意調查比較中,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得票率差距小於5%(<5%)者計26次,其中,蔡英文13次,韓國瑜12次,兩人平手1次。
四.失真的民調
自2010年以來,在許多先進國家的媒體與機構所發布的民調中,表現普遍不佳,不僅民調結果與事實不符,而且誤差範圍逐漸擴大,如2016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主流媒體與傳統民調組織大多顯示希拉蕊領先,但結果卻是川普當選。又如英國脫歐公投,民調結果則是與事實相反,再如2019年的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其結果也打破一般人的認知與期待。為什麼民調結果與現實差距不符?甚至呈現兩極化?為什麼許多人都不相信民調結果?在民主國家的直接選舉中,用以預測民主國家的選舉之最後結果的民調,真的是迷失了嗎?還是因人為操縱而走偏了?茲以美國、英國、台灣的民調為例,說明如下述。(楊芬瑩,2016;喬木,2016;羊正鈺,2016;謝明瑞,2019)
(一)美國的民調
2012年,歐巴馬競選總統連任,選舉日前夕,包括蓋洛普、親民主黨機構在內的民調結果,多數預測對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勝出,但開票結果卻是民主黨總得票數領先3.9%,拿到332張選舉人票。2014年中期選舉,民調預測結果更是偏離事實,選前預測共和黨大敗,但結果卻是共和黨在國會兩院及州長選舉都是大勝,顯示民調嚴重錯誤。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兩大黨推派的候選人分別為民主黨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與共合黨的川普(Donald Trump),兩人的客觀條件懸殊,前者曾任4年國務卿、8年參議員、8年第一夫人、法律援助機構辯護律師、國會法律顧問,12年州長夫人,而且也是全美影響力前百大律師,聲勢如日中天;後者是憑藉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而塑造成功地產大亨的商人,在政黨參與上,川普曾是民主黨黨員,2009年才投靠共和黨,其具有納西瑟斯症(Narcissus)的自戀而難以捉摸,且口無遮攔又信口開河的個性,人民觀感及社會形象不佳;兩相對照後,希拉蕊不論是從政經驗、論述能力、專業形象與繳稅紀錄等,都明顯優於川普;即使是聯邦調查局(FBI)宣布重啟希拉蕊電郵案調查,並公布其夫婿特赦遭通緝的富豪友人,重創柯林頓夫婦信譽,但多數主流媒體與組織民調仍顯示,希拉蕊都領先對手川普。
另外,若從Real Clear Politics、Five Thirty Eight、Huff post Pollster等美國3大民調蒐集網站,以及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所提供的資料來看,希拉蕊仍保持3到6個百分點的領先,《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等多數權威媒體民調,都顯示希拉蕊領先。唯一的例外是《洛杉磯時報》與南加州大學朵恩塞夫學院(USC Dornsife)合作的破曉民調(Daybreak Poll),其數據顯示川普選情回溫,且逐漸拉開與希拉蕊的領先幅度,主要是35歲以上選民多數認同川普的治國理念。
然而,各媒體與機構的民調數字卻反映出與現實完全相反的情況,主要因川普採用了非典型的選舉策略,同時也抓住了中下階層,以及一些急於改變現狀的中高白領階級的心,而心之為用大矣,因為心的改變影響民意的變化與走勢;在競選過程中,川普砲轟政府、攻擊對手的激進言詞,也讓許多不滿現況的美國人感覺出了口怨氣,許多白人或中下階層相信川普能恢復美國昔日榮景,特別是川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競選口號,吸引力猶如2000年陳水扁年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也說明了選戰策略中的競選口號之宣傳與應用,對大選的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二).英國的民調
民調失真或民調結果不準確,不僅是執世界經濟牛耳的美國有類似的情形,另一經濟與文化大國的英國亦不遑多讓;2015年,英國在大選前數個月的民調預測中,民調顯示保守黨與工黨勢均力敵,亦即沒有一個黨能單獨組成政府,然而,曾和較小黨的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 Party)組聯合政府的保守黨,最後在650席的下議院贏得過半數,亦即選舉結果是保守黨取得過半席次,獲得最近25年來的重大勝利,顯示民調的嚴重失誤。
再以2016年6月23日舉行的英國脫歐公投為例,英國脫歐公投(Brexit vote)又稱歐盟公投(EU referendum),其過程及結果深受世界矚目;英國在舉行脫歐公投之前,若依傳統機構民調、市場預測、賭盤趨勢,均為一面倒趨勢,即預測「留歐」勝出;即使公投當天,指標機構YouGov的出口民調仍顯示,留歐派得票52%。然而,公投結果卻是正好相反,不僅跌破大家的預期,參與民調的媒體或學術機構更是難以理解,難道民調真的失真了嗎?
(三).台灣的民調
台灣的民調是否準確,可以從2018年台中市的市長民調,以及2019年民進黨總統的初選民調二個實例來加以說明。
1.2018年台灣九合一的台中市長選舉民調
2018年11月,台灣舉行「九合一」選舉,這項選舉有如美國的期中選舉,被認為是2020年臺灣「總統大選」的前哨戰。
(1).鐘擺效應
在2014年台灣「九合一」選舉中,藍營遭受重大挫敗,以台灣選舉的鐘擺效應(Pendulum Effect)來看,在2018年的選舉中,綠營得票率將小於上一次選舉的機率很大,尤其綠營已全面執政,其難以符合民意需求的行政包袱必然會衝擊選情,而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結果是綠營大敗,也驗證了選民心理的一種常見現象,那就是當某政黨在一次選舉中大勝後,大敗的陣營較易在下一次選舉收復失地,就如鐘擺向左擺後便會向右,循環不息;當然,這也與執政者的績效良窳,以及人民不想讓一黨持續獨大的表現有關。
在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搶回高雄市、台中市、宜蘭市、彰化縣…等綠營執政的大部分縣市,台北市則因柯文哲擁有現任優勢而翻轉失敗,丁守中以些微差距功敗垂成,唯已躍升為台灣第二大都市的台中市的選情指標則具有深意,因此,若以2018年九合一的台中選舉為例,應可說明台灣的選舉特性。
(2).綠營占優勢的選舉區域
一般而言,台中市被認為是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地方,但若以選民結構論,則泛綠支持者約為54.1%,泛藍支持者為45.9%,若單從選民結構來觀察,綠黨的贏面確實較大,若再加上現任優勢,則林佳龍的連任勝機率甚大,而這也是在幾次的民調中,綠營候選人均大於藍營的主要原因。(雁默,2018)
(3).2018年台中市長的民調
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台中市選情的分析與預測中,從2018年9月到11月,不同的民調機構已舉辦過十次的民調,而每一次的民調皆是綠營的林佳龍獲勝,二者超過二成以上的民調有四次,分別是三立電視(2017.09.04-05)、大社會民調(2017.11.27-28)、三立電視(2017.12.05-06),以及TVBS(2017.08.23-29)…等,其中,最大差距為由三立電視台所做的民調(2017.09.04-05),其間的差距達25.7%,而最小差距為由年代民調所做的調查(2017.12.26-28),其間的差距僅有1%;雖然這是距離選舉日最接近的一次民調,故其結果更能代表選民的選擇;然而,若根據三立電視台於2017年12月所做的民調,其間的差距仍在二成以上(22.4%),顯見政黨色彩濃厚的民調公司所做的民調,其結果與現實之間常有很大的差距。
(4)與事實相反的民調
若依台中市綠大於藍的選民結構,加上2018年台中市長選舉前所做的十大民調顯示,其民調均是綠大於藍的結果,且若以民調換算勝選機率,則綠營的林佳龍(75%)遠高於藍營的盧秀燕(25%),亦即林佳龍連任台中市長應無問題;然而,在2018年11月的九合一選舉之台中市長選舉中,林佳龍與盧秀燕的得票數分別為619855(42.35%)與827996(56.57%),亦即選舉最後的結果,是藍營的盧秀燕以超過一成以上的得票率(14.22%)大贏綠營的林佳龍。
事實上,民調失色或民調失真有其隱藏的真正因素,且掌握行政資源者通常亦有較高的民調,唯若執政者自我感覺良好,則民調與事實之間常會有不同的結果。有關2018年九合一選舉台中市藍(盧秀燕)綠(林佳龍)市長候選人民調比較,可參閱表3的說明。
表3 2018年九合一選舉台中市藍(盧秀燕)綠(林佳龍)市長候選人民調比較單位:%
次數 | 民調日期 | 樣本 | 調查單位 | 林佳龍 | 盧秀燕 | 綠領先 | 差距>20% |
01 | 2017.07.20-21 | 1070 | 台灣指標 | 40.1 | 28.8 | 11.3 | |
02 | 2017.08.03 | N/A | 艾普羅 | 44.2 | 32.2 | 12.0 | |
03 | 2017.08.23-29 | 988 | TVBS | 52.0 | 32.0 | 20.0 | 4 |
04 | 2017.09.04-05 | 1075 | 三立電視 | 49.5 | 23.8 | 25.7 | 1 |
05 | 2017.10.30-11.01 | 1005 | 中國時報 | 44.4 | 29.3 | 15.1 | |
06 | 2017.10.26-11.03 | 1216 | ET民調 | 37.0 | 34.1 | 2.9 | |
07 | 2017.11.06-07 | 1071 | 美麗島民調 | 37.4 | 33.1 | 4.3 | |
08 | 2017.11.27-28 | 639 | 大社會民調 | 52.1 | 28.0 | 24.1 | 2 |
09 | 2017.12.05-06 | 1068 | 三立電視 | 47.7 | 25.3 | 22.4 | 3 |
10 | 2017.12.26-28 | 1070 | 年代民調 | 36.1 | 35.1 | 1.0 | |
說明 | |||||||
累計有效樣本 | 9978 | 近期平均 | 42.6 | 31.0 | 11.6 | ||
加權累計民調(%) | 52.1 | 48.0 | 4.1 | ||||
政黨傾向加權調整 | 53.8 | 47.0 | 6.8 | ||||
民調換算勝選機率 | 75.0 | 25.0 | 50.0 | ||||
結果 | 2018九合一選舉 | 42.35 | 56.57 | -14.22 | 差距>10% |
2.作者整理。
2.2019年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
2019年上半年,在民進黨總統舉辦初選的過程中,執政黨在經過多次的延宕與修改總統初選規則後,蔡英文贏得總統初選。然而,從2018年11月九合一選舉時大敗,到2019年四月的將近半年中,蔡英文的民調還遠遠落後,兩個月後的民調結果卻是穩居第一,不僅大勝同黨派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更遙遙領先不同黨派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及高雄市長韓國瑜,其民調結果的轉變令人難以理解。
根據2019年3月的聯合新聞網資料,賴清德民調為55.1%,不論面對柯文哲或韓國瑜,都位居領先(賴36.5%,韓29.9%,柯26%),即使去掉柯文哲,直接挑戰韓國瑜,賴清德還是以48.7%對41.5%勝出,蔡英文則已不在人民的選項中;唯在不到三個月後的民調結果則反是,顯示2019年的民進黨總統初選有太多令人充滿想像的空間,包括手機民調佔50%,電話民調多出1051通有效樣本,亦即多出占整體7%的樣本數。另外,民進黨的總統初選是由民進黨中央、全方位、山水、趨勢、循證等5家民調公司所完成,唯其親綠的政黨色彩濃厚,所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易令人疑慮,或亦可視為是一種另類的民調失誤。(謝明瑞,2019)
五.民調為何不準確
一般而言,民調不準確的原因很多,但若排除刻意造假的因素,則主要因素有抽樣代表性不足、民調回覆率過低、民調設計不良、受訪者不願吐實、游離票比例過高…等原因,若進一步加以分析說明,應有助於對照台灣的民調之真實情況。(楊芬瑩,2016;喬木,2016;羊正鈺,2016;謝明瑞,2018;謝明瑞,2019)
1.抽樣不具代表性
一般而言,民調業者決定樣本特性時,會參考當地人口特性,但具有投票資格的人,不見得是真正去投票的人,民主國家多採用「不記名」投票,政府不可能釋出領票紀錄,開票結果只能算出投票率,真正選民結構仍然難以確認。如《紐約時報》曾將相同民調的原始資料交給4家譽良好的機構分析,由於各自認定的選民結構不同,最終得出4種與《紐時》不同的結論;亦即當抽樣不具代表性時,則易導致投票意願難測。
2.民調回覆率偏低
1990年代,美國的民調回覆率約35%,打室內電話很容易找到人,2016年的回覆率不到10%,有些業者必須撥打40通電話才有1人願意回覆。雖然可以透過手機、網路(電子郵件)多管齊下,但室內電話、手機或網路的使用者與人口結構不同,在此情況下,應如何整併數據?因此,當民調回覆率偏低,且無法確定漏掉的族群時,民調結果便容易產生失真現象。
3.人口黑數難以掌控
不論是那一個國家的人口結構,社會中總有一群不接電話,且不用網路的族群,或只要遊樂過簡易生活而不管社會大小雜務的人群,民調單位同樣無法估計其人數、特性、投票意願等,這一群人被視為是民調中的「人口黑數」,其人數愈多,調查的正確性愈低,即使樣本的人口比例正確,但可能仍無法取得相應的回覆數,有些類型的人口不易尋找(如非裔年輕男性、亞裔老年女性等),唯其1人的回覆可能影響0.5%或更高,民調單位若找錯群組或代表人,則錯誤會更大。
3.提問方式與內容影響回覆意願
民調提問方式及其內容影響受訪人的回覆意願,因此,一個有經驗的民調工作者,能以其專業提高答題的回覆率,如藉由詢問投票紀錄來確認投票意願,或是透過政黨支持度、施政滿意度,推估不願明講的支持者-候選人;因此,電訪或面對面民調的準確性及回覆率,其效果比機器民調好,但機器民調的成本只有一般民調的十分之一,而這也是以機器的提問方式與內容會影響選民回覆意願的主要原因。
4.提問方式與內容影響其正確性
在訪問題目的設定上,若民調問題的字句太複雜或模稜兩可,受訪者可能會答錯。如2016年英國的脫歐公投之民調研究就發現,對英國人而言,「保留現況(Remain)」不等於「留歐」,很多希望脫歐的民眾以為「保留現狀」是阻止歐盟影響擴大,因此,可能就有許多英國人因誤解題意而錯答,造成留歐民調被高估,也造成民調失誤現象。
5.社會氛圍影響民調結果
在選舉過程中,當社會氛圍呈現對立或選情一面倒時,不受歡迎或落後一方的支持者,受訪時可能就不願或不想據實以告,如留歐派工黨議員柯克斯(Jo Cox)在公投前一周遭槍殺,一度拉高留歐的民調數字,但凶案發生後,實際的狀況可能是贊成脫歐的民眾雖保持沉默,但沒有改變心意,至於最後一刻才決定心意的游離票,影響幅度相對有限。
六.結論與建議
經由前述的分析與說明,可據以列出本文的結論與建議如下述。
1. 1996年3月,臺灣舉行第一次總統的公民直選,結果是長期執政的國民黨不再一黨獨大,且在經歷過幾次政黨輪替後,台灣選民有愈來愈往中間靠攏的趨勢,意味著政府施政必須以民意為依歸,否則將為民意所淘汰。
2. 民意是指一般社會大眾對某一公共議題的表達,透過語言、文字或行為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向、看法、態度或立場,並作為政府施政的參考。其構成要素包括產生議題、人民權益、人民偏好的綜合,以及參與的人數等;而民意的特性則包括因勢利導的民意、民意的隱藏性、矛盾性,以及不可測量等。
3. 民意調查是指運用統計原理,在母體中抽取部分代表性樣本,經過資料蒐集、整理、分析等過程,再將調查結果回推至全體的一種過程。其主要功能包括探求民意、提供形象資訊、評估趨勢、確認政見,以及選戰策略等。政府可以透過彙集傳播媒體資訊、彙集候選人的政見、舉行民意調查、舉行公聽會、舉行座談會…等方式來蒐集並瞭解民意,而民意調查則是經常被使用的一種方法。
4.在2019年2月16日至2019年9月13日這段期間,國內民調機構共做了90次的總統候選人民調,結果是以蔡英文的勝場較多,韓國瑜的輸場較大,且蔡英文有後來居上之走勢,韓國瑜則有每況愈下的情形。
5. 近期中,歐美及台灣的許多媒體與機構所發布的民調之表現不佳,且誤差範圍逐漸擴大,如2012年與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2015年的英國脫歐公投,2018年台灣九合一選舉的台中市長選舉,以及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等,都產生了民調結果與現實差距兩極化的問題。
6.若排除刻意造假的因素,則民調不準確的原因有抽樣不具代表性、民調回覆率偏低、人口黑數難以掌控、提問方式與內容影響回覆意願、提問方式與內容影響其正確性,以及社會氛圍影響民調結果等。
7.民意為政府執政的重要參考,唯因當前的民調無法顯現真實的民意時,建議目前民調在後的政黨無須煩心沮喪,觀之2018年的台灣九合一台中市長選舉與民進黨總統初選的民調,其結果都與事實相反,而唯有符合民意需求的總統候選人才可以獲得人民真正的支持,也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參考文獻
羊正鈺(2016),美國民調專家「一地眼鏡碎」?這才是真實世界的樣貌.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2016-11-09
阮私語(2016),民意調查能夠拯救民主嗎?. 2016-01-15
吳統雄(1995),傳播與投票行為:「7535:選民結構」與「形象投票」新理論建構;臺北市,政治大學:政大新聞系創系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
吳統雄(1986),七五五三—選民結構的分析與預測聯合月刊 選舉專輯 第六十五期‧七十五年十二月
洪孟楷(2019),多出1000通的民調電話,令人毛骨悚然 名家論壇》
今日新聞NOWnews •2019年6月。
唐湘龍(2019),民進黨總統初選,史上最偉大的魔術!《名家論壇》NOWnews今日新聞》,2019年6月。
雁默(2018),瞭解選舉模型,兼談台中市選情,華廣網公眾號。2018.02.07
楊芬瑩(2016),從美國總統大選看民調「測不準」現象 ,報導者(THE REPORTER).2016.11.7
喬木(2016),美國大選民調為何大相徑庭,北京外國語大學傳媒副教授,2016年10月10日
謝明瑞(2018),人民會記得七一,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謝明瑞(2018),2018年台北市長選戰分析-兼論溫良恭儉讓打不贏選戰,卓越雜誌。
謝明瑞(2019),您相信這樣的民調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維基百科(2019),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民意調查。
Vladimir Orlando Key Jr.(1964),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Democracy (English) Hardcover, Alfred A Knopf, Inc.3rd ed.